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都市隐侠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家长源是个不足两千人的村子,突出在黄盖湖边,三面环水,属临湘市管辖,就象黄盖湖和临湘市一样寂寂无名。人们散居在九个自然村里,方圆数里,房舍错落,道路纵横,水渠环绕,竹木掩映,别有一番情调。
从地貌上看,长源属长江冲积带侵蚀性平原,没有山,没有石头,全是膏田沃土,没有哪一寸土地不可耕种。低洼地叫畈,高地叫岭;有几个隆起的土包子,长一片竹木,老家人便叫它山了。
我还很小的时候,那里十分的美丽。有种类繁多的大小竹林,有香味浓郁的各色花草,河港湖汊星罗棋布,岭上有少量旱地,种些苎麻、棉花、小麦和芝麻之类。由于大量的是水田,因此老家的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水稻为主。尽管经过了轰轰烈烈的退田还湖运动,水稻田的人均占有量依然惊人。一个三口之家,通常有十几亩田地。村里家家户户都订有湖南农业科技报,乡邻们对果木栽培、水产养殖和家禽家畜饲养很有研究,但水稻栽培技术始终是那里最主要的农业技术。
老家的水田分为五种,土地的使用权并不集中,一家十多亩田地常常分散在六七个地方。最肥沃的是湖泥淤积而成的黑土地,黑质泥土饱蓄了几千年的腐植质,土层深厚肥沃,如无洪涝水灾,单产都超千斤。有堤坝围护可以防涝的叫“湖田”老家人很珍惜这片土地,与其它田地里的双季种植不同,湖田一年只耕种一季,以便长期保持土壤的优质特性。无堤防涨水即淹的叫“淹水田”当地政府为防土地抛荒,鼓励农民耕种,对这种旱涝不能保收的水田免征公粮和土地税。黄盖湖濒临长江,每年汛期在七、八月,那时早稻已熟,即使淹水,也不会影响早稻的收成。而弃种晚稻后,用几面网把你的田一围,可以收获一些鱼虾,如把亩产折合现金,则损失不大,因此老家人最喜欢种淹水田。低洼处的“畈田”是仅次于湖田的优质稻田,土肥,灌溉方便,也很受人们喜爱。第四等是比畈田地势高出两到三米又已耕种多年的,叫“畔田”“畔田”易旱,水土易流失,土壤养份难保持,属次等田。另有一种劣质水田,是偏面“以粮为纲”的年代“战天斗地,改造河山”的成果,叫“旱改水”;原来是旱地或山坡,改成水稻田后,虽经二、三十年的精耕细作,黄土地仍然未能变成黑土地,土壤改良还任重道远,恐怕需要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能真正变成良田。“旱改水”在公粮税费负担上与优质田并无二致,由于土质恶劣、易干易漏,造成低产高负担的局面,谁耕种谁赔本,无论洒多少汗水也无实质性收获,因此很不受欢迎。村里搞土地承包,以畈田为基础,然后湖田与畔田搭配、旱改水与淹水田搭配,才算均衡了土地的肥沃与贫脊。老家人爱惜土地,劳作再累,产量再低,也不会让一寸土地抛荒。无论你有多大能耐,无论你多么富裕,假如你抛荒田地,四邻八舍都会骂你。你要有个儿子想娶个媳妇,那就有点难了,别人都会说那不是好人家。
由于田多,使老家人见面的问候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初春时节,人们操心劳碌的都是浸稻种播稻种,于是一见面就问:“几时下种?”等到燕子来过,桃花开过,见面便问:“开始插了没有?”因为早稻秧苗该下田了,且一家十几亩、几十亩都要栽插,插得晚了,赶不上季节,便得由两季改种一季,所以人们一见面,便问这头等大事。等到秧苗抽穗的时候,又问“出了几穗?”当然是问一兜秧出几穗谷。夏天抢收抢种,十来岁的娃娃都得下田,十分繁忙,人们见面就问:“还有几亩?”倘若还有太大面积未种晚稻,他忙完自己的,或许会去帮你一天两天。到了快近霜降,问候语又成了“黄了没有?”因为在长江中游一带,晚稻霜降不黄,那就真的不会再黄了,等于白种。
老家人有着很好的友爱精神,从未因土地发生过纠纷,有其它的矛盾也习惯依靠组织解决,习惯找党支部、村委会或村民组长。无论村里的裁定有多少合理的成份,人人都会无条件服从。假如处理结果双方都不满意,也会留下积怨,但他们最终会找到化解矛盾的办法;如果矛盾的一方有了难处,另一方会很快作出反映,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主动相帮,使恩恩怨怨在友爱中一笑了之。遇上灾年,镇里的官员会通知村里:今年欠收,你们村田多,多卖些余粮。于是人们把能卖的粮食都卖了。接下来可能是个丰收年,镇里的官员又会说:今年卖粮的多,粮站仓库不够用,你们村就少卖点余粮。于是人们又把粮食大量囤积在家。村干部因此常挨群众骂,而群众的粮食卖与不卖却一直遵循着政府的意图。老家人的友爱精神和群体意识,正是那方水土的神奇之处与魅力所在。老家人深爱着那片土地和家园,而我,一直深爱着我的老家。
老家长源是个不足两千人的村子,突出在黄盖湖边,三面环水,属临湘市管辖,就象黄盖湖和临湘市一样寂寂无名。人们散居在九个自然村里,方圆数里,房舍错落,道路纵横,水渠环绕,竹木掩映,别有一番情调。
从地貌上看,长源属长江冲积带侵蚀性平原,没有山,没有石头,全是膏田沃土,没有哪一寸土地不可耕种。低洼地叫畈,高地叫岭;有几个隆起的土包子,长一片竹木,老家人便叫它山了。
我还很小的时候,那里十分的美丽。有种类繁多的大小竹林,有香味浓郁的各色花草,河港湖汊星罗棋布,岭上有少量旱地,种些苎麻、棉花、小麦和芝麻之类。由于大量的是水田,因此老家的农业生产一直以种植水稻为主。尽管经过了轰轰烈烈的退田还湖运动,水稻田的人均占有量依然惊人。一个三口之家,通常有十几亩田地。村里家家户户都订有湖南农业科技报,乡邻们对果木栽培、水产养殖和家禽家畜饲养很有研究,但水稻栽培技术始终是那里最主要的农业技术。
老家的水田分为五种,土地的使用权并不集中,一家十多亩田地常常分散在六七个地方。最肥沃的是湖泥淤积而成的黑土地,黑质泥土饱蓄了几千年的腐植质,土层深厚肥沃,如无洪涝水灾,单产都超千斤。有堤坝围护可以防涝的叫“湖田”老家人很珍惜这片土地,与其它田地里的双季种植不同,湖田一年只耕种一季,以便长期保持土壤的优质特性。无堤防涨水即淹的叫“淹水田”当地政府为防土地抛荒,鼓励农民耕种,对这种旱涝不能保收的水田免征公粮和土地税。黄盖湖濒临长江,每年汛期在七、八月,那时早稻已熟,即使淹水,也不会影响早稻的收成。而弃种晚稻后,用几面网把你的田一围,可以收获一些鱼虾,如把亩产折合现金,则损失不大,因此老家人最喜欢种淹水田。低洼处的“畈田”是仅次于湖田的优质稻田,土肥,灌溉方便,也很受人们喜爱。第四等是比畈田地势高出两到三米又已耕种多年的,叫“畔田”“畔田”易旱,水土易流失,土壤养份难保持,属次等田。另有一种劣质水田,是偏面“以粮为纲”的年代“战天斗地,改造河山”的成果,叫“旱改水”;原来是旱地或山坡,改成水稻田后,虽经二、三十年的精耕细作,黄土地仍然未能变成黑土地,土壤改良还任重道远,恐怕需要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才能真正变成良田。“旱改水”在公粮税费负担上与优质田并无二致,由于土质恶劣、易干易漏,造成低产高负担的局面,谁耕种谁赔本,无论洒多少汗水也无实质性收获,因此很不受欢迎。村里搞土地承包,以畈田为基础,然后湖田与畔田搭配、旱改水与淹水田搭配,才算均衡了土地的肥沃与贫脊。老家人爱惜土地,劳作再累,产量再低,也不会让一寸土地抛荒。无论你有多大能耐,无论你多么富裕,假如你抛荒田地,四邻八舍都会骂你。你要有个儿子想娶个媳妇,那就有点难了,别人都会说那不是好人家。
由于田多,使老家人见面的问候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初春时节,人们操心劳碌的都是浸稻种播稻种,于是一见面就问:“几时下种?”等到燕子来过,桃花开过,见面便问:“开始插了没有?”因为早稻秧苗该下田了,且一家十几亩、几十亩都要栽插,插得晚了,赶不上季节,便得由两季改种一季,所以人们一见面,便问这头等大事。等到秧苗抽穗的时候,又问“出了几穗?”当然是问一兜秧出几穗谷。夏天抢收抢种,十来岁的娃娃都得下田,十分繁忙,人们见面就问:“还有几亩?”倘若还有太大面积未种晚稻,他忙完自己的,或许会去帮你一天两天。到了快近霜降,问候语又成了“黄了没有?”因为在长江中游一带,晚稻霜降不黄,那就真的不会再黄了,等于白种。
老家人有着很好的友爱精神,从未因土地发生过纠纷,有其它的矛盾也习惯依靠组织解决,习惯找党支部、村委会或村民组长。无论村里的裁定有多少合理的成份,人人都会无条件服从。假如处理结果双方都不满意,也会留下积怨,但他们最终会找到化解矛盾的办法;如果矛盾的一方有了难处,另一方会很快作出反映,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主动相帮,使恩恩怨怨在友爱中一笑了之。遇上灾年,镇里的官员会通知村里:今年欠收,你们村田多,多卖些余粮。于是人们把能卖的粮食都卖了。接下来可能是个丰收年,镇里的官员又会说:今年卖粮的多,粮站仓库不够用,你们村就少卖点余粮。于是人们又把粮食大量囤积在家。村干部因此常挨群众骂,而群众的粮食卖与不卖却一直遵循着政府的意图。老家人的友爱精神和群体意识,正是那方水土的神奇之处与魅力所在。老家人深爱着那片土地和家园,而我,一直深爱着我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