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红楼梦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多出一段解释──全抄本未照添──:
贾环本是一个钱没有的,虽说赵姨娘积蓄些微,早被他弄光了,那能照应人家?便想起凤姐待他刻薄,要趁贾琏不在家,要摆布巧姐出气。遂把这个当叫贾芸上去,故意的埋怨贾芸道:“你们年纪又大”
这两个不接笋处既经加工,怎么会没看出不接笋?实在不可思议。唯一的解释是加工者也没看清楚情节,因为后四十回乌烟瘴气,读者看下去不过是想看诸人结局,对这些旁枝情节,既不感兴趣,又毫无印象,甚至于故事未完或颠倒,驴头不对马嘴,都没人注意。这是后四十回又一特征,在我国旧小说或任何小说里都罕见。除上述两处,我也发现了个漏洞,鲍二与何三的纠葛。
来旺本有一个坏蛋儿子“在外吃酒赌钱,无所不至”(第七十二回)。续书不予利用,另外创造了一个周瑞的干儿子何三,与鲍二打架“被撵在外头,终日在赌场过日”也许续书人没注意来旺的儿子,也许因为来旺强娶彩霞为媳,涉及贾环彩霞一段公案,不如不提。其实这都是我过虑,他哪管到这许多?用周瑞的干儿子,是因为周瑞有个儿子,在凤姐生日酗酒谩骂,失手把寿礼的馒头撒了一院子,经赖嬷嬷求情,才没被逐,只打了四十棍(第四十五回)。那么为什么不就用周瑞之子,正好怀恨在心,串通外贼来偷窃,报那四十棍之仇?为什么倒又造出个干儿子?因为续书人一贯的模糊影响,仿佛记得有这么回事,也懒得查。万一周瑞没儿子呢?说是干儿子总没错。
窃案发生之夜,何三当场被包勇打死,窃去贾母财宝,向系鸳鸯经管,贾母死后殉主,只得由琥珀等“胡乱猜想,虚拟了一张失单”(第一百十二回)。回末忽云:
“衙门拿住了鲍二,身边出了失单上的东西,现在夹讯,要在他身上要这一伙贼呢。”
虚拟的失单上的东西,竟找到了,已属奇闻。鲍二与何三不打不成相识,竟成为同党。两次实写众贼,都没有鲍二,想有佚文。
赵冈与王佩璋发现高鹗补过两次漏洞。第九十二回回目“评女传巧姐慕贤良,玩母珠贾政参聚散”文不对题,只有讲列女传,玩母珠,没有慕贤良,参聚散。乙本补上巧姐的反应,及贾政谈母珠与聚散之理。
第九十三回水月庵闹出风月案,赖大点醒贾芹必是有人和他不对。“贾芹想了一想,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未知是谁,下回分解。”下回不提了,没有交代。乙本改为“贾芹想了一会子,并无不对的人。”
乾隆壬子木活字本,即原刻乙本,这两处都没改。高鹗并没有补漏洞,是今乙本补的。
此外如“五儿承错爱,”以为宝玉调戏她“因微微的笑着道,”原刻乙本同甲本。今乙本改为“因拿眼一溜,抿着嘴儿笑道,”变成五儿向宝玉挑逗。
第一一回凤姐园中遇鬼,回家贾琏“见他脸上颜色更变,不似往常,待要问他,又知他素日性格,不敢相问。”甲乙本同。今乙本始误作“凤姐见他脸上颜色更变,不似往常,待要问他,又知他素日性格,不敢相问。”
乾隆百廿回抄本第七十八回朱批“兰墅阅过”四字。杨继振相信是高鹗的稿本,题为“兰墅太史红楼梦稿”俞平伯吴世昌都认为不是。自己的稿子上怎么会批“阅过”?俞平伯倾向于乙本出版后,据以抄配校改旧抄本。吴世昌的分析,大意如下:
前八十回──底本:早期脂本。
改文:高氏修改过的另一脂本抄本。
后四十回──底本:高氏续书旧本。
改文:高氏续书改本之一──先后改过不止一次。
“可以定为乾隆辛亥(一七九一)以前的本子,亦即程伟元在这一年付排的百二十回‘红楼梦’全书以前的钞本。”(“红楼梦稿的成分及其时代””
这就是说,是甲本出版前的一个抄本。既非高氏稿本,当然也不是他叫人代抄的,而是拿来给他鉴定或作参考的。想必他这个较早的后四十回改本也与后四十回旧本一样流传。我看了这百廿回抄本的影印本,发现第九十二、九十三回的漏洞已经补上──“慕贤良”、“参聚散”、贾芹“并无不对的人”第一九回柳五儿也“拿眼一溜,抿着嘴笑”第一一回凤姐遇鬼,贾琏变色,凤姐不敢相问,俱同今乙本。
第一六回补叙贾珍代理荣府事,作“老太太太太﹝们﹞和爷们”也是照今乙本涂改的,前面已经提过,此外不能多引了。据此,这抄本的年代不能早于壬子(一七九二),原刻乙本出版的那年。
但是在“金玉姻缘”、“金石姻缘”的问题上,全抄本又都作“金石”(第九十五、九十八回),同原刻乙本,与今乙本异。
此外当然还有俞平伯举出的“未改从乙﹝即今乙﹞之例二条”第一项:第六十二回“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同甲乙本。今乙本“老太太”作“大太太”
这种地方是酌采,还是因为是百衲本──像俞平伯说的──须俟进一步研究。这本子本来有许多独立之处,也有些是妄改,俞平伯分析较详,但是声明他没有仔细校勘后四十回。所以他认为改文是乙﹝即今乙﹞本。吴世昌则含糊的称为“程本”或“高氏修订后的续书本子”不言甲乙,一定是在后四十回发现有些地方又像甲本──因为原刻乙本未改甲本。好在他说高氏续书“正如他的前辈曹雪芹一样,也是屡次增删修订而成”这不过是改本之一。
高氏在乙本出版后还活了二十三年,但是如果又第三次修订红楼梦,不会完全没有记载。今乙本一定与他无关。但是根据吴世昌,今乙本是高氏较早的改本,流传在外,怎见得不是别人在乙本出版后掺合擅印的?
倘是高氏早期改本,修改时手边显然已无后四十回旧稿,就着个残缺的过录本改,竟没看出至少有两处被人接错了。佚文未补,补了两个漏洞,出甲乙本的时候又挖去,留着五个漏洞,这都在情理之外。
距今十一年前,王佩璋已经疑心“程乙本﹝即今乙本﹞是别人冒充程高修改牟利的,所以改得那么坏。”但又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
灱甲本与﹝今﹞乙本相隔不足三月,高鹗健在,此后还中进士,做御史,他人未便冒名。
牞﹝今﹞乙本前的引言,确是参考各本的人才写得出。
犴都是苏州萃文书屋印的。甲、﹝今﹞乙本每页的行款、字数、版口等全同。文字尽管不同,到页终总是取齐成一个字,故每页起讫之字绝大多数相同。第一百十九回第五页,两个本子完全相同,简直就是一个版,不可能是别人冒名顶替。
现在我们知道中间另有个乙本,也是萃文书屋印的。三个本子自甲至乙、至今乙,修改程序分明。今乙本袭用乙本引言,距甲本决不止三个月。究竟隔了多久?
今乙本与甲本每页起讫之字几乎全部相同,是就着甲排本或校样改的,根本没有原稿。杨继振藏百廿回抄本当是今乙本出版后,据以校改抄配,酌采他本,预备付抄,注有“另一行写”、“另抬写”等语。不过是物主心目中最好的本子,不见得预备付印传世。
“兰墅阅过”批语在第七十八回回末,或者只看过前八十回脂本原底。第八十回回末残缺,故批在较早的一回末页。还有一个可能,是这抄本落到别人手里,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本子,请专家鉴定。批“兰墅阅过”自必在今乙本出版后若干年。
封面秦次游题“佛眉尊兄藏”影印本范宁作跋,云不闻杨继振有“佛眉”之号,疑杨氏前还有人收藏。道光乙丑年(一八二九),这本子到了杨氏手里,连纸色较新的誊清各回也都有损坏残缺。抄配今乙本各回既已都这样破旧,今乙本应当出版很早,不在乾隆末年,也是嘉庆初年。
“甲乙两本,从辛亥冬至到壬子花朝,不过两个多月,而改动文字据说全部百二十回有二万一千五百余字之多,即后四十回较少,也有五九六七字,这在‘红楼梦’版本上是一个谜。”(俞平伯“谈新刊‘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现在我们至少知道不全是程高二人改的,也不都在两个月内。
汪原放记胡适先生所藏乙本的本子大小,──米突想系“仙提米突”误──分订册数,都与原刻乙本不同。但是初版今乙本一定与甲乙本完全相同,页数也应与乙本相同,比甲本多四页,始能冒充。乙本几乎失传,想必没有销路,初版即绝版,所以书坊中人秘密加工,改成今乙本。目的如为牟利,私自多印多销甲本,不是一样的吗?还省下一笔排工。鉴于当时对此书兴趣之高与普遍,似乎也是一片热心“整理”红楼梦。
剩下唯一的一个谜,是萃文书屋怎么敢冒名擅改。前文企图证明今乙本出版距乙本不远,高鹗此后中进士,入内阁,这二十多年内难道没有发觉这件事?
汪原放、赵冈、王佩璋三人举出的甲本与﹝今﹞乙本不同处,共有二十七个例子,内中二十一个在前八十回。前八十回大都是乙本改的,后四十回全都是今乙本改的。今乙本改前八十回,只有两个例子。照一般抽查测验法,这比例如果相当正确的话,今乙本改的大都在后四十回。
萃文书屋的护身符,也许就是后四十回特有的障眼法,使人视而不见,没有印象。高鹗重订红楼梦后,不见得又去重读一部后出的乙本,更不会细看后四十回。也不会有朋友发现了告诉他。后四十回谁都有点看不进去,不过看个大概。
高鹗续书唯一的证据,是他作主考那年张船山赠诗:“艳情人自说红楼”句下自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后俱兰墅所补。”在那时代,以一个热中仕进的人而写艳情小说,虽然不一定有碍,当然是否认为妥。程高序中只说整理修订、“截长补短”后人不信,当时一定也有好些人以为是高氏自己续成。这部书这样享盛名,也许他后来也并不坚决否认。
山西发现的甲辰(一七八四年)本,未完的第二十二回已补成,同程甲本而较简。吴世昌认为是高鹗修改过的前八十回,作序的梦觉主人也是高氏化名。
高氏一七八五年续娶张船山妹,倘在甲辰前续书,当在续弦前好几年。张妹嫁二年即死,无出,在程高本出版四年前已故,距赠诗已有十四年之久。张认为妹妹被虐待,对高非常不满,这些年来不知道有没有来往,也未必清楚红楼梦整理经过。但既然赠诗,岂有不捧句场之理?这也是从前文人积习。
此外还有高鹗“重订小说既竣题”一诗:
“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里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
吴世昌自首句推知高氏昔年续作后四十回,现在老了“只能做些重订的工夫”;否则光是修辑红楼梦,怎么需要这些年“昔年”也在做?这样解释,近似穿凿。乙本引言作于“壬子花朝后一日”诗中次句想指花朝。上两句都是说老了,没有兴致。下两句写昨夜校订完毕的心情,反映书中人最后的解脱。“抱嫦娥月”是蟾宫折桂,由宝玉中举出家,联想到自己三四年前中举后,迄未中进士,年纪已大,自分此生已矣,但是中了举,毕竟内心获得一种平静满足,也是一种解脱。看高氏传记材料,大都会觉得这是他在这一阶段必有的感想。他是“晚发”的。砚香词中屡次咏中举事,也用过“嫦娥佳信”一辞。
后四十回旧本一定在流行前就已经残缺了,不然怎么没法子从别的本子补上?我们知道程高与今乙本的编辑手边都有后四十回旧本,因为屡次改了又照旧本改回来。程高序中说:“更无他本可考”是否实话?会不会另有个甲本抄本,由程高采用?还是甲乙本同是统由高鹗修改补写的?
甲辰本的第二十二回已补,将原定宝钗制谜改派给黛玉,此后贾政看了宝玉的谜“往下再看道是:‘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物。贾政看到此谜,明知是竹夫人,今值元宵,语句不吉,便佯作不知,不往下看了。”未说是谁做的,是补写者聪明处。除有神秘感外,也还有点可能性,同回贾环的谜也既俗又不通。甲辰本批:“此宝钗金玉成空”似是原意。宝钗怎么会编出这样粗俗的词句,而且给贾政看?联想到第七十九回香菱说“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时常还夸呢!”令人失笑。
到了程甲本,当然已经指明是宝钗的谜。是甲本改的还是续书人改的?还是本来是续书人代补的?后四十回的诗词虽幼稚,写宝钗的口吻始终相当稳重大方,似乎不会把这民间流行的谜语派给她,怎么着也要替她另诌一个。但是如果书中原有,他也决不会代换一个。
一七九年左右,百廿回抄本与八十回抄本并行,可见有一部份读者不接受后四十回。如果并行的时期较早,甲辰本或者是酌采续书人改动前文处,第二十二回那就是他补的。但是一七八四年还没有百廿回本之说。
竹夫人谜似乎目光直射后四十回结局,难道除了续书人还有第二个人设想到同一个明净的悲剧收场──宝玉遗弃宝钗──不像所谓“旧时真本”宝钗嫁后早卒,宝玉作更夫,续娶沦为乞丐的湘云;与另一个补本的钗黛落教坊。这是单就书中恋爱故事而言,后四十回的抄家根本敷衍了事,而另外两个本子想都极写抄家之惨,落教坊也是抄没人口发卖,包括家属。
这两种补本似乎也是悲剧。最早的三部续红楼梦倒都是悲剧,不像后来续的统统大团圆。这是当时的人对此书比较认真,知道大势无法挽回。所以补第二十二回的人预知宝玉娶宝钗、出家,也许并不是独特的见解。
大概不是续书人补的。那么在他以前已经有一个人插手,在他以后至少也有一人──后四十回有个接错的地方,似是程高前另人加工,添了一段。还添了别处没有?周春“阅红楼梦随笔”记一七九年有人在浙买到百廿回抄本,这本子的后四十回是简短的旧本,还是扩充的,如程甲本?前八十回有没有甲本的特征?
周汝昌说“乡屯”戚本改“乡”俗本均作“村”想必是指后出的坊本。甲本直到光绪年间,乙本与今乙本都简称“屯”东北的屯最多。高鹗原籍辽宁。如果甲本的编辑是南人──北人也或者是东北、河北最熟悉这名词──一定会把第三十九回这个“屯”字与后四十回的许多“屯”字都改了,高氏重订乙本时已经看不到,不及保留。甲本不但没改,添写部份还也用“屯”字,如前引“差人下屯。”
乙本引言对后四十回显然不满:“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为厘定,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可见程高并不是完全没有鉴别力。但是高鹗重订乙本,所改的全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似乎分毫未动。为什么他们俩赞扬的反而要改,贬抑的反而不改?理由很明显:甲本前八十回改得极少──大部份是原续书人改的──而后四十回甲本大段添改。是高氏自己刚改完的,当然不再改。因此甲本也是高氏手笔。
至少我们现在比较知道后四十回是怎样形成的。至于有没有曹雪芹的残稿在内,也许已经间接的答覆了这问题。当然这问题不免涉及原著八十回后事的推测,一言难尽,改日再谈。正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本多出一段解释──全抄本未照添──:
贾环本是一个钱没有的,虽说赵姨娘积蓄些微,早被他弄光了,那能照应人家?便想起凤姐待他刻薄,要趁贾琏不在家,要摆布巧姐出气。遂把这个当叫贾芸上去,故意的埋怨贾芸道:“你们年纪又大”
这两个不接笋处既经加工,怎么会没看出不接笋?实在不可思议。唯一的解释是加工者也没看清楚情节,因为后四十回乌烟瘴气,读者看下去不过是想看诸人结局,对这些旁枝情节,既不感兴趣,又毫无印象,甚至于故事未完或颠倒,驴头不对马嘴,都没人注意。这是后四十回又一特征,在我国旧小说或任何小说里都罕见。除上述两处,我也发现了个漏洞,鲍二与何三的纠葛。
来旺本有一个坏蛋儿子“在外吃酒赌钱,无所不至”(第七十二回)。续书不予利用,另外创造了一个周瑞的干儿子何三,与鲍二打架“被撵在外头,终日在赌场过日”也许续书人没注意来旺的儿子,也许因为来旺强娶彩霞为媳,涉及贾环彩霞一段公案,不如不提。其实这都是我过虑,他哪管到这许多?用周瑞的干儿子,是因为周瑞有个儿子,在凤姐生日酗酒谩骂,失手把寿礼的馒头撒了一院子,经赖嬷嬷求情,才没被逐,只打了四十棍(第四十五回)。那么为什么不就用周瑞之子,正好怀恨在心,串通外贼来偷窃,报那四十棍之仇?为什么倒又造出个干儿子?因为续书人一贯的模糊影响,仿佛记得有这么回事,也懒得查。万一周瑞没儿子呢?说是干儿子总没错。
窃案发生之夜,何三当场被包勇打死,窃去贾母财宝,向系鸳鸯经管,贾母死后殉主,只得由琥珀等“胡乱猜想,虚拟了一张失单”(第一百十二回)。回末忽云:
“衙门拿住了鲍二,身边出了失单上的东西,现在夹讯,要在他身上要这一伙贼呢。”
虚拟的失单上的东西,竟找到了,已属奇闻。鲍二与何三不打不成相识,竟成为同党。两次实写众贼,都没有鲍二,想有佚文。
赵冈与王佩璋发现高鹗补过两次漏洞。第九十二回回目“评女传巧姐慕贤良,玩母珠贾政参聚散”文不对题,只有讲列女传,玩母珠,没有慕贤良,参聚散。乙本补上巧姐的反应,及贾政谈母珠与聚散之理。
第九十三回水月庵闹出风月案,赖大点醒贾芹必是有人和他不对。“贾芹想了一想,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未知是谁,下回分解。”下回不提了,没有交代。乙本改为“贾芹想了一会子,并无不对的人。”
乾隆壬子木活字本,即原刻乙本,这两处都没改。高鹗并没有补漏洞,是今乙本补的。
此外如“五儿承错爱,”以为宝玉调戏她“因微微的笑着道,”原刻乙本同甲本。今乙本改为“因拿眼一溜,抿着嘴儿笑道,”变成五儿向宝玉挑逗。
第一一回凤姐园中遇鬼,回家贾琏“见他脸上颜色更变,不似往常,待要问他,又知他素日性格,不敢相问。”甲乙本同。今乙本始误作“凤姐见他脸上颜色更变,不似往常,待要问他,又知他素日性格,不敢相问。”
乾隆百廿回抄本第七十八回朱批“兰墅阅过”四字。杨继振相信是高鹗的稿本,题为“兰墅太史红楼梦稿”俞平伯吴世昌都认为不是。自己的稿子上怎么会批“阅过”?俞平伯倾向于乙本出版后,据以抄配校改旧抄本。吴世昌的分析,大意如下:
前八十回──底本:早期脂本。
改文:高氏修改过的另一脂本抄本。
后四十回──底本:高氏续书旧本。
改文:高氏续书改本之一──先后改过不止一次。
“可以定为乾隆辛亥(一七九一)以前的本子,亦即程伟元在这一年付排的百二十回‘红楼梦’全书以前的钞本。”(“红楼梦稿的成分及其时代””
这就是说,是甲本出版前的一个抄本。既非高氏稿本,当然也不是他叫人代抄的,而是拿来给他鉴定或作参考的。想必他这个较早的后四十回改本也与后四十回旧本一样流传。我看了这百廿回抄本的影印本,发现第九十二、九十三回的漏洞已经补上──“慕贤良”、“参聚散”、贾芹“并无不对的人”第一九回柳五儿也“拿眼一溜,抿着嘴笑”第一一回凤姐遇鬼,贾琏变色,凤姐不敢相问,俱同今乙本。
第一六回补叙贾珍代理荣府事,作“老太太太太﹝们﹞和爷们”也是照今乙本涂改的,前面已经提过,此外不能多引了。据此,这抄本的年代不能早于壬子(一七九二),原刻乙本出版的那年。
但是在“金玉姻缘”、“金石姻缘”的问题上,全抄本又都作“金石”(第九十五、九十八回),同原刻乙本,与今乙本异。
此外当然还有俞平伯举出的“未改从乙﹝即今乙﹞之例二条”第一项:第六十二回“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同甲乙本。今乙本“老太太”作“大太太”
这种地方是酌采,还是因为是百衲本──像俞平伯说的──须俟进一步研究。这本子本来有许多独立之处,也有些是妄改,俞平伯分析较详,但是声明他没有仔细校勘后四十回。所以他认为改文是乙﹝即今乙﹞本。吴世昌则含糊的称为“程本”或“高氏修订后的续书本子”不言甲乙,一定是在后四十回发现有些地方又像甲本──因为原刻乙本未改甲本。好在他说高氏续书“正如他的前辈曹雪芹一样,也是屡次增删修订而成”这不过是改本之一。
高氏在乙本出版后还活了二十三年,但是如果又第三次修订红楼梦,不会完全没有记载。今乙本一定与他无关。但是根据吴世昌,今乙本是高氏较早的改本,流传在外,怎见得不是别人在乙本出版后掺合擅印的?
倘是高氏早期改本,修改时手边显然已无后四十回旧稿,就着个残缺的过录本改,竟没看出至少有两处被人接错了。佚文未补,补了两个漏洞,出甲乙本的时候又挖去,留着五个漏洞,这都在情理之外。
距今十一年前,王佩璋已经疑心“程乙本﹝即今乙本﹞是别人冒充程高修改牟利的,所以改得那么坏。”但又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
灱甲本与﹝今﹞乙本相隔不足三月,高鹗健在,此后还中进士,做御史,他人未便冒名。
牞﹝今﹞乙本前的引言,确是参考各本的人才写得出。
犴都是苏州萃文书屋印的。甲、﹝今﹞乙本每页的行款、字数、版口等全同。文字尽管不同,到页终总是取齐成一个字,故每页起讫之字绝大多数相同。第一百十九回第五页,两个本子完全相同,简直就是一个版,不可能是别人冒名顶替。
现在我们知道中间另有个乙本,也是萃文书屋印的。三个本子自甲至乙、至今乙,修改程序分明。今乙本袭用乙本引言,距甲本决不止三个月。究竟隔了多久?
今乙本与甲本每页起讫之字几乎全部相同,是就着甲排本或校样改的,根本没有原稿。杨继振藏百廿回抄本当是今乙本出版后,据以校改抄配,酌采他本,预备付抄,注有“另一行写”、“另抬写”等语。不过是物主心目中最好的本子,不见得预备付印传世。
“兰墅阅过”批语在第七十八回回末,或者只看过前八十回脂本原底。第八十回回末残缺,故批在较早的一回末页。还有一个可能,是这抄本落到别人手里,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本子,请专家鉴定。批“兰墅阅过”自必在今乙本出版后若干年。
封面秦次游题“佛眉尊兄藏”影印本范宁作跋,云不闻杨继振有“佛眉”之号,疑杨氏前还有人收藏。道光乙丑年(一八二九),这本子到了杨氏手里,连纸色较新的誊清各回也都有损坏残缺。抄配今乙本各回既已都这样破旧,今乙本应当出版很早,不在乾隆末年,也是嘉庆初年。
“甲乙两本,从辛亥冬至到壬子花朝,不过两个多月,而改动文字据说全部百二十回有二万一千五百余字之多,即后四十回较少,也有五九六七字,这在‘红楼梦’版本上是一个谜。”(俞平伯“谈新刊‘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现在我们至少知道不全是程高二人改的,也不都在两个月内。
汪原放记胡适先生所藏乙本的本子大小,──米突想系“仙提米突”误──分订册数,都与原刻乙本不同。但是初版今乙本一定与甲乙本完全相同,页数也应与乙本相同,比甲本多四页,始能冒充。乙本几乎失传,想必没有销路,初版即绝版,所以书坊中人秘密加工,改成今乙本。目的如为牟利,私自多印多销甲本,不是一样的吗?还省下一笔排工。鉴于当时对此书兴趣之高与普遍,似乎也是一片热心“整理”红楼梦。
剩下唯一的一个谜,是萃文书屋怎么敢冒名擅改。前文企图证明今乙本出版距乙本不远,高鹗此后中进士,入内阁,这二十多年内难道没有发觉这件事?
汪原放、赵冈、王佩璋三人举出的甲本与﹝今﹞乙本不同处,共有二十七个例子,内中二十一个在前八十回。前八十回大都是乙本改的,后四十回全都是今乙本改的。今乙本改前八十回,只有两个例子。照一般抽查测验法,这比例如果相当正确的话,今乙本改的大都在后四十回。
萃文书屋的护身符,也许就是后四十回特有的障眼法,使人视而不见,没有印象。高鹗重订红楼梦后,不见得又去重读一部后出的乙本,更不会细看后四十回。也不会有朋友发现了告诉他。后四十回谁都有点看不进去,不过看个大概。
高鹗续书唯一的证据,是他作主考那年张船山赠诗:“艳情人自说红楼”句下自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后俱兰墅所补。”在那时代,以一个热中仕进的人而写艳情小说,虽然不一定有碍,当然是否认为妥。程高序中只说整理修订、“截长补短”后人不信,当时一定也有好些人以为是高氏自己续成。这部书这样享盛名,也许他后来也并不坚决否认。
山西发现的甲辰(一七八四年)本,未完的第二十二回已补成,同程甲本而较简。吴世昌认为是高鹗修改过的前八十回,作序的梦觉主人也是高氏化名。
高氏一七八五年续娶张船山妹,倘在甲辰前续书,当在续弦前好几年。张妹嫁二年即死,无出,在程高本出版四年前已故,距赠诗已有十四年之久。张认为妹妹被虐待,对高非常不满,这些年来不知道有没有来往,也未必清楚红楼梦整理经过。但既然赠诗,岂有不捧句场之理?这也是从前文人积习。
此外还有高鹗“重订小说既竣题”一诗:
“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里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
吴世昌自首句推知高氏昔年续作后四十回,现在老了“只能做些重订的工夫”;否则光是修辑红楼梦,怎么需要这些年“昔年”也在做?这样解释,近似穿凿。乙本引言作于“壬子花朝后一日”诗中次句想指花朝。上两句都是说老了,没有兴致。下两句写昨夜校订完毕的心情,反映书中人最后的解脱。“抱嫦娥月”是蟾宫折桂,由宝玉中举出家,联想到自己三四年前中举后,迄未中进士,年纪已大,自分此生已矣,但是中了举,毕竟内心获得一种平静满足,也是一种解脱。看高氏传记材料,大都会觉得这是他在这一阶段必有的感想。他是“晚发”的。砚香词中屡次咏中举事,也用过“嫦娥佳信”一辞。
后四十回旧本一定在流行前就已经残缺了,不然怎么没法子从别的本子补上?我们知道程高与今乙本的编辑手边都有后四十回旧本,因为屡次改了又照旧本改回来。程高序中说:“更无他本可考”是否实话?会不会另有个甲本抄本,由程高采用?还是甲乙本同是统由高鹗修改补写的?
甲辰本的第二十二回已补,将原定宝钗制谜改派给黛玉,此后贾政看了宝玉的谜“往下再看道是:‘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物。贾政看到此谜,明知是竹夫人,今值元宵,语句不吉,便佯作不知,不往下看了。”未说是谁做的,是补写者聪明处。除有神秘感外,也还有点可能性,同回贾环的谜也既俗又不通。甲辰本批:“此宝钗金玉成空”似是原意。宝钗怎么会编出这样粗俗的词句,而且给贾政看?联想到第七十九回香菱说“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时常还夸呢!”令人失笑。
到了程甲本,当然已经指明是宝钗的谜。是甲本改的还是续书人改的?还是本来是续书人代补的?后四十回的诗词虽幼稚,写宝钗的口吻始终相当稳重大方,似乎不会把这民间流行的谜语派给她,怎么着也要替她另诌一个。但是如果书中原有,他也决不会代换一个。
一七九年左右,百廿回抄本与八十回抄本并行,可见有一部份读者不接受后四十回。如果并行的时期较早,甲辰本或者是酌采续书人改动前文处,第二十二回那就是他补的。但是一七八四年还没有百廿回本之说。
竹夫人谜似乎目光直射后四十回结局,难道除了续书人还有第二个人设想到同一个明净的悲剧收场──宝玉遗弃宝钗──不像所谓“旧时真本”宝钗嫁后早卒,宝玉作更夫,续娶沦为乞丐的湘云;与另一个补本的钗黛落教坊。这是单就书中恋爱故事而言,后四十回的抄家根本敷衍了事,而另外两个本子想都极写抄家之惨,落教坊也是抄没人口发卖,包括家属。
这两种补本似乎也是悲剧。最早的三部续红楼梦倒都是悲剧,不像后来续的统统大团圆。这是当时的人对此书比较认真,知道大势无法挽回。所以补第二十二回的人预知宝玉娶宝钗、出家,也许并不是独特的见解。
大概不是续书人补的。那么在他以前已经有一个人插手,在他以后至少也有一人──后四十回有个接错的地方,似是程高前另人加工,添了一段。还添了别处没有?周春“阅红楼梦随笔”记一七九年有人在浙买到百廿回抄本,这本子的后四十回是简短的旧本,还是扩充的,如程甲本?前八十回有没有甲本的特征?
周汝昌说“乡屯”戚本改“乡”俗本均作“村”想必是指后出的坊本。甲本直到光绪年间,乙本与今乙本都简称“屯”东北的屯最多。高鹗原籍辽宁。如果甲本的编辑是南人──北人也或者是东北、河北最熟悉这名词──一定会把第三十九回这个“屯”字与后四十回的许多“屯”字都改了,高氏重订乙本时已经看不到,不及保留。甲本不但没改,添写部份还也用“屯”字,如前引“差人下屯。”
乙本引言对后四十回显然不满:“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为厘定,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可见程高并不是完全没有鉴别力。但是高鹗重订乙本,所改的全在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似乎分毫未动。为什么他们俩赞扬的反而要改,贬抑的反而不改?理由很明显:甲本前八十回改得极少──大部份是原续书人改的──而后四十回甲本大段添改。是高氏自己刚改完的,当然不再改。因此甲本也是高氏手笔。
至少我们现在比较知道后四十回是怎样形成的。至于有没有曹雪芹的残稿在内,也许已经间接的答覆了这问题。当然这问题不免涉及原著八十回后事的推测,一言难尽,改日再谈。正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