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东方秀川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关女娲的传奇故事,我知道一些,那都是从中国的古典书籍中读到的。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伟大女神,她的坚强、勇敢、智慧和神奇,使人们从内心敬仰、爱戴她。女娲补天的动人故事更是流传了若干个世纪,至今仍然家喻户晓,令人喜爱。在我读过的古典著作中,有三部书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讲述了女娲,那就是山海经,红楼梦和封神演义。
山海经对女娲的记叙比较详尽,独立成篇,称女娲是捏泥造人,炼石补天的始祖神。其书云:女娲是华族传说中的人类之母,当宇宙由混沌而渐渐变得清晰时,天上只有日月星辰,地上只有草木山川,世间寂静又荒凉。大神女娲从亘古中醒来,她在天地间行走,觉得孤寂和无聊。她来到波光粼粼的大湖边,见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湖水里,心里随之一动。女娲蹲下身去,伸手抓一把湿润的泥土,仿照自己的模样,揉捏出一个个小东西。这些小东西们一着地即有了灵性,蹦跳嬉闹,围着她打转。女娲不歇手的捏着、揉着,捏出了许多的小东西,直到累得头晕目眩她才停手。她管这些小东西叫人,他们有男有女,繁衍生息,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再一种说法是:宇宙开辟之初,天下还没有人类,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两兄妹感到万般寂聊,觉得世界应有生命的延续,万物更需要人去管理,于是商议想结为夫妻。他们登上昆仑山巅,向天默默祈祷,然后两人结成眷属。女娲和伏羲结合后繁衍了人类,成为人类始祖,以后便有了亘古及今的人类社会。
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大概也应是山海经了,在今天看来仍是最完整最生动的。山海经云:女娲造人后一向太平无事,忽一日发生天地大冲撞,继而天地大残毁。巨大的震荡使地面爆裂塌陷,烈焰从地心迸发出来,焚毁森林。天上崩开巨大裂口,暴雨倾盆而至,洪水冲毁田园、房屋,漂走山岭,亿万生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闻天下生民呼天求助之声,心中顿生怜悯,她发下宏愿要拯救苍生,于是降落尘埃,杀水妖黑龙平息水患,接着进行规模宏大的补天工程。女娲赴四方拔取芦柴,搬至天的裂口下面堆积起来,高于天齐,然后去各处采集红、黄、黑、白、青五种颜色的石子放在柴堆上面,趁昆仑山森林大火还未熄灭,从那里抽出一棵带火的大树点燃芦柴,顿时烈焰雄雄,照亮了宇宙。五色彩石在火炉中被炼得通红,渐渐的,石块溶化了,石浆流淌在天的裂缝中。待到芦柴成灰,天空就变得青碧一色,裂缝没有了,狂暴的风雨也停了下来,洪水慢慢退去。这时女娲才感到真的累了,她已经用尽了气力,于是她躺下了,躺在了日月星辰之下,从此再没有起来。
在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和封神演义中,开卷就有对女娲的记叙,只不过作家是站在艺术创作的角度,用神话的手法把女娲这一女神形象写进作品,使其更加具有传奇色彩。红楼梦开篇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宽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她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后来被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引登彼岸,此石便在贾府投胎,在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了一遭,了却了红尘中那一幕幕的悲喜情缘。曹雪芹这一巧妙的艺术构思,实在是恰到好处的。
封神演义中未谈及女娲补天之事,但作家许仲琳却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女娲的传奇故事。大意是:女娲娘娘三月十五日诞辰那天,商纣王驾临女娲宫降香,三千铁骑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天子离辇,上大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三宫六院,却无这等艳色。遂命取来文房四宝,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曰:“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常乐侍君王。”女娲见到此诗,十分生气,知纣王贪色而亵渎圣明,她就派千年狐狸精下凡,化作美女苏妲己,迷惑纣王,惑乱君心,断送了他的锦绣江山。后来周武王伐纣,商朝就灭亡了。
中国古典书籍对女娲的描写生动详实,有很强的感染力,其实已说明古时人们对大神女娲的崇拜,女娲这一神话形象,若干年来都是人们所喜爱的。而至迄今,西蜀雨城人对女娲的敬重和推崇就更特别,这一远古的女神早已是人们心中的偶像,这不是没有原因的。雨城之为雨城是因为这里自古就有“漏天”之说,而“漏天”之说则使人们最易联想到女娲娘娘的传奇故事。女娲补天可能在雨城这个地方,尽管那是神话,无从考证,但在雨城人心中却始终坚信了这点。今天在这座城市,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仍是大家喜欢的话题,这故事已为雨城罩上了一层神奇色彩,人们喜欢谈及女娲,更希望这一神话的文化内涵能够提升雨城形象。我想,女娲文化最终还要扩大影响,其表现形式也会多样,它将为雨城的旅游事业作出贡献,这是不言而喻的。
有关女娲的传奇故事,我知道一些,那都是从中国的古典书籍中读到的。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伟大女神,她的坚强、勇敢、智慧和神奇,使人们从内心敬仰、爱戴她。女娲补天的动人故事更是流传了若干个世纪,至今仍然家喻户晓,令人喜爱。在我读过的古典著作中,有三部书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讲述了女娲,那就是山海经,红楼梦和封神演义。
山海经对女娲的记叙比较详尽,独立成篇,称女娲是捏泥造人,炼石补天的始祖神。其书云:女娲是华族传说中的人类之母,当宇宙由混沌而渐渐变得清晰时,天上只有日月星辰,地上只有草木山川,世间寂静又荒凉。大神女娲从亘古中醒来,她在天地间行走,觉得孤寂和无聊。她来到波光粼粼的大湖边,见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湖水里,心里随之一动。女娲蹲下身去,伸手抓一把湿润的泥土,仿照自己的模样,揉捏出一个个小东西。这些小东西们一着地即有了灵性,蹦跳嬉闹,围着她打转。女娲不歇手的捏着、揉着,捏出了许多的小东西,直到累得头晕目眩她才停手。她管这些小东西叫人,他们有男有女,繁衍生息,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再一种说法是:宇宙开辟之初,天下还没有人类,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两兄妹感到万般寂聊,觉得世界应有生命的延续,万物更需要人去管理,于是商议想结为夫妻。他们登上昆仑山巅,向天默默祈祷,然后两人结成眷属。女娲和伏羲结合后繁衍了人类,成为人类始祖,以后便有了亘古及今的人类社会。
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大概也应是山海经了,在今天看来仍是最完整最生动的。山海经云:女娲造人后一向太平无事,忽一日发生天地大冲撞,继而天地大残毁。巨大的震荡使地面爆裂塌陷,烈焰从地心迸发出来,焚毁森林。天上崩开巨大裂口,暴雨倾盆而至,洪水冲毁田园、房屋,漂走山岭,亿万生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闻天下生民呼天求助之声,心中顿生怜悯,她发下宏愿要拯救苍生,于是降落尘埃,杀水妖黑龙平息水患,接着进行规模宏大的补天工程。女娲赴四方拔取芦柴,搬至天的裂口下面堆积起来,高于天齐,然后去各处采集红、黄、黑、白、青五种颜色的石子放在柴堆上面,趁昆仑山森林大火还未熄灭,从那里抽出一棵带火的大树点燃芦柴,顿时烈焰雄雄,照亮了宇宙。五色彩石在火炉中被炼得通红,渐渐的,石块溶化了,石浆流淌在天的裂缝中。待到芦柴成灰,天空就变得青碧一色,裂缝没有了,狂暴的风雨也停了下来,洪水慢慢退去。这时女娲才感到真的累了,她已经用尽了气力,于是她躺下了,躺在了日月星辰之下,从此再没有起来。
在中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和封神演义中,开卷就有对女娲的记叙,只不过作家是站在艺术创作的角度,用神话的手法把女娲这一女神形象写进作品,使其更加具有传奇色彩。红楼梦开篇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宽二十四丈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她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后来被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引登彼岸,此石便在贾府投胎,在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了一遭,了却了红尘中那一幕幕的悲喜情缘。曹雪芹这一巧妙的艺术构思,实在是恰到好处的。
封神演义中未谈及女娲补天之事,但作家许仲琳却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女娲的传奇故事。大意是:女娲娘娘三月十五日诞辰那天,商纣王驾临女娲宫降香,三千铁骑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天子离辇,上大殿,香焚炉中,文武随班拜贺。忽一阵狂风卷起幔帐,现出女娲圣像,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纣王一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自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三宫六院,却无这等艳色。遂命取来文房四宝,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曰:“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常乐侍君王。”女娲见到此诗,十分生气,知纣王贪色而亵渎圣明,她就派千年狐狸精下凡,化作美女苏妲己,迷惑纣王,惑乱君心,断送了他的锦绣江山。后来周武王伐纣,商朝就灭亡了。
中国古典书籍对女娲的描写生动详实,有很强的感染力,其实已说明古时人们对大神女娲的崇拜,女娲这一神话形象,若干年来都是人们所喜爱的。而至迄今,西蜀雨城人对女娲的敬重和推崇就更特别,这一远古的女神早已是人们心中的偶像,这不是没有原因的。雨城之为雨城是因为这里自古就有“漏天”之说,而“漏天”之说则使人们最易联想到女娲娘娘的传奇故事。女娲补天可能在雨城这个地方,尽管那是神话,无从考证,但在雨城人心中却始终坚信了这点。今天在这座城市,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仍是大家喜欢的话题,这故事已为雨城罩上了一层神奇色彩,人们喜欢谈及女娲,更希望这一神话的文化内涵能够提升雨城形象。我想,女娲文化最终还要扩大影响,其表现形式也会多样,它将为雨城的旅游事业作出贡献,这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