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甸甸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人两人?”士子曰:“当然是两人。”僧人又问:“尧舜是一人两人?”士子曰:“自是一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上面这则可爱的文字出自明朝的张岱之手。张岱(公元1597—1679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浙江绍兴人。他力主抗清,对明朝江山的沦落深感悲愤。张岱出生在显赫的官宦之家,祖父辈均做过高官,门庭若市,势利者趋之若鹜。张岱本人只考了个秀才,不过他的旷达使得他并不急急困于场屋的难堪与艰辛,这在功名利禄羁縻的社会里无疑是一种大解脱,故他整日里游山玩水,狎妓观戏,穷搜珍玩,浸染在晚明社会的市民习俗和享乐主义的风尚之中。
犹如梦醒一般,明朝亡故了,转眼之间,国破家残,知交零落,风流散尽,风光皆失,只剩得破床碎几,折鼎病琴。
很多的书生因无力作刀兵血刃之反抗,作僧的作僧,埋名的埋名,四散而去。张岱坐于萧条的窗前,任凭凄厉的风刮削他的脸,侵略他险至崩溃的思想。方知世事繁华,转眼而空。忽忽过眼者,千红万紫,无非一梦耳!梦醒处,眸欲泪,心欲碎,谁来同担负?屋颓梁坏,泥燕离飞,暖巢何时筑复?天地悠悠,冷风贯耳,形影相吊,寄身何处?
自称为“古剑蝶庵老人”或“陶庵老人”的张岱,穿越时空,将他的肺腑之言传送过来:“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马戒马戒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他想到过死,然石匮书未成,不敢轻生,苟且于人世。如若衣食无虞,也就罢了。惜乎瓶粟屡空,不能举火,弄得有上顿没了下顿,饥饿之余,尚好笔墨,笔墨作餐,其情可悯。于是,我们就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可以读了;又有夜航船可以“坐”了。
就是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张岱,与灵隐寺还有缘份在呢。
说是无巧不成书。当时灵隐寺的具德和尚就是张岱的族弟。张岱曾于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去灵隐寺拜访过具德和尚,那时,灵隐寺正在大力修葺之际。张岱在西湖梦寻里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具和尚为余族弟,丁酉岁余往候之,则大殿、方丈尚未起工,然东边一带*(*:“门”字里边一个“必”字)阁精蓝凡九进,客房僧舍百什余间,*(*:上面一个“非”字下面一个“木字”)几藤床,铺陈器皿,皆不移而具。香积厨中,初铸三大铜锅,锅中煮米三担,可食千人。具和尚指锅示余曰:“此弟十余年来所挣家计也。”饭僧之众,亦诸刹所无。午间方陪余斋,见有沙弥持赫蹄送看,不知何事,弟对沙弥曰:“命库头开仓。”沙弥去。及余饭后出寺门,见有千余人蜂拥而来,肩上担米顷刻上廪,斗斛无声,忽然竟去。余问和尚,和尚曰:“此丹阳施主某,岁至米五百担,水脚挑钱纤悉自备,不许饮常住勺水,七年于此矣。”余为嗟叹。因问大殿何时可成,和尚对以明年六月,为弟六十。法子万人,人馈十金,可得十万,则吾事济矣。逾三年而大殿、方丈俱落成焉。
因为具德和尚系张岱的族弟,应该说互相之间是非常了解的,再说,张岱曾亲自前往拜访,在灵隐寺住过一段时间,对灵隐寺当时情况的记载是可信的。
张岱另作有寿具和尚并贺大殿落成一诗,备载灵隐香火之盛:
飞来石上白猿立,石自呼猿猿应石。
具德和尚行脚来,山鬼啾啾寺前泣。
生公叱石同叱羊,沙飞石走山奔忙。
驱使万灵皆辟易,火龙为之开洪荒。
正德初年有簿对,八万今当增一倍。
谈笑之间事已成,和尚功德可思议。
黄金大地破悭贪,聚米成丘粟若山。
万人团族如蜂蚁,和尚植杖意自闲。
余见催科只数贯,县官敲扑加锻炼。
白粮升合尚怒呼,如坻如京不盈半。
忆昔访师坐法堂,赫蹄数寸来丹阳。
和尚声色不易动,第令侍者开仓场。
去不移时阶户巳乱,白粲驮来五百担。
&... -->>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人两人?”士子曰:“当然是两人。”僧人又问:“尧舜是一人两人?”士子曰:“自是一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上面这则可爱的文字出自明朝的张岱之手。张岱(公元1597—1679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浙江绍兴人。他力主抗清,对明朝江山的沦落深感悲愤。张岱出生在显赫的官宦之家,祖父辈均做过高官,门庭若市,势利者趋之若鹜。张岱本人只考了个秀才,不过他的旷达使得他并不急急困于场屋的难堪与艰辛,这在功名利禄羁縻的社会里无疑是一种大解脱,故他整日里游山玩水,狎妓观戏,穷搜珍玩,浸染在晚明社会的市民习俗和享乐主义的风尚之中。
犹如梦醒一般,明朝亡故了,转眼之间,国破家残,知交零落,风流散尽,风光皆失,只剩得破床碎几,折鼎病琴。
很多的书生因无力作刀兵血刃之反抗,作僧的作僧,埋名的埋名,四散而去。张岱坐于萧条的窗前,任凭凄厉的风刮削他的脸,侵略他险至崩溃的思想。方知世事繁华,转眼而空。忽忽过眼者,千红万紫,无非一梦耳!梦醒处,眸欲泪,心欲碎,谁来同担负?屋颓梁坏,泥燕离飞,暖巢何时筑复?天地悠悠,冷风贯耳,形影相吊,寄身何处?
自称为“古剑蝶庵老人”或“陶庵老人”的张岱,穿越时空,将他的肺腑之言传送过来:“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马戒马戒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他想到过死,然石匮书未成,不敢轻生,苟且于人世。如若衣食无虞,也就罢了。惜乎瓶粟屡空,不能举火,弄得有上顿没了下顿,饥饿之余,尚好笔墨,笔墨作餐,其情可悯。于是,我们就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可以读了;又有夜航船可以“坐”了。
就是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张岱,与灵隐寺还有缘份在呢。
说是无巧不成书。当时灵隐寺的具德和尚就是张岱的族弟。张岱曾于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去灵隐寺拜访过具德和尚,那时,灵隐寺正在大力修葺之际。张岱在西湖梦寻里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具和尚为余族弟,丁酉岁余往候之,则大殿、方丈尚未起工,然东边一带*(*:“门”字里边一个“必”字)阁精蓝凡九进,客房僧舍百什余间,*(*:上面一个“非”字下面一个“木字”)几藤床,铺陈器皿,皆不移而具。香积厨中,初铸三大铜锅,锅中煮米三担,可食千人。具和尚指锅示余曰:“此弟十余年来所挣家计也。”饭僧之众,亦诸刹所无。午间方陪余斋,见有沙弥持赫蹄送看,不知何事,弟对沙弥曰:“命库头开仓。”沙弥去。及余饭后出寺门,见有千余人蜂拥而来,肩上担米顷刻上廪,斗斛无声,忽然竟去。余问和尚,和尚曰:“此丹阳施主某,岁至米五百担,水脚挑钱纤悉自备,不许饮常住勺水,七年于此矣。”余为嗟叹。因问大殿何时可成,和尚对以明年六月,为弟六十。法子万人,人馈十金,可得十万,则吾事济矣。逾三年而大殿、方丈俱落成焉。
因为具德和尚系张岱的族弟,应该说互相之间是非常了解的,再说,张岱曾亲自前往拜访,在灵隐寺住过一段时间,对灵隐寺当时情况的记载是可信的。
张岱另作有寿具和尚并贺大殿落成一诗,备载灵隐香火之盛:
飞来石上白猿立,石自呼猿猿应石。
具德和尚行脚来,山鬼啾啾寺前泣。
生公叱石同叱羊,沙飞石走山奔忙。
驱使万灵皆辟易,火龙为之开洪荒。
正德初年有簿对,八万今当增一倍。
谈笑之间事已成,和尚功德可思议。
黄金大地破悭贪,聚米成丘粟若山。
万人团族如蜂蚁,和尚植杖意自闲。
余见催科只数贯,县官敲扑加锻炼。
白粮升合尚怒呼,如坻如京不盈半。
忆昔访师坐法堂,赫蹄数寸来丹阳。
和尚声色不易动,第令侍者开仓场。
去不移时阶户巳乱,白粲驮来五百担。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