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获得贷款的街区,居民为儿童教育投资的概率并没有上升,妇女似乎也并未得到权利。总的说来,小额贷款创造了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取得许多人所期望的突破性进展。
“我们对这些结果相当满意,”迪弗洛和班纳吉在《穷人经济学》一书中写道,“小额信贷的主要目标看似实现了。它们不是奇迹,但是也奏效了。”[7]其他人几乎都感到失望至极,而小额信贷机构则对这项研究提出质疑。然而,当越来越多的随机对照实验在埃塞俄比亚、蒙古、墨西哥、波黑、摩洛哥和菲律宾得出相同的结果时,这样的尝试愈发显得徒劳无功。
另一方面,随机对照实验发现,帮助穷人存钱的小额储蓄项目产生了令人惊喜的积极效果。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无法在银行开户,只能把钱藏在其他地方,比如没有锁的窝棚里。此外,贫困农民通常只在丰收后才得到收入,每年一次或两次,每次都是大笔数额,随之而来的是络绎不绝伸手借钱的人。结果,农民们产生了花钱而不是存钱的压力,钞票往往用在了酒精、烟草和妓女身上。再然后,就是高利贷——不光是借钱的,还有存钱的高利贷。在西非,农民们可以把钱存在从事货币交易的苏苏人手里,但每年必须为存款支付40%的手续费![8]有人担心小偷或借钱的人上门,就把100美元存在苏苏人手里,来年只能取回60美元。
小额储蓄计划帮助人们妥善保管金钱,积累储蓄金,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斯坦福大学的帕斯卡丽娜·迪帕(年做了一项研究,把储蓄账户提供给肯尼亚乡村做小买卖的妇女。[9]这些账户没有利息,取款还要收手续费,但仍有83%的人签约开户。不到六个月,参加项目的妇女每天为生意投入的资金就比对照组高出了50%。
乡村储蓄和贷款协会是小额贷款最常见的模式之一。它简便易行,自1991年由国际救助贫困组织(CARE)在尼日尔创设以来,已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一模式得到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支持,包括国际机遇(OpportunityInternational)、乐施会(Oxfam)以及天主教救济服务队(CatholicReliefServices)在内的众多组织也采纳了它。通常的做法是,援助组织提供一个配备三把挂锁的简易锁钞箱,三把锁必须全部打开才能取钱。大约每20个农村妇女(偶尔也有男性)组成一组,可能每周碰面一次,每名成员带来5分钱或差不多的少量金钱存入锁款箱,三把挂锁的钥匙分给不同的组员,而箱子由没有钥匙的第四名组员保管。天主教救济服务队的救援人员休·阿普勒向我们展示了尼加拉瓜农村的项目是如何操作的。他指出,因为由村民自己提供资金,这些乡村储蓄和贷款协会不需要多少钱就能办起来。“人们用自己的钱实现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阿普勒说。通过国际救助贫困组织,每名参加者只需要交25美分就能加入一个小额储蓄组,我们认为,这是帮助人们自助的一种成本效率极高的方法。向国际救助贫困组织捐款时,捐赠人可以指定把款项专门拨给乡村储蓄和贷款项目。
小额储蓄力量强大,甚至没有外来援助组织的推动也能运行。年间,一项名为WORTH的妇女赋权项目组织了35000名尼泊尔妇女加入储蓄小组。后来,当地的**游击队强迫资助方撤出,终止项目。叛乱平息后,援助人员回到当地,发现储蓄小组一直自己维持着,有些地方的小组甚至还扩大了。一项后续研究表明,直到2007年,也就是外部支援被切断六年以后,这些小组中有三分之二还在运转,在没有外界协助的情况下,村民们自己成立了25个全新的储蓄小组。
随机对照实验当然也有局限。这类实验成本高昂,并且往往不切实际,在肯尼亚做的实验在埃塞俄比亚就不一定成功。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成百上千,不可能一一得到测试,也不可能为了显示出缓慢的变化而把实验时间拖得太长。虽然这些实验在测试某一种特定方法时非常有效,但在评估其他领域,包括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项目时,也许就不那么管用了。更广泛的质疑是,随机对照实验只关注细小问题,而忽视了更大的基本问题,比如,外国援助究竟有没有效果。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经济学家桑杰·雷迪(SanjayReddy)就曾批评这些实验“严重限制了可以提出的问题,与其说是严谨,倒不如说是僵如死尸”。[10]
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我们认为,在重要问题上——比如是否将上千万美元投入到现在的清洁炉灶技术——尽可能多地得到指导是很有助益的。[11]迪弗洛的随机对照实验让投入几年时间推广清洁炉灶的人们感到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所致力的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技术,每年可能避免400万人过早死亡,而且他们也说明,现在研发出的新型炉灶已经远胜过迪弗洛测试的样本。只因为迪弗洛在某一个地区对上一代炉灶做过的一项实验,人们付出的这些努力就应该被全盘抛弃吗?我们自己的看法是,我们也许会观察后续的炉灶实验,但是直到被证明有效之前,应该把它限制在较小的使用范围之内。在资源稀缺的地方,我们该把钱投给有证据支撑的策略,而不是仅凭猜测就做决定。我们相信,清洁炉灶的新技术有朝一日会赢得印度村民的认可,带来巨大的改变,但在此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获得贷款的街区,居民为儿童教育投资的概率并没有上升,妇女似乎也并未得到权利。总的说来,小额贷款创造了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取得许多人所期望的突破性进展。
“我们对这些结果相当满意,”迪弗洛和班纳吉在《穷人经济学》一书中写道,“小额信贷的主要目标看似实现了。它们不是奇迹,但是也奏效了。”[7]其他人几乎都感到失望至极,而小额信贷机构则对这项研究提出质疑。然而,当越来越多的随机对照实验在埃塞俄比亚、蒙古、墨西哥、波黑、摩洛哥和菲律宾得出相同的结果时,这样的尝试愈发显得徒劳无功。
另一方面,随机对照实验发现,帮助穷人存钱的小额储蓄项目产生了令人惊喜的积极效果。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无法在银行开户,只能把钱藏在其他地方,比如没有锁的窝棚里。此外,贫困农民通常只在丰收后才得到收入,每年一次或两次,每次都是大笔数额,随之而来的是络绎不绝伸手借钱的人。结果,农民们产生了花钱而不是存钱的压力,钞票往往用在了酒精、烟草和妓女身上。再然后,就是高利贷——不光是借钱的,还有存钱的高利贷。在西非,农民们可以把钱存在从事货币交易的苏苏人手里,但每年必须为存款支付40%的手续费![8]有人担心小偷或借钱的人上门,就把100美元存在苏苏人手里,来年只能取回60美元。
小额储蓄计划帮助人们妥善保管金钱,积累储蓄金,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斯坦福大学的帕斯卡丽娜·迪帕(年做了一项研究,把储蓄账户提供给肯尼亚乡村做小买卖的妇女。[9]这些账户没有利息,取款还要收手续费,但仍有83%的人签约开户。不到六个月,参加项目的妇女每天为生意投入的资金就比对照组高出了50%。
乡村储蓄和贷款协会是小额贷款最常见的模式之一。它简便易行,自1991年由国际救助贫困组织(CARE)在尼日尔创设以来,已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一模式得到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支持,包括国际机遇(OpportunityInternational)、乐施会(Oxfam)以及天主教救济服务队(CatholicReliefServices)在内的众多组织也采纳了它。通常的做法是,援助组织提供一个配备三把挂锁的简易锁钞箱,三把锁必须全部打开才能取钱。大约每20个农村妇女(偶尔也有男性)组成一组,可能每周碰面一次,每名成员带来5分钱或差不多的少量金钱存入锁款箱,三把挂锁的钥匙分给不同的组员,而箱子由没有钥匙的第四名组员保管。天主教救济服务队的救援人员休·阿普勒向我们展示了尼加拉瓜农村的项目是如何操作的。他指出,因为由村民自己提供资金,这些乡村储蓄和贷款协会不需要多少钱就能办起来。“人们用自己的钱实现了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阿普勒说。通过国际救助贫困组织,每名参加者只需要交25美分就能加入一个小额储蓄组,我们认为,这是帮助人们自助的一种成本效率极高的方法。向国际救助贫困组织捐款时,捐赠人可以指定把款项专门拨给乡村储蓄和贷款项目。
小额储蓄力量强大,甚至没有外来援助组织的推动也能运行。年间,一项名为WORTH的妇女赋权项目组织了35000名尼泊尔妇女加入储蓄小组。后来,当地的**游击队强迫资助方撤出,终止项目。叛乱平息后,援助人员回到当地,发现储蓄小组一直自己维持着,有些地方的小组甚至还扩大了。一项后续研究表明,直到2007年,也就是外部支援被切断六年以后,这些小组中有三分之二还在运转,在没有外界协助的情况下,村民们自己成立了25个全新的储蓄小组。
随机对照实验当然也有局限。这类实验成本高昂,并且往往不切实际,在肯尼亚做的实验在埃塞俄比亚就不一定成功。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成百上千,不可能一一得到测试,也不可能为了显示出缓慢的变化而把实验时间拖得太长。虽然这些实验在测试某一种特定方法时非常有效,但在评估其他领域,包括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项目时,也许就不那么管用了。更广泛的质疑是,随机对照实验只关注细小问题,而忽视了更大的基本问题,比如,外国援助究竟有没有效果。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经济学家桑杰·雷迪(SanjayReddy)就曾批评这些实验“严重限制了可以提出的问题,与其说是严谨,倒不如说是僵如死尸”。[10]
我们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我们认为,在重要问题上——比如是否将上千万美元投入到现在的清洁炉灶技术——尽可能多地得到指导是很有助益的。[11]迪弗洛的随机对照实验让投入几年时间推广清洁炉灶的人们感到沮丧,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所致力的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技术,每年可能避免400万人过早死亡,而且他们也说明,现在研发出的新型炉灶已经远胜过迪弗洛测试的样本。只因为迪弗洛在某一个地区对上一代炉灶做过的一项实验,人们付出的这些努力就应该被全盘抛弃吗?我们自己的看法是,我们也许会观察后续的炉灶实验,但是直到被证明有效之前,应该把它限制在较小的使用范围之内。在资源稀缺的地方,我们该把钱投给有证据支撑的策略,而不是仅凭猜测就做决定。我们相信,清洁炉灶的新技术有朝一日会赢得印度村民的认可,带来巨大的改变,但在此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