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独泊伊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学毕业后,我当了教师。
其间,我的伙伴们务农了参军了打工了。有些早客居异乡多年。想必都已儿女绕膝,因为我们已三十而立。事业,婚姻,家庭,也都该稳定了。
那年,在小镇街头,我邂逅了俩初中同学,他们西装革履,两颊丰润,面溢微笑,拉着我,兴奋地直叫。有对象了吗?哪儿发财?我说还没呢。现在一中学任教。好!园丁!听说教师的工资涨到一千多了。我忙插嘴,革命需要,知识增值嘛。他们唏嘘一阵,对当年没用功读书有点悔意,那情态,真像半老徐娘遗憾她当小姑娘时没得到某件小花衣裳。我诚挚的安慰他们,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们禁不住得意,不然不然,江湖险恶。我说自己早已厌倦孩子王的营生,有没有发财的路,指引指引。他们劝我安于现状,不可灰心。
几年不见,变化真大,塞在人群里,很难辨识出他们是农家子弟,黧黑的皮肤已变得嫩白,操一腔苏南浙东口音的普通话,着一身入时的衣衫,虽然只算寄宿在他乡的三级候鸟,但与留守在故园的土包子相比,简直是判若云泥了。
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领袖的话有他特殊的道理,但我们已不敢自信。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既然劳动还只是谋生的手段,又何必把自己绑缚在二亩责任田呢。何况,这又是没有所有权产权的集体用地。
我们重复着祖先的耕作方式,透支的汗水仅换取菲薄的回报。我们太累了,不愿再走父辈惨淡经营的老路,仿佛一夜醒来才弄明白,人生还有其它路可走。于是东奔西走,去城市淘金,聪明一点的用机械用技术,蠢笨一点的只好用粗糙的手半开化的脑,出售着廉价的劳力。
于是,农村的精华大出血了。在村里留守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
田野的喧嚣只有在农忙季节了。
那片田野日渐寂寞了,因为缺少年青人的歌声和笑脸。
那片田野也成了我中年的忧患。
一过六十,爹娘就明显衰老了。我苦于不能朝夕承欢膝下。姐妹们也忙于工作生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稀。
又一次,我劝爹把地撂荒算了。
父亲来了气:只要能动弹,人总要吃饭,不种地哪来粮食?靠你行吗,水泥地能长出庄稼?现在种地省事了,耕、种、收,都能雇到机械,不太费力。农业税都免了,百年难遇的年头,不种地,你让我干什么?
我只好和爹算笔账。种地一年能收入多少。除去粮种、化肥、农药、油、电,耕、种、收的费用。一亩地,到底能剩多少。最后,爹默然了。一亩地,只能撇五百多块!打一个月工,还挣一千多呢。爹无言以对了。
不过,地,还得种。爹摸摸脑袋,无奈的说,那么好的地,不种,可惜了。
老家的房子很旧了,房基掉劲,墙面开裂,抬头能望到从瓦缝间透下的日光,雨天漏得厉害。我想翻盖房子,这念头纠缠了好久。一遇雨天,我在小城的楼房里,就睡不安稳,因为老担心爹娘住的房子会塌。
最终,还是母亲断然阻止了我,说我们不回来住,盖了又费了,再凑合几年,倒了就算了。
村里老旧作废的房屋渐渐多了,往城里搬迁的人家也渐渐多了。我为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村子担心。更担心这屋顶的炊烟有一天会消失,冷风在断壁残垣间游走,蒿草漫生,风雨剥蚀,埋葬了我们生存过的痕迹,到那时,叫我去哪儿找寻我的故乡呢?
我想,我们这代农家孩子,和土地的关系不像母子而像情人,母子是烙印一般的血缘,背弃是要遭天谴的,情人却是好合好散的玩伴,背弃只算作一个戏剧性的冲突吧。
我们就像一只只候鸟,骨子里充溢着流浪的基因,因气流的寒暖变化而躁动不安,于是开始了生命中的一次次远征。弱小的候鸟在迁徙时是异常团结的,为了生存,小小的翅膀连起来组成军阵。而我们为衣食巢穴而孤军奋战,是英勇还是悲哀,只有自家知道。
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飘飞,但只有落在泥土中才会生根。一切生命也只有把脚踩进泥土才会迸发出通身的力量。然而,我们却好象浮在云端。
我牵挂那片田野,我牵挂那片田野里劳作的爹娘。
我该为你做点儿什么呢?
大学毕业后,我当了教师。
其间,我的伙伴们务农了参军了打工了。有些早客居异乡多年。想必都已儿女绕膝,因为我们已三十而立。事业,婚姻,家庭,也都该稳定了。
那年,在小镇街头,我邂逅了俩初中同学,他们西装革履,两颊丰润,面溢微笑,拉着我,兴奋地直叫。有对象了吗?哪儿发财?我说还没呢。现在一中学任教。好!园丁!听说教师的工资涨到一千多了。我忙插嘴,革命需要,知识增值嘛。他们唏嘘一阵,对当年没用功读书有点悔意,那情态,真像半老徐娘遗憾她当小姑娘时没得到某件小花衣裳。我诚挚的安慰他们,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们禁不住得意,不然不然,江湖险恶。我说自己早已厌倦孩子王的营生,有没有发财的路,指引指引。他们劝我安于现状,不可灰心。
几年不见,变化真大,塞在人群里,很难辨识出他们是农家子弟,黧黑的皮肤已变得嫩白,操一腔苏南浙东口音的普通话,着一身入时的衣衫,虽然只算寄宿在他乡的三级候鸟,但与留守在故园的土包子相比,简直是判若云泥了。
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领袖的话有他特殊的道理,但我们已不敢自信。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既然劳动还只是谋生的手段,又何必把自己绑缚在二亩责任田呢。何况,这又是没有所有权产权的集体用地。
我们重复着祖先的耕作方式,透支的汗水仅换取菲薄的回报。我们太累了,不愿再走父辈惨淡经营的老路,仿佛一夜醒来才弄明白,人生还有其它路可走。于是东奔西走,去城市淘金,聪明一点的用机械用技术,蠢笨一点的只好用粗糙的手半开化的脑,出售着廉价的劳力。
于是,农村的精华大出血了。在村里留守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
田野的喧嚣只有在农忙季节了。
那片田野日渐寂寞了,因为缺少年青人的歌声和笑脸。
那片田野也成了我中年的忧患。
一过六十,爹娘就明显衰老了。我苦于不能朝夕承欢膝下。姐妹们也忙于工作生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稀。
又一次,我劝爹把地撂荒算了。
父亲来了气:只要能动弹,人总要吃饭,不种地哪来粮食?靠你行吗,水泥地能长出庄稼?现在种地省事了,耕、种、收,都能雇到机械,不太费力。农业税都免了,百年难遇的年头,不种地,你让我干什么?
我只好和爹算笔账。种地一年能收入多少。除去粮种、化肥、农药、油、电,耕、种、收的费用。一亩地,到底能剩多少。最后,爹默然了。一亩地,只能撇五百多块!打一个月工,还挣一千多呢。爹无言以对了。
不过,地,还得种。爹摸摸脑袋,无奈的说,那么好的地,不种,可惜了。
老家的房子很旧了,房基掉劲,墙面开裂,抬头能望到从瓦缝间透下的日光,雨天漏得厉害。我想翻盖房子,这念头纠缠了好久。一遇雨天,我在小城的楼房里,就睡不安稳,因为老担心爹娘住的房子会塌。
最终,还是母亲断然阻止了我,说我们不回来住,盖了又费了,再凑合几年,倒了就算了。
村里老旧作废的房屋渐渐多了,往城里搬迁的人家也渐渐多了。我为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村子担心。更担心这屋顶的炊烟有一天会消失,冷风在断壁残垣间游走,蒿草漫生,风雨剥蚀,埋葬了我们生存过的痕迹,到那时,叫我去哪儿找寻我的故乡呢?
我想,我们这代农家孩子,和土地的关系不像母子而像情人,母子是烙印一般的血缘,背弃是要遭天谴的,情人却是好合好散的玩伴,背弃只算作一个戏剧性的冲突吧。
我们就像一只只候鸟,骨子里充溢着流浪的基因,因气流的寒暖变化而躁动不安,于是开始了生命中的一次次远征。弱小的候鸟在迁徙时是异常团结的,为了生存,小小的翅膀连起来组成军阵。而我们为衣食巢穴而孤军奋战,是英勇还是悲哀,只有自家知道。
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飘飞,但只有落在泥土中才会生根。一切生命也只有把脚踩进泥土才会迸发出通身的力量。然而,我们却好象浮在云端。
我牵挂那片田野,我牵挂那片田野里劳作的爹娘。
我该为你做点儿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