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丁巴达吉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来到了苏杭,传说中的天堂。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这里被叫做天堂,临行上海之前,似乎还没有找到答案,心有不甘,更多的是疑惑。嘲讽的是,忽然从车窗里看见了公路旁一个巨大的宣传牌,上面有江主席的一句话: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似有所悟。
无论苏州、杭州、上海,气候适宜,饮食丰富,我这个从高原上下来的人,生活得非常舒适,睡眼异常的好,每天早上都起不了床,一下子好像回到了少儿时代,总是有睡不完的瞌睡,吃的也好,各式的饭菜,大开口界。从生存条件上讲,这是被叫做天堂,毫不夸张。可是总觉得它仍然不适宜被名正气顺地称为天堂,那是什么缘由呢?
车辆从浙大西溪校区出发,去西湖,短短几站,我始终觉得我要是下车走的话早就到了。那车不是在行驶,那车是在爬行,蜗牛似的一步一步的爬行,我的朋友告诉我,今天,你比较幸运,这在杭州算是好的情况了。那么上海的情况自不必说了,朋友上班,骑车坐车都是40分钟,我惊异于上海的车辆的速度。苏州的园林,原来是清静幽雅之地,有几有钱人在其中闲谈消磨着一个个平常的日子。现如今,这园林里热闹如集市,情趣不在。这全是太多人的问题。
我不知道西方人到中国来,中国给他们最大的感觉是什么。不过我从300万人口120万平方公里的西藏,50万人口13000平方公里的拉萨来到苏杭沪,冲击最大的就是人多,汹涌如海的人口成了最显著的这里的城市特征,这特征是如此的明显,明显到你几乎难以再去捕捉其它的印象。
于是我对朋友们说,假如这儿的人口能消减为现在人口的十分之一,那么这里真正的可以被叫做人间天堂了。朋友笑了,说:“也不要少到十分之一,少到二分之一,已然是十足的天堂了。”
我的感觉从有一点讲,算是有点偏顾,不太公允,可能与自小生活在此地的人们的感觉有点不一样。因为我是一个乡下人。兰州虽然有过十年的生活经历,但毕竟那只是一个中等城市。不能叫做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大城市。人口仅仅二百多万,没有地铁,没有太多的地下通道、过街天桥、高架路,只有在城市最中心的地带,才有人潮汹涌的一点感觉。何况自己的家又在兰州,更是对此不太在意了。之后便到了拉萨,在拉萨一年多的生活,虽然有时候会想念拥挤的人群的热闹,但更多却适应了那样的闲适与安静。所以一旦又到了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有点头晕了。所以我更关注的,更关心的倒是居位于此地,生活于此地的人们的感受,他们是否感觉自己生活在天堂之中。
杭州的朋友跟我说的最多的是房子,屡次提到杭州的房价堪居全国首列,七八千元一平方。硕士毕业的时候,大家都是忙着离开校园去体验挣钱的生活,迫不及待的扎入到充满挑战与刺激的社会生活中去了,可现在又体会到,哪怕一个国内的博士,博士后也难以在如此浩大的城市之中过上非常闲透舒服的生活了。于是,又计划着要赶忙弄个博士混混,好让收入提升。在塞车的道路上,我看见了朋友同样不耐烦的脸,也看见了车上其它许多人的不耐烦的脸,也有平静端坐的斯文丽人,我忽然明白,其实他们的心情与我最大的不同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已经把这样的情形视为当然了。而我始终想着车子应该是不停的奔驰在舒通的马路之上的,如果这里的车子仍然能够如同在拉萨的街道上飞驰而过,他们一定会觉得生活比原来好了许多。
这也是一个舍弃与得到的问题。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因为这是一个别样的问题。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绝对不会产生异地人对比的想法,而异地人千里迢迢,远离家乡,投奔到这个偌大的城市,追寻生存,追求名利,总是在用另外一种眼光打量这个城市的生活。
上海的朋友跟我聊聊最多的是也是房子,还多了一个车子。在淮海路附近有一些旧时的别墅,朋友和我行走在这些人车稀少的街上,咂口不已。他充满深... -->>
来到了苏杭,传说中的天堂。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这里被叫做天堂,临行上海之前,似乎还没有找到答案,心有不甘,更多的是疑惑。嘲讽的是,忽然从车窗里看见了公路旁一个巨大的宣传牌,上面有江主席的一句话: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似有所悟。
无论苏州、杭州、上海,气候适宜,饮食丰富,我这个从高原上下来的人,生活得非常舒适,睡眼异常的好,每天早上都起不了床,一下子好像回到了少儿时代,总是有睡不完的瞌睡,吃的也好,各式的饭菜,大开口界。从生存条件上讲,这是被叫做天堂,毫不夸张。可是总觉得它仍然不适宜被名正气顺地称为天堂,那是什么缘由呢?
车辆从浙大西溪校区出发,去西湖,短短几站,我始终觉得我要是下车走的话早就到了。那车不是在行驶,那车是在爬行,蜗牛似的一步一步的爬行,我的朋友告诉我,今天,你比较幸运,这在杭州算是好的情况了。那么上海的情况自不必说了,朋友上班,骑车坐车都是40分钟,我惊异于上海的车辆的速度。苏州的园林,原来是清静幽雅之地,有几有钱人在其中闲谈消磨着一个个平常的日子。现如今,这园林里热闹如集市,情趣不在。这全是太多人的问题。
我不知道西方人到中国来,中国给他们最大的感觉是什么。不过我从300万人口120万平方公里的西藏,50万人口13000平方公里的拉萨来到苏杭沪,冲击最大的就是人多,汹涌如海的人口成了最显著的这里的城市特征,这特征是如此的明显,明显到你几乎难以再去捕捉其它的印象。
于是我对朋友们说,假如这儿的人口能消减为现在人口的十分之一,那么这里真正的可以被叫做人间天堂了。朋友笑了,说:“也不要少到十分之一,少到二分之一,已然是十足的天堂了。”
我的感觉从有一点讲,算是有点偏顾,不太公允,可能与自小生活在此地的人们的感觉有点不一样。因为我是一个乡下人。兰州虽然有过十年的生活经历,但毕竟那只是一个中等城市。不能叫做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大城市。人口仅仅二百多万,没有地铁,没有太多的地下通道、过街天桥、高架路,只有在城市最中心的地带,才有人潮汹涌的一点感觉。何况自己的家又在兰州,更是对此不太在意了。之后便到了拉萨,在拉萨一年多的生活,虽然有时候会想念拥挤的人群的热闹,但更多却适应了那样的闲适与安静。所以一旦又到了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有点头晕了。所以我更关注的,更关心的倒是居位于此地,生活于此地的人们的感受,他们是否感觉自己生活在天堂之中。
杭州的朋友跟我说的最多的是房子,屡次提到杭州的房价堪居全国首列,七八千元一平方。硕士毕业的时候,大家都是忙着离开校园去体验挣钱的生活,迫不及待的扎入到充满挑战与刺激的社会生活中去了,可现在又体会到,哪怕一个国内的博士,博士后也难以在如此浩大的城市之中过上非常闲透舒服的生活了。于是,又计划着要赶忙弄个博士混混,好让收入提升。在塞车的道路上,我看见了朋友同样不耐烦的脸,也看见了车上其它许多人的不耐烦的脸,也有平静端坐的斯文丽人,我忽然明白,其实他们的心情与我最大的不同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已经把这样的情形视为当然了。而我始终想着车子应该是不停的奔驰在舒通的马路之上的,如果这里的车子仍然能够如同在拉萨的街道上飞驰而过,他们一定会觉得生活比原来好了许多。
这也是一个舍弃与得到的问题。本地土生土长的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因为这是一个别样的问题。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绝对不会产生异地人对比的想法,而异地人千里迢迢,远离家乡,投奔到这个偌大的城市,追寻生存,追求名利,总是在用另外一种眼光打量这个城市的生活。
上海的朋友跟我聊聊最多的是也是房子,还多了一个车子。在淮海路附近有一些旧时的别墅,朋友和我行走在这些人车稀少的街上,咂口不已。他充满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