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西望张爱玲(张爱玲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

    我重新追上张爱玲的脚步,看到她穿着一件鹅黄缎半臂旗袍站在一户人家的门前犹豫。门里透出馥郁的花香,还有一个老人的吟哦声,我不禁微笑,知道她找对了人。

    ——那是“画蝴蝶于罗裙,认鸳鸯于坠瓦”的鸳蝴派“五虎将”之一(其余四位是张恨水、包天笑、徐枕亚、李涵秋)周瘦鹃老先生的家。我自小就看过他的一些言情小说,内容大多记不清了,无非是才子佳人,缘浅情深,听评书落泪,向海棠泣血的旧桥段。我那时因为迷张恨水而迷上“鸳鸯蝴蝶派”找了许多同时期小说来读,然而始终认为只有张恨水最好,而张恨水的小说又以啼笑因缘和金粉世家最好,看了不止一遍;后来看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觉得比金粉世家更好,便又转舵去迷林语堂;至于周瘦鹃的小说,却一部也记不起来了,倒是他有一部拈花集,将平时莳花心得记录其中,至今仍搁在我书架上常用书的那一栏,不时拿出来翻一翻,仿佛可以沾一点花香

    门开了,有只蝴蝶从里面率先飞出来,仿佛招呼,然后才是一个小姑娘稚气的脸,她问:“你找谁?”

    “是周先生的家么?”张爱玲微微颔首行礼“我叫张爱玲,冒昧来访,请您把这个给他过目。”是她母亲的故交岳渊老人的推荐信,如今权做敲门砖。

    稍顷,她被延入客厅——那是1943年的春天,她与周瘦鹃第一次见面。

    案头宣德炉中烧着的一支紫罗兰香青烟袅袅,旁边是一只古香古色的青瓷盆,盆里是浅浅的清水,水面上漂着各色花朵,随季节不同——春天是玉兰,或者牡丹,或者杜鹃,夏天是整朵整朵的美人蕉,秋天是甜香诱人的桂花,冬天是腊梅香飘满室——都是花儿凋谢或者随风飘落到地上再被捡起的。

    周瘦鹃是种花人,更是惜花人,从不在枝头采摘盛开的花朵。他常常轻轻地抚摸或是叩击着那瓷盆的边沿低吟浅唱,推敲一首新赋的诗词的韵脚和节奏。因此他写的诗,大多有花香,还有水盆的清音。

    这天他正望着那紫罗兰香和水盆沉思,小女儿瑛匆匆跑上来,递过一个大信封来,说是有位小姐来访。信是黄园老人岳渊写来的,介绍一位作家张爱玲女士给他认识,希望同他谈谈小说的事。

    他于是下楼来,那客座中的小姐听到楼梯响,立即长身玉立,站起来鞠躬,如同一个诚惶诚恐的女学生。在年近半百的周老面前,她的确也就是一个小学生——打小儿便读他的文字长大的。

    周老答了礼,招呼她坐下,指着给她开门的女孩介绍:“你们见过了——这是我小女儿,叫瑛。”

    爱玲惊奇地瞪大眼睛,说:“我从前的小名也叫。爱玲是我母亲领我入学报名时随手填的名字。”她害羞地告诉他“我母亲是您的读者,还给您写过一封信呢。”

    “噢?”

    “信上说,请您不要再写下去了,太令人伤感。”

    老人笑了,这样稚气而感性的来信,于他是读得太多了,已经不记得。便是这样登门拜访的习作者,也实在是太多了,他见她,不过是给黄园老人面子,不得不敷衍一下,因问:“你从前写过些什么?”

    “给泰晤士报写过些剧评影评,也给二十世纪杂志写过一些文章;中文的作品,就只从前给西风写过一篇天才梦;最近才又重新开始中文写作,写了两个中篇小说,是讲香港的故事,想请教老师。”说着,将一个纸包打开来,将两本稿簿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奉上。

    周老接了,随手打开,先看了标题第一炉香——沉香屑,先就觉得别致,赞道:“有味。”笑着说“不如把稿本先留在我这里,容细细拜读。”

    这一次见面,他们谈了一个多钟头,方始作别,也算得上深谈了。

    虽是初见,然而老人已经清楚地感觉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天才。她身上自然流露出来的那种清贵之气,她举止言谈里的华美细致,都让他觉得一种莫名的兴奋与喜悦,仿佛面对一枝花,又仿佛我佛拈花一笑。

    这天吃过晚饭,他照旧指挥着自己的几个女儿排着队把案台上、茶几上、架子上的盆景、盆花一个个搬到花园里去——这是周家姐妹每晚必做的功课,为的是让它们“吃露水”

    然后,他便迫不及待地坐在书桌前挑灯夜读,将两炉香一气看完,一壁看,便一壁击节称赞。“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正在开着,花朵儿粉红里略带些黄,是鲜亮的虾子红。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这里不单是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予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掺糅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

    周瘦鹃不禁被这“奇幻的境界”给迷住了。他写了那么多关于花卉的文章,还从没这样描写过杜鹃花呢。这样奇美诡谲的文字,既有红楼梦的典籍蕴藏,又有英国作家毛姆的风趣诙谐,这哪里是一炉香,简直是满世界香气四溢。这些日子来,他一直在筹划着重出紫罗兰,这两炉香烧得太是时候了,简直是神兵天降,是比轰炸更为震撼的两个重磅炮弹。

    读完小说,已是黎明,周瘦鹃毫无倦意,独自来到花园做伸展,那些昨晚还拳起的花蕾,在一夜的露水滋润后已经争奇斗艳地开放出来;那悬崖式的老树桩,也抽出新枝,暴出一两片鲜嫩的芽叶。他兴奋地拿起花铲和竹剪,依次地给那些盆景盆花修枝、理花、翻盆,并情不自禁对着一株杜鹃看了许久。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此外又有红踯躅、谢豹花、山石榴等名,都霸气有力,只是日本称之为皋月,不知所本。日本人取杜鹃花种,将花粉交配,异种很多,著名的有王冠、天女舞、四海波、寒牡丹、残月、晓山等等。他从前曾搜罗过几十种,可惜在战争中东奔西避,疏于培养,竟先后枯死了,引为生平憾事。尤其战前重价购得的一盆栽杜鹃,苍古不凡,似逾百年,枯干粗如人臂,下部一根斜出,衬以苔石,活像一头老猿蹲在那里,花作深红色,鲜艳异常。他十分喜爱,还特地为它写了首绝句来赞美。却也因避乱而失于调养,竟被蚁害毁了花根,以致枯死。年来到处物色,无奈“佳人难再得”!虽然一再自我劝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命且不保,何况于花?然而始终不能释怀。

    今夜看了张爱玲笔下的杜鹃花,却仿佛重见那株百年杜鹃——张爱玲的文采,是真正的奇花异草,廊苑仙葩,是绛珠仙草下凡!也是送给紫罗兰的一份厚礼,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他简直要等不得地马上再见到张爱玲,当面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可是一直等了一个星期,她才再次登门——大概是以为他要抽时间看完她的小说,怎么也要至少等一个星期之后吧——当他告诉她紫罗兰复活的消息,并说决定把这两炉香在紫罗兰上发表时,她十分高兴,再次说:“我母亲,还有我姑姑,从前都是您的读者,一直都有看紫罗兰,还有半月、紫兰花片。当时母亲刚从法国学画回国,为您的小说流了不少眼泪呢。”

    听她再次谈起母亲,周瘦鹃也只有礼貌地问:“令堂也在上海么?”

    “她前些年去了新加坡,先还通信,可是从前年十二月八号太平洋战争后就再没消息了,前不久听见人说,好像是去了印度,也不知真假。”

    张爱玲的脸上又流露出那种惯常的忧戚彷徨之色,她的生命中,永远围绕着这样茫茫的威胁,无论阳光照在哪里,伞下的阴影总之一路跟着她,躲也躲不开。

    然而紫罗兰复刊以及周先生愿意发表自己的小说这件事,怎样说来也是生活中的一缕阳光吧,至少也是窗外的阳光,便走不进去,也是看到了那一片太阳金。

    这天回到家里,张爱玲眉飞色舞地向姑姑说起谒见周先生的过程,言语间难禁得意之色。

    张茂渊也笑了:“被人夸两句,便这么高兴?”想一想又说“周先生是名人呢,肯这样对你,也的确难得,该好好谢谢人家的——请他来家喝顿茶可好?我也借你的光,见见我从前的偶像——真是看了他不少文章呢。”

    “请他来家里?”爱玲一愣“不知道人家答应不答应。”

    “答不答应,问问不就知道了。礼多人不怪,就是不答应,也是我们一片心意,至少人家知道你心里是感激的。”

    “也是。”爱玲心动起来。

    她想起八岁时,妈妈第一次从国外回来,很喜欢看小报,看鸳鸯蝴蝶派的旧小说。那时小说月报上正登着老舍的二马,杂志每月寄到了,黄逸梵坐在抽水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读出来,她也靠在门框上笑。

    ——直到现在她也还是喜欢二马,喜欢着妈妈的喜欢,喜欢着听妈妈读杂志的那喜悦的记忆。虽然老舍后来的离婚和火车全比二马好得多,但她仍是执著于最初的喜欢。

    周瘦鹃的恨不相逢未嫁时、此恨绵绵无绝期,也是那个时候接触到的。

    还有父亲,也是喜欢章回小说的

    姑姑的话仿佛把尘封的记忆搅动了起来,搅得满天烟雾,温馨而陈旧的烟雾。

    她的心柔柔地酸酸地牵动。

    说做便做,当晚便又匆匆跑去周家,郑重其事地邀请周老师及师母“光临寒舍”——“想请老师参加我们举办的一个小小茶会。”

    见她这般热情稚气,周先生倒笑起来,一口应承说:“好呀,不过不是今天,等紫罗兰创刊号出版,我拿样版去瞧你,就不算空手上门了——省得办礼。”

    果然隔了不久,周瘦鹃便拿着紫罗兰的样本亲自登门了——夫人因为家中有事,未能同来。

    说是“茶会”其实只有他一位客人,主人倒有两个,就是张茂渊和张爱玲姑侄俩。茶是牛酪红茶,点是甜咸俱备的西点,精美洁致,连同茶杯与点碟也都是十分精美的,可见主人的用心与重视。

    牛酪红茶,当然是用西式茶杯茶碟,可以想象雪白瓷碗里,血红茶汁上浮着白而轻的奶酪,一点点化开,如云雾缭绕,那是一种心境。

    周瘦鹃且清楚地记得,张爱玲的客厅亦是洁而精的,壁上挂着照片,爱玲指着其中一张说:“这就是我母亲。”孺慕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她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母亲,周瘦鹃也不禁认真地将照片看了又看,那是一位丰容盛髻的太太,轮廓分明,有点像外国人。他看得出,面前这位天才少女对母亲的爱是一种近乎宗教般的崇拜,并且深受影响。

    他们谈文学,也谈园艺,张爱玲拿出二十世纪上自己写的那篇中国的生活与服装请老师指教,羞涩地说:“插图是我自己画的。”

    周瘦鹃不禁惊讶,赞道:“原来你的英文这样好,美术也好,画笔很生动。”

    爱玲嘻嘻地笑了,完全是个得了老师夸奖的好学生。

    ——毕竟只是23岁的女孩子。

    23岁,是一个女孩子最好的时光,是一朵花开在盛时,喝饱了水与阳光,刚刚脱去局促与羞缩,而又未来得及沾染半分尘埃与雾气,开得兴兴头头,香得清纯正大,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她的。

    2

    23岁的张爱玲,年轻,飞扬,才思如涌,盛名如花,虽然早已深谙世事沉浮,人情沧桑,却还不谙爱情的苦。怀抱着无数关于爱与理想的美梦,期待地走过生命的每一个转角,小心地打开各式镶金嵌玉的潘朵拉匣子,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看到什么——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轮到黛玉抽签,心里暗暗祈祷:不知道还有什么好的留给我?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还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是“竹篱茅舍自甘心”还是“日边红杏倚云栽”?

    她那样毫无准备地红了起来,一红冲天,不可收拾,便如同她笔下的杜鹃花“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从墙里烧到墙外,烧红了孤岛的天空。

    上海文坛的1943、1944两年被称为“张爱玲年”第一炉香连载未完,她的才情已经引起了整个上海滩的注意;第二炉香的发表,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接着是茉莉香片,是心经,是倾城之恋、琉璃瓦、封锁、金锁记,都是这样的奇思构想,异香扑面;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必也正名乎,又都是这样的清新醒目,鞭辟入里,不能不叫人一则以喜,一则以惊:这横空出世的女子太像一个传奇了!

    而这期间,她也阴差阳错地先后认识了许多个堪称“传奇”的人物——周瘦鹃自然是第一位;柯灵是第二位。

    柯灵原名高季琳,是鲁迅的同乡,浙江绍兴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跟随老师来上海办报,在南阳桥杀牛公司附近租了间旧式弄堂房子的前楼,在报摊上订了申报和新闻报做资料,联系了一家印刷厂,一个报贩的小头目,就此开张,办了份时事周刊,只出了五六期就太太平平地寿终正寝,连一点泡沫也不曾泛起,然而柯灵却就此走入了办报人的行列。

    初见张爱玲那年,他刚接手著名报人陈蝶衣成为万象杂志的主编。自看到紫罗兰上张爱玲的第一炉香,他便一直惦记着怎么能约到这位海上文坛新起之秀的文章,想过要托罗兰庵主人周瘦鹃介绍认识,却又觉得冒昧。不想天遂人愿,那一天,张爱玲竟主动登门了。

    正是七月流火的天气,蝉在树枝叶杈间疾声嘶鸣,暴躁的坏脾气地一声接着一声,震得人耳朵发木。张爱玲穿着一袭色泽淡雅的丝质碎花旗袍,像一缕清凉的风,吹开那暑气,将一卷心经手稿及亲绘的插图交给他手中——

    “出版万象的中央书店,在福州路昼锦里附近的一个小弄堂里,一座双开间石库门住宅,楼下是店堂,万象编辑室设在楼上厢房里,隔着一道门,就是老板平襟亚夫妇的卧室。好在编辑室里除了我就只有一位助手杨幼生,不至扰乱东家的安静。旧上海的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这类屋檐下产生的。而我就在这间家庭式的厢房里,荣幸地接见了这位初露锋芒的女作家会见和谈话很简短,却很愉快。谈的什么,已很难回忆,但我当时的心情,至今清清楚楚,那就是喜出望外。虽然是初见,我对她并不陌生”(柯灵:遥寄张爱玲)

    所谓“一见如故”无疑正是形容柯先生这番感慨的最恰当不过的一个词了。

    彼时的柯灵刚刚34岁,风流才子正当年,见了张爱玲这样清新尊贵的奇女子,有没有一点仰慕之心,不得而知——若是全然没有,也好像不大合乎人情的。他后来在遥寄张爱玲中说:“我自己忝为作家,如果也拥有一位读者——哪怕只是一位,这样对待我的作品,我也就心满意足了。”——他同时也是鲁迅、巴金、钱钟书的热心读者,且和傅雷更是数十年的挚交,他可没有在悼念文章中这样地写过他们。

    张爱玲先后在万象上发表了小说心经、琉璃瓦、连环套(未完成),散文到底是上海人,都是由柯灵经手。

    1943年年底,她编了一出戏走!走到楼上去!,也是先拿给柯灵看,请他提意见。柯灵觉得结构太散漫了,末一幕完全不能用。她十分感激,一次一次地改。

    后来,万象老板平襟亚想要出版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她又是向柯灵询问意见。“张爱玲在写作上很快登上灿烂的高峰,同时转眼间红遍上海。这使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因为环境特殊,清浊难分,很犯不着在万牲园里跳交际舞。——那时卖力地为她鼓掌拉场子的,就很有些背景不干不净的报章杂志,兴趣不在文学而在于替自己撑场面。上海沦陷后,文学界还有少数可尊敬的前辈滞留隐居,他们大都欣喜地发现了张爱玲,而张爱玲本人自然无从察觉这一点。郑振铎隐姓埋名,典衣节食,正肆力于抢购祖国典籍,用个人有限的力量,挽救‘史流他邦,文归海外’的大劫。他要我劝说张爱玲,不要到处发表作品,并具体建议:她写了文章,可以交给开明书店保存,由开明付给稿费,等河清海晏再印行。那时开明编辑方面的负责人叶圣陶已举家西迁重庆,夏彝尊和章锡琛老板留守上海,店里延揽了一批文化界耆宿,名为编辑,实际在那里韬光养晦,躲雨避风。王统照、王伯祥、周予同、徐调孚、周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