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孔雀的叫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记忆中的父亲
如果陈阿姨说的基本是事实,哪怕是她和老陈见到的事实,假定只是片面的事实――柳璀想,那么她的整个出生,未免太肮脏,而且太暴力,太残酷,不仅如此,里面有一种最基本的不义,最起码的颠倒。哪怕是革命年代无法避免的血腥,哪怕历次运动中一向有错案假案,都无法辩解这一种恶。
陈阿姨说“你今天被关的那个拘留所,以前就是良县武装部关犯人的。”
柳璀看着陈阿姨,紧张地问“你是说就是当年关押红莲和玉通禅师的地方?”
“就是,”陈阿姨回答道“只是以前没有那个停车的院坝。老陈就在那里办公。”
柳璀双手捧住脸,心里直在说“真糟,真糟。”虽然她没有想清楚究竟是什么弄糟了。她的双手却禁不住发抖,但是她控制住自己,一声没响,不让陈阿姨看见。陈阿姨似乎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抱着她的头,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
很久屋子里也没人说话,远处有鞭炮声,不知是喜事,还是丧事,那鞭炮声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仿佛下城都安静下来,为了听这声音。
还是陈阿姨说“太晚了,回去吧,快十一点了。”她说着就把蚊帐拉开。
柳璀点点头。她想问的问题太多,反而不知道怎么问好。
她找地上的鞋穿上。如果有人应当忏悔,不是她,也不是母亲,而是父亲,但是父亲早已不在人世,已成了江水和群山之外的魂。
柳璀非常哀伤,她看着窗外的黑暗,心里叫道:父亲,如果你的魂在这儿,你会不会懂为什么我不肯哭泣?你是否赎清了罪,还清了债?
柳璀突然觉得,如果真有什么人死有灵魂的话,那么父亲知道她现在到了良县,或许会前来,带领她看清楚她出生前的一些事。
她记忆中的父亲,完全不是弄奸取滑的政客角色。相反,在省里,在西南局干部系统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他总是尽量躲开,他的政治生涯似乎避开了一切的纠纷。
父亲并没有步步高升――五十年代初似乎升得挺快,从良县到重庆市,再到省府成都,以后就老老实实做着他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做什么都没有锋芒,没有棱角,一个灰色的人物。宣传部这职务,的确最危险四伏。他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由于装聋作哑,他才不是落马最早的。
家里有一张父母结婚时在重庆拍的照片,父亲穿着军装,样子有点土气,神态憨厚,而母亲却是英姿勃发,一头革命的短发,也能剪得优雅,穿的是列宁装制服,双排钮扣的那种,后来很少见到。的确让人眼目一亮。从照片上看,父亲应当非常爱母亲。
后来有了她,又有一张在重庆拍的照片,母亲抱着她,父亲站在她身后,一家人看上去非常幸福。母亲的模样还是那么清静雅致,面容没有露出一点倦意,她含着笑。反而是父亲显得僵硬古板,中山装衣缝笔直,像刚浆烫过,挂在衣架上。他的头发大概刚理过,两鬓剪掉太多,上面的头发笔直,像尺寸画出来的。父亲的样子,在今天社会会被认为太土,绝对不像有本事或有野心,能耍政治手段的人。
在柳璀的记忆中,父亲很宠母亲,家里凡事都听母亲的。她小时没有多少机会见到父亲,干部子弟学校管理很严,只有星期天才准回家。父亲星期天在家的天数不多,在家不看文件的时间更不多,能陪她出去玩的机会就少得可怜了。
她小时候心里一直认为母亲夺走了父亲的爱,夺走了父亲全部的时间。夜里她偷偷走到父母的房间门口,但她推不开,门关得紧紧的。她就坐在门口的地上,有一次着了凉,父亲问她,她才说。父亲听了把她抱很紧,那一晚,父亲爬在地上让她骑。
她非常想和父亲到公园去,坐父亲的小车。有一次她生日,父亲直接到学校来,帮她请了假,带她去杜甫草堂。那年成都总是雨天,四周都湿淋淋的。当她和父亲走进茶馆,雨就倾盆而下。荷花池已长满荷叶,但是花一朵也未开。父亲让她背杜甫的诗,她背了一首又一首。雨声打在荷叶上,周围都没有人,整个杜甫草堂仿佛都属于他们。
有一年暑假,父亲推掉外地的会议,带着她和母亲,三人一起去爬峨嵋山。那时她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爬了一会石阶就不行了,要用手撑才能爬上石阶。父亲就让她跨坐在肩膀上,扛着她走。他说“小璀,现在爸爸还能扛你,再过几年爸爸老了就扛不动你了。”
“没关系,到时我扛你,爸爸。”她说“我长大了要为你做好多好多事。”
她一句也未提母亲,母亲在一旁说“小璀偏心眼!”
他们在峨嵋山顶拍了张照片,那以后就从来未有三人合影的机会。在山上的合影中,母亲慈爱得很,没有与她争夺父亲的感觉,父亲站在中间,双手揽着她和母亲。整张照片差不多四分之三是群山起伏的背景,三个人只占了一点画面。
文革一开始,全是昏天黑地的日子。那时她刚进高中,参加了红卫兵,没有回家,没有心思,也不想有这心思打听父亲的消息,或许潜意识里明白打听了不会有好事,她无法对付坏消息。
各派造反组织势力起起伏伏,有时得势有时失势,她成天成夜住在队部里,抄大字报和标语。一直到有一天他们的组织发生政变,一批本来是下层成员的低级干部子女,组成了新的“勤务组”打进了司令部,说是要清除领导中的走资派子弟。一阵拳打脚踢乱骂之后,老总部的人被关押起来,一个个叫去说话。其实话都一样:这个组织要生存下去,只有改变领导机构才能自救,不然永远是“老保”不能参与造反,大家一起完蛋。所以,必须让老总部的人都退出组织,包括她这样抄抄大字报的“工作人员”
她被叫进去了。她说,她不是“走资派子弟”
那个以前是部下的姑娘,绕过桌子跑到她跟前,关切地说“你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知道?你爸爸已经关进牛棚,好长时间了。两天前他被抓起来,宣布是省委牛鬼蛇神,省委大院里有不少打倒你父亲的标语。”
她说,她一直未回去过,真不知道。
那个女孩说“去看看吧,去看看,仔细划清界线,不要犯政治错误。”她也是干部子弟,态度还是挺同情的。“不过,今天是省委的批斗会,你爸爸可能会在台上。你今天不去也好。”
那天下午她好不容易忍住了不去看父亲。那个下午,她心情如油锅里一样翻滚,她一个人在护城河堤没有目的地走,一边走一边哭。泪水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哭干的,以后她一辈子很少有痛哭的时候。全城都是传单,包括她满手油墨印的传单,连护城河里也飘散着传单,不过那些匆匆走过的人没注意她。
她也是参加过批斗人的,但“保守派”红卫兵一般都是批斗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些教授专家什么的,女红卫兵就要对教授夫人动手,抓住她们陪斗,她也一样对这些“资产阶级”女人推推搡搡,虽然她从来没有打过人,她不记得打过任何人。
她完全能想象父亲在台上的样子:头发剃掉一半,脖子上垂着沉甸甸的木块,上面墨汁淋淋地写着他的名字,胡乱涂了点红杠子,前面加了各种最难忍受的形容词。被造反派红卫兵双臂反剪,坐喷气式飞机,她完全可以想象这一切,她并没有觉得痛苦,却感到十分羞辱。
她早就知道,省委一批批下台的干部,有不少人恨父亲,说他靠装傻,才成为“不倒翁”掌着大权。父亲的“不卷入”最后成为被人往死里整的最重要原因。
那天直到夜里,她才偷偷回去,她想至少可以见到母亲。但是家里被贴了封条。她走到院子另一侧,找老警卫员。那个警卫员算是参加了省委造反组织。见到敲门的是她,警卫员马上用手指嘘了一下,让她别作声。
警卫员帮她小心翼翼打开门,揭开掉落一半的封条,准备之后封上。
昏黄的灯下,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大部分“政治上错误”的书撕烂撒了一地,尤其是父母心爱的线装书,无一幸免,瓷器统统砸烂在地上。家具被毁坏了,连她自己的房间也不剩下一件完整的东西。警卫员说,他的房间没有被抄,因此家里一些日用品暂放在他那里。
柳璀问父母在哪里。警卫员也不知道,他只能做到自保。但是他告诉柳璀,她的母亲也被造反派抓走了,但是父亲偷偷留了一张条子。
父亲的信里说,让柳璀看到信后,就赶快离开成都,到北京去找他的老上司李伯伯,李伯伯依然在部队里,情况会好得多。警卫员拿出两百元,说是父亲留给她的。
她捧住钱和信,鼻子一酸,差点哭起来,但还是毅然转身走了。
她从此再没有回过家,哪怕得到父亲自杀的消息,李伯伯也不让她回成都。母亲却被送去几百里外省委的干校劳动,她也没有让女儿回到成都。那个时候,柳璀已经成为李伯伯的“养女”去内蒙古草原军垦农场,等于半个军人,后来就直接到了部队里。参军是干部子女当时首选的道路,她从心里感激父亲弃绝人寰前,给了她一条幸运之途。
后来,省里整父亲的那一派垮了台,父亲的问题得到“平反”母亲也恢复了工作,由于父亲已经“没有问题”那年柳璀也进了大学。柳璀的记忆中,从没好好和母亲一起生活过。母亲很晚才想办法调到了北京。
她们真正全家重新“团聚”是在新省委给父亲正式举行追悼会。共有一千人参加,李伯伯一家也专程去了。但就是那个时候,她还是不敢细问父亲究竟遇到了什么政治问题,竟然走投无路到如此地步。
父亲终其一生,不过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哪怕在文革前,也是谨言慎行,小心翼翼,从来没有火气。有机会与女儿谈话,也只是反反复复教导她“听话”听谁的话?柳璀当然清楚。
父亲怎么会是陈阿姨说的那样的人?
不过,她没有理由怀疑陈阿姨会对她说谎:没有任何动机可言――一切都已经随风消失,该忘记的早就被忘记,这一代男人都走进坟墓,寡妇都在坟墓边上等待,有什么必要重新编织那么复杂可怕的一个故事?
她想起母亲再三要她到良县来见这个陈阿姨,几十年不想往来的人,难道母亲对事实真相,对陈家的苦难,肯定有点感觉,却不敢自己面对,让她这个作女儿的来承受过去的重担?
这时候柳璀想起她今晚来陈阿姨家的直接目的,觉得十分尴尬:这个时候拿钱出来,算什么呢?赎什么旧帐,示什么恩惠?她不愿意听陈阿姨说“把钱收起来吧。你陈阿姨饿死,也不会到你们门前讨口米汤喝的。”当然,陈阿姨至今没有说过这么刻薄的话,对几十年受的苦,她尽可能轻描淡说,除了怨自己的命不好。
不过,又有什么理由不拿出来。这不在于谁家欠谁家的,没有谁家该还情的意思。这是她本人的,与上一代人没有关系。
可是她怎么样也说不出口,她离开时,还是带着那个公文皮包。
与丈夫在一起
柳璀一闭上眼睛,就看见一群少年在打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把他按在墙上,拳打脚踢。那人倒在地上,不停地求饶。他们还是用脚对着他的脸猛踢,沾着血,沾着肉块,骨头咔嚓断的声音,最后地上是一个大血团。
在文革中,她好多次看见有人上吊跳楼的惨状,但是始终没有与父亲的死联系起来。她从来没有想象父亲死时是什么样子。虽然她一直后悔未与父亲见最后一面。父亲自杀后,李伯伯没有马上告诉她。当然,她如果赶回成都,也未必能见到父亲的遗体。
母亲对自己那段日子不愿意多谈,也从来不太愿意提父亲的死亡,母亲说,父亲被连续轰炸性批斗后,精神终于承受不了,神志混乱后跳楼自杀。
留在她心里的父亲,鬓角头发出现了花白,说话声音也不高,做事仔细耐心。他看女儿的眼神,总是带着爱,带着慈祥。最后一次见父亲,是她从学校回家,突然下起大雨,刮起大风,她躲在街角。这时父亲打着伞顶着风雨出现了,对她说,就知道她被雨堵在这儿,他的笑容亲切,他的步子显得有些笨重,穿了件皱巴巴的短衫,背有点驼,眼角有皱纹,不过更像她的父亲。她情愿保留这个记忆。
她翻了一个身,整个脸陷在柔软的枕头里。陈阿姨说的那冤死的和尚和妓女,一直在她脑子闪现。行刑队的枪举起来,眼睛充满无名的恐怖。乌红的血流了一大坡,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血,像开自来水管似的。那两具尸体被破草席卷裹起来,扔进坑里,铲上泥土,埋了。陈阿姨说这儿的人总绕着路,不经过那个半山腰的坝子,说是杀死过人的地方,连太阳都不照着那块地,怕惹来一身倒霉气。后来那儿成了一所中学操场,坡土铲平盖上水泥,架起围栏,成为篮球场。本地人,老辈早就忘了这案子,小辈人听过也如耳边风,没人记得这事。但是她还是不愿走那里。
昨夜陈阿姨陪她回酒店,到酒店门口停住脚步,说她这样打扮的老百姓不便进去。她对柳璀说“好好睡一觉,你也让我担心,就像担心月明一样,月明性格细致,虽然不会照顾自己,却是非常孝顺。他是我这一辈子的最大安慰!”
“难道”柳璀心里疑惑的话,几乎要冲出口来。
陈阿姨看着柳璀,握着柳璀的手,突然说“是红莲来报我的恩――当年是我帮她逃走的,没想到把她送上死路。我一直不知她是恨我还是感激我。现在,我知道她是感激我的。”
陈阿姨的话,柳璀听得心惊肉跳:看来陈阿姨深信不疑月明是红莲转世。照此推理,她就应当想到自己不过这也太荒唐了。
她刚想说话,陈阿姨已经走远了。
父亲的骨灰后来送回他的家乡河南安阳,安葬之后,柳璀再也未去过那里扫墓,她所有与父亲相关的记忆都是和四川联系在一起的。
她觉得天已经亮了,虽然这种旅馆的窗帘向来厚到不透一点点光线,她知道,天终于亮了,可是她的眼睛就是睁不开,仿佛有什么胶粘住似的。应该会有什么人来敲门,或是电话铃声,或是来做清洁的旅馆人员来敲门。这样她就可以完全结束这场冷汗不断的痛苦睡眠。
但是始终没有等到。她还是躺在床上,那些水里全都是腐烂的东西,更多的是头发丝,缠在一起,不知是死人的还是活人的,那些乌黑的头发丝在水面上,她要分开这些头发,才能浮出水面来。但是她未能办到,她又落到水里,那些乱得不成形状不成逻辑的细节,又来找她,要她进去看个清楚。
她觉得只有一个人能听懂她这些苦恼,能够是谁呢?她想来想去,只有李路生,她的保护人,多年做她的哥哥、后来做了她丈夫的人。她试了一下,用尽力气喊“路生!”
她听到了回音。
终于睁开眼睛,一摸枕头,全是脸颊流下来的泪水。李路生果真在房间里另一端,侧面坐着,开着一个台灯,想必在看什么文件。
她第一次发现李路生戴着眼镜,想必是老花阅读镜。这个永远的少壮派也到了眼光不灵之时?这个问题把她轻易地拖回现实中来了。
她坐了起来“路生,你在这儿?”
李路生赶快把眼镜摘掉,说:“我昨夜进来,你已经睡着了,没有惊醒你。”他穿着内衣,但披了一件睡袍。
她觉得自己嗓子沙哑,好象嗝着什么东西。她揉了揉眼睛。
“这已经是几点啦?”
李路生看了一下手表。说“快九点了,你昨天肯定累坏了。”
“昨天?”柳璀想“昨天怎么啦?”
“你被这个鬼地方的人关进拘留所。”李路生坐到她床边。“真是抱歉,我至今还没好好问你是怎么一回事?”
“噢,那个小事!”柳璀从床上蹦起来“早忘了!”她走进浴室,开了热水冲澡,头发也洗了再洗。她觉得一身是味,不是昨天在那个臭熏熏的拘留所弄的,昨晚上床前她已经仔细地洗过了。她让水冲下来,想洗干净刚才浮出头脑的那些血腥。她倒完几个小瓶里洗发液,弄得脚底堆起一厚层白色的泡沫,开大水量。过了两分钟,哗哗的水声停止。
她用根干净大毛巾当胸一围,系好,便在浴室里吹头发。
妻子的不计较,让李路生高兴起来,他站在浴室门口,笑着对柳璀说:“真是,不跟这种七品芝麻官计较。”
“我这种小老百姓已经忘了,你这个大官儿怎么还记得。”柳璀关了电吹风,用梳子梳头,她将头发往后梳,没有留一点刘海,这样她的额头显得挺高。
“就你大度。”李路生装着生气地走回桌子边看文件。柳璀看着他的背影,不知他昨夜睡了几个小时。她回到旅馆都快十二点了,因为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公共汽车,有摩托车,但是她不敢叫。觉得夜里摩托车路子野,一看就明白她是外地人。走路回酒店,黑地里可能找不到那条近道。有一个酒鬼,正在乱唱乱骂,往阶梯下的房子扔石子。她正在犹豫时,陈阿姨拿着电筒追了上来,一直把她送到旅馆,才自己走回去。她打开房间,已非常疲倦,倒头就睡。李路生恐怕一点后才进来,那时她已睡得正熟。
也不知道这个人早晨什么时候起来的。她知道现在的干部,上午做不了什么事,夜里忙个不休,早晨补个懒觉。只是李路生,上午用来看一堆报告资料。
李路生把窗帘拉开了,房间里涌满了阳光。柳璀这才看清他的脸,觉得丈夫真的老了,至少最近憔悴多了,左脸颊生出了两粒斑痣。她自己在他眼里,恐... -->>
记忆中的父亲
如果陈阿姨说的基本是事实,哪怕是她和老陈见到的事实,假定只是片面的事实――柳璀想,那么她的整个出生,未免太肮脏,而且太暴力,太残酷,不仅如此,里面有一种最基本的不义,最起码的颠倒。哪怕是革命年代无法避免的血腥,哪怕历次运动中一向有错案假案,都无法辩解这一种恶。
陈阿姨说“你今天被关的那个拘留所,以前就是良县武装部关犯人的。”
柳璀看着陈阿姨,紧张地问“你是说就是当年关押红莲和玉通禅师的地方?”
“就是,”陈阿姨回答道“只是以前没有那个停车的院坝。老陈就在那里办公。”
柳璀双手捧住脸,心里直在说“真糟,真糟。”虽然她没有想清楚究竟是什么弄糟了。她的双手却禁不住发抖,但是她控制住自己,一声没响,不让陈阿姨看见。陈阿姨似乎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抱着她的头,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
很久屋子里也没人说话,远处有鞭炮声,不知是喜事,还是丧事,那鞭炮声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仿佛下城都安静下来,为了听这声音。
还是陈阿姨说“太晚了,回去吧,快十一点了。”她说着就把蚊帐拉开。
柳璀点点头。她想问的问题太多,反而不知道怎么问好。
她找地上的鞋穿上。如果有人应当忏悔,不是她,也不是母亲,而是父亲,但是父亲早已不在人世,已成了江水和群山之外的魂。
柳璀非常哀伤,她看着窗外的黑暗,心里叫道:父亲,如果你的魂在这儿,你会不会懂为什么我不肯哭泣?你是否赎清了罪,还清了债?
柳璀突然觉得,如果真有什么人死有灵魂的话,那么父亲知道她现在到了良县,或许会前来,带领她看清楚她出生前的一些事。
她记忆中的父亲,完全不是弄奸取滑的政客角色。相反,在省里,在西南局干部系统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他总是尽量躲开,他的政治生涯似乎避开了一切的纠纷。
父亲并没有步步高升――五十年代初似乎升得挺快,从良县到重庆市,再到省府成都,以后就老老实实做着他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做什么都没有锋芒,没有棱角,一个灰色的人物。宣传部这职务,的确最危险四伏。他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由于装聋作哑,他才不是落马最早的。
家里有一张父母结婚时在重庆拍的照片,父亲穿着军装,样子有点土气,神态憨厚,而母亲却是英姿勃发,一头革命的短发,也能剪得优雅,穿的是列宁装制服,双排钮扣的那种,后来很少见到。的确让人眼目一亮。从照片上看,父亲应当非常爱母亲。
后来有了她,又有一张在重庆拍的照片,母亲抱着她,父亲站在她身后,一家人看上去非常幸福。母亲的模样还是那么清静雅致,面容没有露出一点倦意,她含着笑。反而是父亲显得僵硬古板,中山装衣缝笔直,像刚浆烫过,挂在衣架上。他的头发大概刚理过,两鬓剪掉太多,上面的头发笔直,像尺寸画出来的。父亲的样子,在今天社会会被认为太土,绝对不像有本事或有野心,能耍政治手段的人。
在柳璀的记忆中,父亲很宠母亲,家里凡事都听母亲的。她小时没有多少机会见到父亲,干部子弟学校管理很严,只有星期天才准回家。父亲星期天在家的天数不多,在家不看文件的时间更不多,能陪她出去玩的机会就少得可怜了。
她小时候心里一直认为母亲夺走了父亲的爱,夺走了父亲全部的时间。夜里她偷偷走到父母的房间门口,但她推不开,门关得紧紧的。她就坐在门口的地上,有一次着了凉,父亲问她,她才说。父亲听了把她抱很紧,那一晚,父亲爬在地上让她骑。
她非常想和父亲到公园去,坐父亲的小车。有一次她生日,父亲直接到学校来,帮她请了假,带她去杜甫草堂。那年成都总是雨天,四周都湿淋淋的。当她和父亲走进茶馆,雨就倾盆而下。荷花池已长满荷叶,但是花一朵也未开。父亲让她背杜甫的诗,她背了一首又一首。雨声打在荷叶上,周围都没有人,整个杜甫草堂仿佛都属于他们。
有一年暑假,父亲推掉外地的会议,带着她和母亲,三人一起去爬峨嵋山。那时她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爬了一会石阶就不行了,要用手撑才能爬上石阶。父亲就让她跨坐在肩膀上,扛着她走。他说“小璀,现在爸爸还能扛你,再过几年爸爸老了就扛不动你了。”
“没关系,到时我扛你,爸爸。”她说“我长大了要为你做好多好多事。”
她一句也未提母亲,母亲在一旁说“小璀偏心眼!”
他们在峨嵋山顶拍了张照片,那以后就从来未有三人合影的机会。在山上的合影中,母亲慈爱得很,没有与她争夺父亲的感觉,父亲站在中间,双手揽着她和母亲。整张照片差不多四分之三是群山起伏的背景,三个人只占了一点画面。
文革一开始,全是昏天黑地的日子。那时她刚进高中,参加了红卫兵,没有回家,没有心思,也不想有这心思打听父亲的消息,或许潜意识里明白打听了不会有好事,她无法对付坏消息。
各派造反组织势力起起伏伏,有时得势有时失势,她成天成夜住在队部里,抄大字报和标语。一直到有一天他们的组织发生政变,一批本来是下层成员的低级干部子女,组成了新的“勤务组”打进了司令部,说是要清除领导中的走资派子弟。一阵拳打脚踢乱骂之后,老总部的人被关押起来,一个个叫去说话。其实话都一样:这个组织要生存下去,只有改变领导机构才能自救,不然永远是“老保”不能参与造反,大家一起完蛋。所以,必须让老总部的人都退出组织,包括她这样抄抄大字报的“工作人员”
她被叫进去了。她说,她不是“走资派子弟”
那个以前是部下的姑娘,绕过桌子跑到她跟前,关切地说“你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知道?你爸爸已经关进牛棚,好长时间了。两天前他被抓起来,宣布是省委牛鬼蛇神,省委大院里有不少打倒你父亲的标语。”
她说,她一直未回去过,真不知道。
那个女孩说“去看看吧,去看看,仔细划清界线,不要犯政治错误。”她也是干部子弟,态度还是挺同情的。“不过,今天是省委的批斗会,你爸爸可能会在台上。你今天不去也好。”
那天下午她好不容易忍住了不去看父亲。那个下午,她心情如油锅里一样翻滚,她一个人在护城河堤没有目的地走,一边走一边哭。泪水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哭干的,以后她一辈子很少有痛哭的时候。全城都是传单,包括她满手油墨印的传单,连护城河里也飘散着传单,不过那些匆匆走过的人没注意她。
她也是参加过批斗人的,但“保守派”红卫兵一般都是批斗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些教授专家什么的,女红卫兵就要对教授夫人动手,抓住她们陪斗,她也一样对这些“资产阶级”女人推推搡搡,虽然她从来没有打过人,她不记得打过任何人。
她完全能想象父亲在台上的样子:头发剃掉一半,脖子上垂着沉甸甸的木块,上面墨汁淋淋地写着他的名字,胡乱涂了点红杠子,前面加了各种最难忍受的形容词。被造反派红卫兵双臂反剪,坐喷气式飞机,她完全可以想象这一切,她并没有觉得痛苦,却感到十分羞辱。
她早就知道,省委一批批下台的干部,有不少人恨父亲,说他靠装傻,才成为“不倒翁”掌着大权。父亲的“不卷入”最后成为被人往死里整的最重要原因。
那天直到夜里,她才偷偷回去,她想至少可以见到母亲。但是家里被贴了封条。她走到院子另一侧,找老警卫员。那个警卫员算是参加了省委造反组织。见到敲门的是她,警卫员马上用手指嘘了一下,让她别作声。
警卫员帮她小心翼翼打开门,揭开掉落一半的封条,准备之后封上。
昏黄的灯下,家里什么都没有了,大部分“政治上错误”的书撕烂撒了一地,尤其是父母心爱的线装书,无一幸免,瓷器统统砸烂在地上。家具被毁坏了,连她自己的房间也不剩下一件完整的东西。警卫员说,他的房间没有被抄,因此家里一些日用品暂放在他那里。
柳璀问父母在哪里。警卫员也不知道,他只能做到自保。但是他告诉柳璀,她的母亲也被造反派抓走了,但是父亲偷偷留了一张条子。
父亲的信里说,让柳璀看到信后,就赶快离开成都,到北京去找他的老上司李伯伯,李伯伯依然在部队里,情况会好得多。警卫员拿出两百元,说是父亲留给她的。
她捧住钱和信,鼻子一酸,差点哭起来,但还是毅然转身走了。
她从此再没有回过家,哪怕得到父亲自杀的消息,李伯伯也不让她回成都。母亲却被送去几百里外省委的干校劳动,她也没有让女儿回到成都。那个时候,柳璀已经成为李伯伯的“养女”去内蒙古草原军垦农场,等于半个军人,后来就直接到了部队里。参军是干部子女当时首选的道路,她从心里感激父亲弃绝人寰前,给了她一条幸运之途。
后来,省里整父亲的那一派垮了台,父亲的问题得到“平反”母亲也恢复了工作,由于父亲已经“没有问题”那年柳璀也进了大学。柳璀的记忆中,从没好好和母亲一起生活过。母亲很晚才想办法调到了北京。
她们真正全家重新“团聚”是在新省委给父亲正式举行追悼会。共有一千人参加,李伯伯一家也专程去了。但就是那个时候,她还是不敢细问父亲究竟遇到了什么政治问题,竟然走投无路到如此地步。
父亲终其一生,不过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哪怕在文革前,也是谨言慎行,小心翼翼,从来没有火气。有机会与女儿谈话,也只是反反复复教导她“听话”听谁的话?柳璀当然清楚。
父亲怎么会是陈阿姨说的那样的人?
不过,她没有理由怀疑陈阿姨会对她说谎:没有任何动机可言――一切都已经随风消失,该忘记的早就被忘记,这一代男人都走进坟墓,寡妇都在坟墓边上等待,有什么必要重新编织那么复杂可怕的一个故事?
她想起母亲再三要她到良县来见这个陈阿姨,几十年不想往来的人,难道母亲对事实真相,对陈家的苦难,肯定有点感觉,却不敢自己面对,让她这个作女儿的来承受过去的重担?
这时候柳璀想起她今晚来陈阿姨家的直接目的,觉得十分尴尬:这个时候拿钱出来,算什么呢?赎什么旧帐,示什么恩惠?她不愿意听陈阿姨说“把钱收起来吧。你陈阿姨饿死,也不会到你们门前讨口米汤喝的。”当然,陈阿姨至今没有说过这么刻薄的话,对几十年受的苦,她尽可能轻描淡说,除了怨自己的命不好。
不过,又有什么理由不拿出来。这不在于谁家欠谁家的,没有谁家该还情的意思。这是她本人的,与上一代人没有关系。
可是她怎么样也说不出口,她离开时,还是带着那个公文皮包。
与丈夫在一起
柳璀一闭上眼睛,就看见一群少年在打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把他按在墙上,拳打脚踢。那人倒在地上,不停地求饶。他们还是用脚对着他的脸猛踢,沾着血,沾着肉块,骨头咔嚓断的声音,最后地上是一个大血团。
在文革中,她好多次看见有人上吊跳楼的惨状,但是始终没有与父亲的死联系起来。她从来没有想象父亲死时是什么样子。虽然她一直后悔未与父亲见最后一面。父亲自杀后,李伯伯没有马上告诉她。当然,她如果赶回成都,也未必能见到父亲的遗体。
母亲对自己那段日子不愿意多谈,也从来不太愿意提父亲的死亡,母亲说,父亲被连续轰炸性批斗后,精神终于承受不了,神志混乱后跳楼自杀。
留在她心里的父亲,鬓角头发出现了花白,说话声音也不高,做事仔细耐心。他看女儿的眼神,总是带着爱,带着慈祥。最后一次见父亲,是她从学校回家,突然下起大雨,刮起大风,她躲在街角。这时父亲打着伞顶着风雨出现了,对她说,就知道她被雨堵在这儿,他的笑容亲切,他的步子显得有些笨重,穿了件皱巴巴的短衫,背有点驼,眼角有皱纹,不过更像她的父亲。她情愿保留这个记忆。
她翻了一个身,整个脸陷在柔软的枕头里。陈阿姨说的那冤死的和尚和妓女,一直在她脑子闪现。行刑队的枪举起来,眼睛充满无名的恐怖。乌红的血流了一大坡,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血,像开自来水管似的。那两具尸体被破草席卷裹起来,扔进坑里,铲上泥土,埋了。陈阿姨说这儿的人总绕着路,不经过那个半山腰的坝子,说是杀死过人的地方,连太阳都不照着那块地,怕惹来一身倒霉气。后来那儿成了一所中学操场,坡土铲平盖上水泥,架起围栏,成为篮球场。本地人,老辈早就忘了这案子,小辈人听过也如耳边风,没人记得这事。但是她还是不愿走那里。
昨夜陈阿姨陪她回酒店,到酒店门口停住脚步,说她这样打扮的老百姓不便进去。她对柳璀说“好好睡一觉,你也让我担心,就像担心月明一样,月明性格细致,虽然不会照顾自己,却是非常孝顺。他是我这一辈子的最大安慰!”
“难道”柳璀心里疑惑的话,几乎要冲出口来。
陈阿姨看着柳璀,握着柳璀的手,突然说“是红莲来报我的恩――当年是我帮她逃走的,没想到把她送上死路。我一直不知她是恨我还是感激我。现在,我知道她是感激我的。”
陈阿姨的话,柳璀听得心惊肉跳:看来陈阿姨深信不疑月明是红莲转世。照此推理,她就应当想到自己不过这也太荒唐了。
她刚想说话,陈阿姨已经走远了。
父亲的骨灰后来送回他的家乡河南安阳,安葬之后,柳璀再也未去过那里扫墓,她所有与父亲相关的记忆都是和四川联系在一起的。
她觉得天已经亮了,虽然这种旅馆的窗帘向来厚到不透一点点光线,她知道,天终于亮了,可是她的眼睛就是睁不开,仿佛有什么胶粘住似的。应该会有什么人来敲门,或是电话铃声,或是来做清洁的旅馆人员来敲门。这样她就可以完全结束这场冷汗不断的痛苦睡眠。
但是始终没有等到。她还是躺在床上,那些水里全都是腐烂的东西,更多的是头发丝,缠在一起,不知是死人的还是活人的,那些乌黑的头发丝在水面上,她要分开这些头发,才能浮出水面来。但是她未能办到,她又落到水里,那些乱得不成形状不成逻辑的细节,又来找她,要她进去看个清楚。
她觉得只有一个人能听懂她这些苦恼,能够是谁呢?她想来想去,只有李路生,她的保护人,多年做她的哥哥、后来做了她丈夫的人。她试了一下,用尽力气喊“路生!”
她听到了回音。
终于睁开眼睛,一摸枕头,全是脸颊流下来的泪水。李路生果真在房间里另一端,侧面坐着,开着一个台灯,想必在看什么文件。
她第一次发现李路生戴着眼镜,想必是老花阅读镜。这个永远的少壮派也到了眼光不灵之时?这个问题把她轻易地拖回现实中来了。
她坐了起来“路生,你在这儿?”
李路生赶快把眼镜摘掉,说:“我昨夜进来,你已经睡着了,没有惊醒你。”他穿着内衣,但披了一件睡袍。
她觉得自己嗓子沙哑,好象嗝着什么东西。她揉了揉眼睛。
“这已经是几点啦?”
李路生看了一下手表。说“快九点了,你昨天肯定累坏了。”
“昨天?”柳璀想“昨天怎么啦?”
“你被这个鬼地方的人关进拘留所。”李路生坐到她床边。“真是抱歉,我至今还没好好问你是怎么一回事?”
“噢,那个小事!”柳璀从床上蹦起来“早忘了!”她走进浴室,开了热水冲澡,头发也洗了再洗。她觉得一身是味,不是昨天在那个臭熏熏的拘留所弄的,昨晚上床前她已经仔细地洗过了。她让水冲下来,想洗干净刚才浮出头脑的那些血腥。她倒完几个小瓶里洗发液,弄得脚底堆起一厚层白色的泡沫,开大水量。过了两分钟,哗哗的水声停止。
她用根干净大毛巾当胸一围,系好,便在浴室里吹头发。
妻子的不计较,让李路生高兴起来,他站在浴室门口,笑着对柳璀说:“真是,不跟这种七品芝麻官计较。”
“我这种小老百姓已经忘了,你这个大官儿怎么还记得。”柳璀关了电吹风,用梳子梳头,她将头发往后梳,没有留一点刘海,这样她的额头显得挺高。
“就你大度。”李路生装着生气地走回桌子边看文件。柳璀看着他的背影,不知他昨夜睡了几个小时。她回到旅馆都快十二点了,因为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公共汽车,有摩托车,但是她不敢叫。觉得夜里摩托车路子野,一看就明白她是外地人。走路回酒店,黑地里可能找不到那条近道。有一个酒鬼,正在乱唱乱骂,往阶梯下的房子扔石子。她正在犹豫时,陈阿姨拿着电筒追了上来,一直把她送到旅馆,才自己走回去。她打开房间,已非常疲倦,倒头就睡。李路生恐怕一点后才进来,那时她已睡得正熟。
也不知道这个人早晨什么时候起来的。她知道现在的干部,上午做不了什么事,夜里忙个不休,早晨补个懒觉。只是李路生,上午用来看一堆报告资料。
李路生把窗帘拉开了,房间里涌满了阳光。柳璀这才看清他的脸,觉得丈夫真的老了,至少最近憔悴多了,左脸颊生出了两粒斑痣。她自己在他眼里,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