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大地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切的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是为主体而存在。主体就是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的一贯的、经常性的前提条件,凡是存在着的东西,都是对于主体的存在。
——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一、主观唯心主义
18世纪的爱尔兰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万物都是“观念的集合体”即感觉的集合体。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也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组合而已。例如,我们看到圆的形状、红的颜色,嗅到香的气味,把这些感觉集合起来,就可用“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并把它当做一个单独事物来看待。贝克莱由此得出结论,事物就是“观念的集合”并且观念本身不能独立存在,需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观念只存在于这个东西之中,或者被这个东西所感知。作为英国大主教的贝克莱,难免有其强烈的阶级立场,他是想通过这种哲学系统从根本上来否定物质的存在,以便斩草除根、一劳永逸消灭唯物论和无神论。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在中国有其相对应的哲学,并且比其年代要早两三百年。中国明代的王阳明,集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他认为,万事万物,包括月亮、太阳都存在于人心中。王阳明传习录中记载有名的“山中花树”公案说:
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山中花树
王阳明的主观唯心论学说也有其时代的背景,他为了廓清和批判宋朝朱熹以来所形成的“性统治情,理主宰心”等观点,提倡“心性说”认为普通人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心性的提升,可以和圣人平起平坐,从而达到“满街都是圣人”的社会现象。
主观唯心论者强调精神是物质的基础,甚至否定物质的存在,这种超越常识的观点,自然受到许多哲学家的质疑,但很少有人能对这种自圆其说的哲学系统发出强有力的反驳。与贝克莱同时代的英国经验派哲学家休谟,虽然也没能跳出把“观念与物质”搅在一起的怪圈,但他对观念与物质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并向主观唯心论者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挑战。作为一个对哲学思维的过程要求相当严谨的怀疑主义者,休谟对知识持有“不可知论”的观点,他把一切观念都归结为印象,而印象最基础的又是感觉印象,对于“感觉印象从哪里得来”这一根本问题,休谟持“存疑”的态度,他说:“至于由感觉所发生的那些印象,据我看来,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切地断定,那些印象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还是被心灵的创造能力所产生,抑或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休谟把这种“不可知论”的原则贯彻到宗教领域中,得出了上帝的存在和本质不可知的“宗教怀疑论”结论。他认为不可能超越感性知觉的范围去认识上帝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于“上帝是什么”这一问题,只能回答“我不知道”因为作为怀疑主义者“感觉到这个论题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太远”休谟的疑问真诚而又深刻,促进了人类哲学思维高度的提升。
直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出现,休谟的疑问才有了回答。康德建构了一个庞大且复杂难懂的哲学体系,把人类定位为宇宙时空中的一种理性生物,但不是唯一的理性生物,并且有其理性的局限性,所以,通过人类有局限性的理性很难认识宇宙中的绝对真理。康德在自设的哲学体系中自圆其说,解答了休谟的疑问,同时也进一步发挥了主观唯心主义,他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明确说:“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必然在我们心中,即在我们的理智之中。”以此为基础,康德提出了“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著名论断,带来了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他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人类在构造现实世界。我们所能经验到的一切现象都服从于人类所定义的范畴,它们被范畴综合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现象界的整体,即自然界。范畴加诸其上的法制即为自然规律。当然,康德基督教徒的身份也抑制了他哲学思维的空间,他一直试图把宗教所具有的正当的道德功能与纯粹理性的道德学说结合起来,把宗教理性化、道德化,这种主观上的“试图”就让康德的哲学体系中难免有自圆其说的感性论断,但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康德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宗教狂热、宗教迫害等迷信做法的反对和批判,依旧具有不可磨灭,乃至承前启后的作用。
康德的思想为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开辟了道路。叔本华继承了康德“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思想,提出了“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说:“一切的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是为主体而存在。”叔本华认为,意志独立于时间和空间,完全支配着人类,最终将导致人类的虚无和痛苦。唯有摆脱人体的众多欲望,或者追求艺术美来达到生命的升华,人类才能摆脱这种悲观的命运。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
二、黑格尔强悍的精神哲学体系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这一系列换汤不换药的主观唯心思想,到了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融合成了一种强悍豪壮的哲学体系,并发挥了惊人的世俗效应。黑格尔体系的核心就是“精神”和“自由”与物质相对立,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作为宇宙万物的内在核心和灵魂,由于自身的矛盾而运动发展,它首先作为纯粹理念而进行着辩证的逻辑演进,继而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最终在人类的精神中扬弃自然而回到自身。黑格尔哲学的终极归宿选择了西方的基督教,他所言的“绝对精神”和基督教中创世的“上帝”有异曲同工之用。在黑格尔看来,物质的世界是彼此依赖而又互相制约的,而自由和精神的世界却是“自己回到自己,自己实现自己,自己造成自己”因此正义和公理的世界只存在于“精神”和“上帝”那里。上帝代表自由,而法国大革命所诉诸的“人人皆得自由”的个人主义信念,其合法性就来源于基督教的上帝。顺着此种思路发展下去,黑格尔批判了放纵的自由所导致的暴政,并论述了“自由”和“国家”的关系,得出了最著名的论断:自由意志之“低级表现”无非就是欲望和热情,也就是“个人自由”;自由意志之“最高原则”的表现,则是作为“伦理”的... -->>
一切的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是为主体而存在。主体就是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的一贯的、经常性的前提条件,凡是存在着的东西,都是对于主体的存在。
——叔本华(德国哲学家)
一、主观唯心主义
18世纪的爱尔兰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万物都是“观念的集合体”即感觉的集合体。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也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组合而已。例如,我们看到圆的形状、红的颜色,嗅到香的气味,把这些感觉集合起来,就可用“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并把它当做一个单独事物来看待。贝克莱由此得出结论,事物就是“观念的集合”并且观念本身不能独立存在,需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观念只存在于这个东西之中,或者被这个东西所感知。作为英国大主教的贝克莱,难免有其强烈的阶级立场,他是想通过这种哲学系统从根本上来否定物质的存在,以便斩草除根、一劳永逸消灭唯物论和无神论。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在中国有其相对应的哲学,并且比其年代要早两三百年。中国明代的王阳明,集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他认为,万事万物,包括月亮、太阳都存在于人心中。王阳明传习录中记载有名的“山中花树”公案说:
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山中花树
王阳明的主观唯心论学说也有其时代的背景,他为了廓清和批判宋朝朱熹以来所形成的“性统治情,理主宰心”等观点,提倡“心性说”认为普通人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心性的提升,可以和圣人平起平坐,从而达到“满街都是圣人”的社会现象。
主观唯心论者强调精神是物质的基础,甚至否定物质的存在,这种超越常识的观点,自然受到许多哲学家的质疑,但很少有人能对这种自圆其说的哲学系统发出强有力的反驳。与贝克莱同时代的英国经验派哲学家休谟,虽然也没能跳出把“观念与物质”搅在一起的怪圈,但他对观念与物质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并向主观唯心论者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挑战。作为一个对哲学思维的过程要求相当严谨的怀疑主义者,休谟对知识持有“不可知论”的观点,他把一切观念都归结为印象,而印象最基础的又是感觉印象,对于“感觉印象从哪里得来”这一根本问题,休谟持“存疑”的态度,他说:“至于由感觉所发生的那些印象,据我看来,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切地断定,那些印象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还是被心灵的创造能力所产生,抑或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休谟把这种“不可知论”的原则贯彻到宗教领域中,得出了上帝的存在和本质不可知的“宗教怀疑论”结论。他认为不可能超越感性知觉的范围去认识上帝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于“上帝是什么”这一问题,只能回答“我不知道”因为作为怀疑主义者“感觉到这个论题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太远”休谟的疑问真诚而又深刻,促进了人类哲学思维高度的提升。
直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出现,休谟的疑问才有了回答。康德建构了一个庞大且复杂难懂的哲学体系,把人类定位为宇宙时空中的一种理性生物,但不是唯一的理性生物,并且有其理性的局限性,所以,通过人类有局限性的理性很难认识宇宙中的绝对真理。康德在自设的哲学体系中自圆其说,解答了休谟的疑问,同时也进一步发挥了主观唯心主义,他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明确说:“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必然在我们心中,即在我们的理智之中。”以此为基础,康德提出了“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著名论断,带来了哲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他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人类在构造现实世界。我们所能经验到的一切现象都服从于人类所定义的范畴,它们被范畴综合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现象界的整体,即自然界。范畴加诸其上的法制即为自然规律。当然,康德基督教徒的身份也抑制了他哲学思维的空间,他一直试图把宗教所具有的正当的道德功能与纯粹理性的道德学说结合起来,把宗教理性化、道德化,这种主观上的“试图”就让康德的哲学体系中难免有自圆其说的感性论断,但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康德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宗教狂热、宗教迫害等迷信做法的反对和批判,依旧具有不可磨灭,乃至承前启后的作用。
康德的思想为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开辟了道路。叔本华继承了康德“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思想,提出了“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说:“一切的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是为主体而存在。”叔本华认为,意志独立于时间和空间,完全支配着人类,最终将导致人类的虚无和痛苦。唯有摆脱人体的众多欲望,或者追求艺术美来达到生命的升华,人类才能摆脱这种悲观的命运。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
二、黑格尔强悍的精神哲学体系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这一系列换汤不换药的主观唯心思想,到了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融合成了一种强悍豪壮的哲学体系,并发挥了惊人的世俗效应。黑格尔体系的核心就是“精神”和“自由”与物质相对立,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作为宇宙万物的内在核心和灵魂,由于自身的矛盾而运动发展,它首先作为纯粹理念而进行着辩证的逻辑演进,继而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最终在人类的精神中扬弃自然而回到自身。黑格尔哲学的终极归宿选择了西方的基督教,他所言的“绝对精神”和基督教中创世的“上帝”有异曲同工之用。在黑格尔看来,物质的世界是彼此依赖而又互相制约的,而自由和精神的世界却是“自己回到自己,自己实现自己,自己造成自己”因此正义和公理的世界只存在于“精神”和“上帝”那里。上帝代表自由,而法国大革命所诉诸的“人人皆得自由”的个人主义信念,其合法性就来源于基督教的上帝。顺着此种思路发展下去,黑格尔批判了放纵的自由所导致的暴政,并论述了“自由”和“国家”的关系,得出了最著名的论断:自由意志之“低级表现”无非就是欲望和热情,也就是“个人自由”;自由意志之“最高原则”的表现,则是作为“伦理”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