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金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押班、通事舍人、通进、编修、勾当、顿舍、部役、厢官、受给管勾、巡河官、直省直院长副、诸检法、知法、司正、教授、司狱、司候、东宫谕德、赞善、掌宝、典仪以下,王府文学、记事参军,并带“充”字。枢密、宣徽、劝农、诸军都指挥、统军、转运使、招讨、提刑、节度、群牧、防御、客省、引进、四方馆、阁门、太医、教坊、鹰坊、警巡、巡检、诸司局仓库务使副,皆带“充”字及“知某事”凡带“知”、“判”、“签书”字者,则不带“行”、“守”、“试”字。以上所带字,品同者则否。自三师、三公、平章政事、元帅以下至监军、东宫三师、三少、点检至振肃、承旨、学士、王傅、副统、招讨、及前所不载者,皆不带“行”、“守”、“试”、“知”、“充”字。
主事四员,从七品。掌知管差除、校勘行止,分掌封勋资考之事,惟选事则通署,及掌受事付事、检勾稽失省署文牍,兼知本部宿直、检校架阁。余部主事,自受事付事以下,所掌并同此。(皇统四年,六部主事始用汉士人。大定三年,用进士,非特旨不得拟吏人,如宰执保奏人材,不入常例。承安五年,增女直主事一员。令史六十九人,内女直二十九人。译史五人,通事二人,与令史同。泰和八年,令史增十人。)
架阁库(大定二十一年六月设,仍以主事提控之。)管勾,正八品。掌吏、兵两部架阁,兼检校吏部行止。(以识女直、契丹、汉字人充,如无,拟识女直、汉字人充。)同管勾一员。
官诰院。提举二员,掌署院事。(以吏部郎中、翰林修撰各一人充。)
户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泰和八年减一员,大安二年复增。)郎中二员,从五品。(天德二年置五员,泰和省作二员,又作四员,贞祐四年置八员,五年作六员。)员外郎三员,从六品。郎中而下,皆以一员掌户籍、物力、婚姻、继嗣、田宅、财业、盐铁、酒曲、香茶、矾锡、丹粉、坑冶、榷场、市易等事,一员掌度支、国用、俸禄、恩赐、钱帛、宝货、贡赋、租税、府库、仓廪、积贮、权衡、度量、法式、给授职田、拘收官物、并照磨计帐等事。(泰和令作二员,后增一员,贞祐四年作六员,又作八员,五年作四员。)主事五员,从七品。女直司二员,通掌户度金仓等事。汉人司三员,同员外郎分掌曹事。(泰和八年减一员,贞祐四年作八员,五年六员。)兼提控编附条格、管勾架阁等事。(令史七十二人,内女直十七人。译史五人,通事二人。泰和八年增八人。)
架阁库。管勾一员,正八品。掌户、礼两部架阁。(大安三年以主事各兼之。)同管勾,从八品。检法,从八品。勾当官五员,正八品。贞元二年,设干办官十员,从七品。三年,置四员,寻罢之。四年,更设为勾当官,专提控支纳、管勾勘覆、经历交钞及香、茶、盐引、照磨文帐等事。(承安二年作四员,贞祐四年作十五员,五年作十员,兴定元年五员,二年复作十员。)
礼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郎中一员,从五品。员外郎一员,从六品。掌凡礼乐、祭祀、燕享、学校、贡举、仪式、制度、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医卜、释道、四方使客、诸国进贡、犒劳张设之事。(凡试僧、尼、道、女冠,三年一次,限度八十人,差京府幕职或节镇防御佐贰官二员、僧官二人、道官一人、司吏一名、从人各一人、厨子二人、把门官一名、杂役三人。僧童能读法华、心地观、金光明、报恩、华严等经共五部,计八帙。华严经分为四帙,每帙取二卷,卷举四题,读百字为限。尼童试经半部,与僧童同。道士、女冠童行念道德、救苦、玉京山、消灾、灵宝度人等经。皆以诵成句、依音释为通。中选者试官给据,以名报有司。凡僧尼官见管人及八十、道士女冠及三十人者放度一名,死者令监坛以度牒申部毁之。)主事二员,从七品。(令史十五人,内女直五人。译史二人,通事一人。)
左三部检法司。司正二员,正八品。掌披详法状。(兴定二年,右部额外设检,知法及掌法,四年罢。)检法二十二员,从八品。掌检断各司取法文字。右三部检法职事同。(元受札付,大定三年命给敕。)
兵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郎中一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掌兵籍、军器、城隍、镇戍、厩牧、铺驿、车辂、仪杖、郡邑图志、险阻、障塞 、远方归化之事。(凡给马者,从一品以上,从八人,马十疋,食钱三贯十四文。从二品以上,从五人,马七匹、食钱二贯九十八文。从三品以上,从三人,马五匹,钱一贯五百十一文。从五品以上,从二人,马四匹,钱九百六十八文。从七品以上,从一人,马三匹,钱六百十七文。从九品以上,从一人,马二匹,钱四百六十四文。无从人,减七十八文。御前差无官者,视从五品。省差若有官者,人支钱四百五十一文,有从人加六十八文。走马人支钱百五十七文。赦书日行五百里。此天兴近鉴所载之制也。泰和六年置递铺,其制,该军马路十里一铺,铺设四人,内铺头一人,铺兵三人,以所辖军射粮军内差充,腰铃日行三百里。凡元帅府、六部文移,以敕递、省递牌子,入铺转送。)主事二员,从七品。(贞祐五年以承发司管勾兼汉人主事。令史二十七人,内女直十二人。译史三人,通事二人。)
刑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郎中一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一员掌律令格式、审定刑名、关津讥察、赦诏勘鞫、追征给没等事;一员掌监户、官户、配隶、诉良贱、城门启闭、官吏改正、功赏捕亡等事。主事二员,从七品。(令史五十一人,内女直二十二人,译史五人,通事二人。)架阁库。管勾一员,正八品。掌刑、工两部架阁。(大安二年以主事各兼。)同管勾一员,从八品。
工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郎中一员,从五品。掌修造营建法式、诸作工匠、屯田、山林川泽之禁、江河堤岸、道路桥梁之事。员外郎一员,从六品。(贞祐五年,兼覆实司官。天德三年,增二员。)主事二员,从七品。(令史十八人,内女直四人。译史二人,通事一人。)覆实司。管勾一员,从七品。隶户、工部,掌覆实营造材物、工匠价直等事。(大安元年,隶三司、工部,罢同管勾。贞祐五年并罢之,以二部主事兼。兴定四年复设,从省拟,不令户、工部举。)
右三部检法司。司正二员,正八品。检法,从八品。二十二员。
都元帅府。(掌征讨之事,兵罢则省。天会二年,伐宋始置。泰和八年,复改为枢密院。)
都元帅一员,从一品。左副元帅一员,正二品。右副元帅一员,正二品。元帅左监军一员,正三品。元帅右监军一员,正三品。左都监一员,从三品。右都监一员,从三品。经历一员,都事一员,知事一员(见兴定三年),正七品。检法一员,从八品。(元帅府女直令史十二人,承安二年十六人,汉人令史六人,译史三人,女直译史一人,承安二年二人。通事,女直三人,后作六人,承安二年复作三人,汉人二人。)
正隆六年,海陵南伐,立三道都统制府及左右领军大都督,将三十二总管,有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锋、武胜、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锐、武扬、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之号。泰和六年伐宋,权设平南抚军上将军,正三品。至殄寇果毅都尉,从六品。凡九阶,曰平南抚军上将军、平南冠军大将军、平南龙骧将军、平南虎威将军、平南荡江将军、殄寇中郎将、殄寇郎将、殄寇折冲都尉、殄寇果毅都尉,军还罢。(置令译史八十人,正三十三人,余四十七人从本府选擢。)元光间,招义军,置总领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训练官,从八官。正大二年,更总领名都尉,升秩为四品。四年,又升为从三品。有建威、折冲、振武、荡寇、果毅、殄寇、虎贲、鹰扬、破虏之名。
枢密院。(天辅七年,始置于广宁府。天会三年下燕山,初以左企弓为使,后以刘彦宗。初犹如辽南院之制,后则否。)泰和六年尝改为元帅府。
枢密使一员,从一品。掌凡武备机密之事。枢密副使一员,从二品。(泰和四年置二人,后不为例。)签书枢密院事一员,正三品。同签枢密院事一员,正四品。(大定十七年增一员,寻罢。明昌初,复增一员,寻又省。三年九月复增一员。)经历一员,从五品。(兴定三年置。)都事一员,正七品。掌受事付事、检勾稽失省署文牍、兼知宿直之事。架阁库管勾一员,正八品。知法二员,从八品。掌检断各司取法之事。余检法同。(枢密院令史,女直十二人,汉人六人,三品官子弟四人,吏员转补二人。译史三人,通事三人,回纥译史一人,曳剌十五人。)
大宗正府。泰和六年避睿宗讳,改为大睦亲府。
判大宗正事一员,从一品。以皇族中属亲者充,掌敦睦纠率宗属钦奉王命,泰和六年改为判大睦亲事。同判大宗正事一员,从二品。泰和六年改为同判大睦亲事。同签大宗正事一员,正三品。宗室充。(大定元年置。)泰和六年改同签大睦亲事。大宗正丞二员,从四品。一员于宗室中选能干者充,一员不限亲疏,分司上京长贰、兼管治临潢以东六司属,泰和六年改为大睦亲丞。知事一员,从七品。检法,从八品。诸宗室将军,正七品。上京、东温忒二处皆有之。世宗时始命迁官,其户凡百二十。明昌二年更名曰司属,设令、丞。承安二年以令同随朝司令,正七品,丞正八品。中都、上京、紥里瓜、合古西南、梅坚寨、蒲与、临潢、泰州、金山等处置,属大宗正府。
御史台。
登闻检院隶焉。(见士民须知。总格、泰和令皆不载。)
御史大夫,从二品。(旧正三品,大定十二年升。)掌纠察朝仪、弹劾官邪、勘鞫官府公事。凡内外刑狱所属理断不当,有陈诉者付台治之。御史中丞,从三品。贰大夫。侍御史二员,从五品。(以上官品皆大定十二年递升。)掌奏事、判台事。治书侍御史二员,从六品。掌同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二员,正七品。每遇朝对立于龙墀之下,专劾朝者仪矩,凡百僚假告事具奏目进呈。监察御史十二员,正七品。掌纠察内外非违、刷磨诸司察帐并监祭礼及出使之事。(参注诸色人,大定二年八员,承安四年十员,承安五年两司各添十二员。)典事二员,从七品。架阁库管勾一员,从八品。检法四员,从八品。狱丞一员,从九品。(御史台令史,女直十三人,内班内祗六人,终场举人七人。汉人十五人,内班内祗七人,终场举人八人。译史四人,内班内祗二人,终场举人二人。通事三人。)
宣抚司。
泰和六年置陕西路宣抚使,节制陕西右监军、右都监兵马公事,八年,改陕西宣抚司为安抚司。山东东西、大名、河北东西、河东南北、辽东、陕西、咸平、隆安、上京、肇州、北京凡十处置司。
使,从一品。副使,正三品。
劝农使司。泰和八年罢,贞祐间复置。兴定六年罢劝农司,改立司农司。
使一员,正三品。副使一员,正五品。掌劝课天下力田之事。
司农司。兴定六年置,兼采访公事。
大司农一员,正二品。卿三员,正四品。少卿三员,正五品。知事二员,正七品。兴定六年,陕西并河南三路置行司农司,设官五员。正大元年,归德、许州、河南、陕西各置,作三员。卿一员,正四品。少卿一员,正五品。丞一员,正六品。卿以下迭出巡案,察官吏臧否而升黜之。使节所过,奸吏屏息,十年之间民政修举,实赖其力。
三司。泰和八年,省户部官员置三司,谓兼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也。贞祐罢之。
使一员,从二品。副使一员,正三品。签三司事一员,正四品。同签三司事一员,正五品。掌劝农、盐铁、度支。判官三员,从六品。本参干官,大安元年更参议。规措审计官三员,正七品。掌同参干官。知事二员,正七品。(以识女直、汉字人充。)勾当官二员,正八品。(大安元年置三员,照磨吏员七人。)管勾架阁库一员,正八品。(三司令史五十人,内女直十人,汉人四十人。大安元年增八人。译史二人,大安元年增一人。通事二人。)知法三员,从八品。(女直知法一员,大安元年增二员。)
国史院。(先尝以谏官兼其职,明昌元年诏谏官不得兼,恐于其奏章私溢已美故也。)监修国史,掌监修国史事。修国史,掌修国史,判院事。
同修国史二员。(女直人、汉人各一员。承安四年更拟女直一员,罢契丹同修国史。)
编修官,正八品。女直、汉人各四员。(明昌二年罢契丹编修三员,添女直一员。大定十八年用书写出职人。)检阅官,从九品。(书写,女直、汉人各五人。)修辽史刊修官一员,编修官三员。
翰林学士院。(天德二年,命翰林学士院自侍读学士至应奉文字,通设汉人十员,女直、契丹各七员。)
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掌制撰词命。凡应奉文字,衔内带“知制诰”(直学士以上同。)贞祐三年升从二品。翰林学士,正三品。翰林侍读学士,从三品。翰林侍讲学士,从三品。翰林直学士,从四品。不限员。翰林待制,正五品。不限员,分掌词命文字,分判院事,衔内不带“知制诰”翰林修撰,从六品。不限员,掌与待制同。应奉翰林文字,从七品。
审官院。(承安四年设,大安二年罢之,若注拟失当,上令御史台官论列。)
知院一员,从三品。掌奏驳除授失当事。(随朝六品、外路五品以上官除授,并送本院审之。补阙、拾遗、监察虽七品,亦送本院。或御批亦送禀,惟部除不送。)同知审官院事一员,从四品。掌书四人。(女直、汉人各二人,以御史台终场举人辟充。)
太常寺。(皇统三年正月始置。)太庙、廪牺、郊社、诸陵、大乐等署隶焉。
卿一员,从三品。少卿一员,正五品。丞一员,正六品。掌礼乐、郊庙、社稷、祠祀之事。博士二员,正七品。掌检讨典礼。检阅官一员,从九品。掌同博士。(泰和元年置,四年罢。)检讨二员,从九品。(明昌元年置,以品官子孙及终场举人,同国史院汉人书写例,试补。)太祝,从八品。掌奉祀神主。奉礼郎,从八品。掌设版位,执仪行事。协律郎,从八品。掌以麾节乐,调和律吕,监视音调。
太庙署。皇统八年太庙成,设署,置令丞,仍兼提举庆元、明德、永祚三宫。令一员,从六品。掌太庙、衍庆、坤宁宫殿神御诸物,及提控诸门关键,扫除、守卫,兼廪牺令事。丞一员,从七品。兼廪牺署丞。直长,明昌三年罢。
廪牺署。令、丞,以太庙令、丞兼,掌荐牺牲及养饲等事。
郊社署。(承安三年设祝史、斋郎百六十人,作班祗儤使,周年一替。大安元年,奏兼武成王庙署。)令一员,从六品。丞一员,从七品。掌社稷、祠祀、祈祷并厅舍祭器等物。直长,明昌三年废。
武成王庙署。大安元年置。令,从六品。丞,从七品。掌春秋祀享,以郊社令、丞兼。
诸陵署。(大安四年同随朝。)提点山陵,正五品。涿州刺史兼。令,从六品。丞一员,从七品。掌守山陵。直长,正八品。
园陵署。令,宛平县丞兼。贞祐二年以园陵迁大兴县境,遂以大兴县令、丞兼。
大乐署。兼鼓吹署。乐工百人。令一员,从六品。丞,从七品。掌调和律吕,教习音声并施用之法。乐工部籍直长一员,正八品。大乐正,从九品。掌祠祀及行礼陈设乐县。大乐副正,从九品。
右属太常寺。
押班、通事舍人、通进、编修、勾当、顿舍、部役、厢官、受给管勾、巡河官、直省直院长副、诸检法、知法、司正、教授、司狱、司候、东宫谕德、赞善、掌宝、典仪以下,王府文学、记事参军,并带“充”字。枢密、宣徽、劝农、诸军都指挥、统军、转运使、招讨、提刑、节度、群牧、防御、客省、引进、四方馆、阁门、太医、教坊、鹰坊、警巡、巡检、诸司局仓库务使副,皆带“充”字及“知某事”凡带“知”、“判”、“签书”字者,则不带“行”、“守”、“试”字。以上所带字,品同者则否。自三师、三公、平章政事、元帅以下至监军、东宫三师、三少、点检至振肃、承旨、学士、王傅、副统、招讨、及前所不载者,皆不带“行”、“守”、“试”、“知”、“充”字。
主事四员,从七品。掌知管差除、校勘行止,分掌封勋资考之事,惟选事则通署,及掌受事付事、检勾稽失省署文牍,兼知本部宿直、检校架阁。余部主事,自受事付事以下,所掌并同此。(皇统四年,六部主事始用汉士人。大定三年,用进士,非特旨不得拟吏人,如宰执保奏人材,不入常例。承安五年,增女直主事一员。令史六十九人,内女直二十九人。译史五人,通事二人,与令史同。泰和八年,令史增十人。)
架阁库(大定二十一年六月设,仍以主事提控之。)管勾,正八品。掌吏、兵两部架阁,兼检校吏部行止。(以识女直、契丹、汉字人充,如无,拟识女直、汉字人充。)同管勾一员。
官诰院。提举二员,掌署院事。(以吏部郎中、翰林修撰各一人充。)
户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泰和八年减一员,大安二年复增。)郎中二员,从五品。(天德二年置五员,泰和省作二员,又作四员,贞祐四年置八员,五年作六员。)员外郎三员,从六品。郎中而下,皆以一员掌户籍、物力、婚姻、继嗣、田宅、财业、盐铁、酒曲、香茶、矾锡、丹粉、坑冶、榷场、市易等事,一员掌度支、国用、俸禄、恩赐、钱帛、宝货、贡赋、租税、府库、仓廪、积贮、权衡、度量、法式、给授职田、拘收官物、并照磨计帐等事。(泰和令作二员,后增一员,贞祐四年作六员,又作八员,五年作四员。)主事五员,从七品。女直司二员,通掌户度金仓等事。汉人司三员,同员外郎分掌曹事。(泰和八年减一员,贞祐四年作八员,五年六员。)兼提控编附条格、管勾架阁等事。(令史七十二人,内女直十七人。译史五人,通事二人。泰和八年增八人。)
架阁库。管勾一员,正八品。掌户、礼两部架阁。(大安三年以主事各兼之。)同管勾,从八品。检法,从八品。勾当官五员,正八品。贞元二年,设干办官十员,从七品。三年,置四员,寻罢之。四年,更设为勾当官,专提控支纳、管勾勘覆、经历交钞及香、茶、盐引、照磨文帐等事。(承安二年作四员,贞祐四年作十五员,五年作十员,兴定元年五员,二年复作十员。)
礼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郎中一员,从五品。员外郎一员,从六品。掌凡礼乐、祭祀、燕享、学校、贡举、仪式、制度、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医卜、释道、四方使客、诸国进贡、犒劳张设之事。(凡试僧、尼、道、女冠,三年一次,限度八十人,差京府幕职或节镇防御佐贰官二员、僧官二人、道官一人、司吏一名、从人各一人、厨子二人、把门官一名、杂役三人。僧童能读法华、心地观、金光明、报恩、华严等经共五部,计八帙。华严经分为四帙,每帙取二卷,卷举四题,读百字为限。尼童试经半部,与僧童同。道士、女冠童行念道德、救苦、玉京山、消灾、灵宝度人等经。皆以诵成句、依音释为通。中选者试官给据,以名报有司。凡僧尼官见管人及八十、道士女冠及三十人者放度一名,死者令监坛以度牒申部毁之。)主事二员,从七品。(令史十五人,内女直五人。译史二人,通事一人。)
左三部检法司。司正二员,正八品。掌披详法状。(兴定二年,右部额外设检,知法及掌法,四年罢。)检法二十二员,从八品。掌检断各司取法文字。右三部检法职事同。(元受札付,大定三年命给敕。)
兵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郎中一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掌兵籍、军器、城隍、镇戍、厩牧、铺驿、车辂、仪杖、郡邑图志、险阻、障塞 、远方归化之事。(凡给马者,从一品以上,从八人,马十疋,食钱三贯十四文。从二品以上,从五人,马七匹、食钱二贯九十八文。从三品以上,从三人,马五匹,钱一贯五百十一文。从五品以上,从二人,马四匹,钱九百六十八文。从七品以上,从一人,马三匹,钱六百十七文。从九品以上,从一人,马二匹,钱四百六十四文。无从人,减七十八文。御前差无官者,视从五品。省差若有官者,人支钱四百五十一文,有从人加六十八文。走马人支钱百五十七文。赦书日行五百里。此天兴近鉴所载之制也。泰和六年置递铺,其制,该军马路十里一铺,铺设四人,内铺头一人,铺兵三人,以所辖军射粮军内差充,腰铃日行三百里。凡元帅府、六部文移,以敕递、省递牌子,入铺转送。)主事二员,从七品。(贞祐五年以承发司管勾兼汉人主事。令史二十七人,内女直十二人。译史三人,通事二人。)
刑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郎中一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一员掌律令格式、审定刑名、关津讥察、赦诏勘鞫、追征给没等事;一员掌监户、官户、配隶、诉良贱、城门启闭、官吏改正、功赏捕亡等事。主事二员,从七品。(令史五十一人,内女直二十二人,译史五人,通事二人。)架阁库。管勾一员,正八品。掌刑、工两部架阁。(大安二年以主事各兼。)同管勾一员,从八品。
工部
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郎中一员,从五品。掌修造营建法式、诸作工匠、屯田、山林川泽之禁、江河堤岸、道路桥梁之事。员外郎一员,从六品。(贞祐五年,兼覆实司官。天德三年,增二员。)主事二员,从七品。(令史十八人,内女直四人。译史二人,通事一人。)覆实司。管勾一员,从七品。隶户、工部,掌覆实营造材物、工匠价直等事。(大安元年,隶三司、工部,罢同管勾。贞祐五年并罢之,以二部主事兼。兴定四年复设,从省拟,不令户、工部举。)
右三部检法司。司正二员,正八品。检法,从八品。二十二员。
都元帅府。(掌征讨之事,兵罢则省。天会二年,伐宋始置。泰和八年,复改为枢密院。)
都元帅一员,从一品。左副元帅一员,正二品。右副元帅一员,正二品。元帅左监军一员,正三品。元帅右监军一员,正三品。左都监一员,从三品。右都监一员,从三品。经历一员,都事一员,知事一员(见兴定三年),正七品。检法一员,从八品。(元帅府女直令史十二人,承安二年十六人,汉人令史六人,译史三人,女直译史一人,承安二年二人。通事,女直三人,后作六人,承安二年复作三人,汉人二人。)
正隆六年,海陵南伐,立三道都统制府及左右领军大都督,将三十二总管,有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锋、武胜、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锐、武扬、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之号。泰和六年伐宋,权设平南抚军上将军,正三品。至殄寇果毅都尉,从六品。凡九阶,曰平南抚军上将军、平南冠军大将军、平南龙骧将军、平南虎威将军、平南荡江将军、殄寇中郎将、殄寇郎将、殄寇折冲都尉、殄寇果毅都尉,军还罢。(置令译史八十人,正三十三人,余四十七人从本府选擢。)元光间,招义军,置总领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训练官,从八官。正大二年,更总领名都尉,升秩为四品。四年,又升为从三品。有建威、折冲、振武、荡寇、果毅、殄寇、虎贲、鹰扬、破虏之名。
枢密院。(天辅七年,始置于广宁府。天会三年下燕山,初以左企弓为使,后以刘彦宗。初犹如辽南院之制,后则否。)泰和六年尝改为元帅府。
枢密使一员,从一品。掌凡武备机密之事。枢密副使一员,从二品。(泰和四年置二人,后不为例。)签书枢密院事一员,正三品。同签枢密院事一员,正四品。(大定十七年增一员,寻罢。明昌初,复增一员,寻又省。三年九月复增一员。)经历一员,从五品。(兴定三年置。)都事一员,正七品。掌受事付事、检勾稽失省署文牍、兼知宿直之事。架阁库管勾一员,正八品。知法二员,从八品。掌检断各司取法之事。余检法同。(枢密院令史,女直十二人,汉人六人,三品官子弟四人,吏员转补二人。译史三人,通事三人,回纥译史一人,曳剌十五人。)
大宗正府。泰和六年避睿宗讳,改为大睦亲府。
判大宗正事一员,从一品。以皇族中属亲者充,掌敦睦纠率宗属钦奉王命,泰和六年改为判大睦亲事。同判大宗正事一员,从二品。泰和六年改为同判大睦亲事。同签大宗正事一员,正三品。宗室充。(大定元年置。)泰和六年改同签大睦亲事。大宗正丞二员,从四品。一员于宗室中选能干者充,一员不限亲疏,分司上京长贰、兼管治临潢以东六司属,泰和六年改为大睦亲丞。知事一员,从七品。检法,从八品。诸宗室将军,正七品。上京、东温忒二处皆有之。世宗时始命迁官,其户凡百二十。明昌二年更名曰司属,设令、丞。承安二年以令同随朝司令,正七品,丞正八品。中都、上京、紥里瓜、合古西南、梅坚寨、蒲与、临潢、泰州、金山等处置,属大宗正府。
御史台。
登闻检院隶焉。(见士民须知。总格、泰和令皆不载。)
御史大夫,从二品。(旧正三品,大定十二年升。)掌纠察朝仪、弹劾官邪、勘鞫官府公事。凡内外刑狱所属理断不当,有陈诉者付台治之。御史中丞,从三品。贰大夫。侍御史二员,从五品。(以上官品皆大定十二年递升。)掌奏事、判台事。治书侍御史二员,从六品。掌同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二员,正七品。每遇朝对立于龙墀之下,专劾朝者仪矩,凡百僚假告事具奏目进呈。监察御史十二员,正七品。掌纠察内外非违、刷磨诸司察帐并监祭礼及出使之事。(参注诸色人,大定二年八员,承安四年十员,承安五年两司各添十二员。)典事二员,从七品。架阁库管勾一员,从八品。检法四员,从八品。狱丞一员,从九品。(御史台令史,女直十三人,内班内祗六人,终场举人七人。汉人十五人,内班内祗七人,终场举人八人。译史四人,内班内祗二人,终场举人二人。通事三人。)
宣抚司。
泰和六年置陕西路宣抚使,节制陕西右监军、右都监兵马公事,八年,改陕西宣抚司为安抚司。山东东西、大名、河北东西、河东南北、辽东、陕西、咸平、隆安、上京、肇州、北京凡十处置司。
使,从一品。副使,正三品。
劝农使司。泰和八年罢,贞祐间复置。兴定六年罢劝农司,改立司农司。
使一员,正三品。副使一员,正五品。掌劝课天下力田之事。
司农司。兴定六年置,兼采访公事。
大司农一员,正二品。卿三员,正四品。少卿三员,正五品。知事二员,正七品。兴定六年,陕西并河南三路置行司农司,设官五员。正大元年,归德、许州、河南、陕西各置,作三员。卿一员,正四品。少卿一员,正五品。丞一员,正六品。卿以下迭出巡案,察官吏臧否而升黜之。使节所过,奸吏屏息,十年之间民政修举,实赖其力。
三司。泰和八年,省户部官员置三司,谓兼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也。贞祐罢之。
使一员,从二品。副使一员,正三品。签三司事一员,正四品。同签三司事一员,正五品。掌劝农、盐铁、度支。判官三员,从六品。本参干官,大安元年更参议。规措审计官三员,正七品。掌同参干官。知事二员,正七品。(以识女直、汉字人充。)勾当官二员,正八品。(大安元年置三员,照磨吏员七人。)管勾架阁库一员,正八品。(三司令史五十人,内女直十人,汉人四十人。大安元年增八人。译史二人,大安元年增一人。通事二人。)知法三员,从八品。(女直知法一员,大安元年增二员。)
国史院。(先尝以谏官兼其职,明昌元年诏谏官不得兼,恐于其奏章私溢已美故也。)监修国史,掌监修国史事。修国史,掌修国史,判院事。
同修国史二员。(女直人、汉人各一员。承安四年更拟女直一员,罢契丹同修国史。)
编修官,正八品。女直、汉人各四员。(明昌二年罢契丹编修三员,添女直一员。大定十八年用书写出职人。)检阅官,从九品。(书写,女直、汉人各五人。)修辽史刊修官一员,编修官三员。
翰林学士院。(天德二年,命翰林学士院自侍读学士至应奉文字,通设汉人十员,女直、契丹各七员。)
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掌制撰词命。凡应奉文字,衔内带“知制诰”(直学士以上同。)贞祐三年升从二品。翰林学士,正三品。翰林侍读学士,从三品。翰林侍讲学士,从三品。翰林直学士,从四品。不限员。翰林待制,正五品。不限员,分掌词命文字,分判院事,衔内不带“知制诰”翰林修撰,从六品。不限员,掌与待制同。应奉翰林文字,从七品。
审官院。(承安四年设,大安二年罢之,若注拟失当,上令御史台官论列。)
知院一员,从三品。掌奏驳除授失当事。(随朝六品、外路五品以上官除授,并送本院审之。补阙、拾遗、监察虽七品,亦送本院。或御批亦送禀,惟部除不送。)同知审官院事一员,从四品。掌书四人。(女直、汉人各二人,以御史台终场举人辟充。)
太常寺。(皇统三年正月始置。)太庙、廪牺、郊社、诸陵、大乐等署隶焉。
卿一员,从三品。少卿一员,正五品。丞一员,正六品。掌礼乐、郊庙、社稷、祠祀之事。博士二员,正七品。掌检讨典礼。检阅官一员,从九品。掌同博士。(泰和元年置,四年罢。)检讨二员,从九品。(明昌元年置,以品官子孙及终场举人,同国史院汉人书写例,试补。)太祝,从八品。掌奉祀神主。奉礼郎,从八品。掌设版位,执仪行事。协律郎,从八品。掌以麾节乐,调和律吕,监视音调。
太庙署。皇统八年太庙成,设署,置令丞,仍兼提举庆元、明德、永祚三宫。令一员,从六品。掌太庙、衍庆、坤宁宫殿神御诸物,及提控诸门关键,扫除、守卫,兼廪牺令事。丞一员,从七品。兼廪牺署丞。直长,明昌三年罢。
廪牺署。令、丞,以太庙令、丞兼,掌荐牺牲及养饲等事。
郊社署。(承安三年设祝史、斋郎百六十人,作班祗儤使,周年一替。大安元年,奏兼武成王庙署。)令一员,从六品。丞一员,从七品。掌社稷、祠祀、祈祷并厅舍祭器等物。直长,明昌三年废。
武成王庙署。大安元年置。令,从六品。丞,从七品。掌春秋祀享,以郊社令、丞兼。
诸陵署。(大安四年同随朝。)提点山陵,正五品。涿州刺史兼。令,从六品。丞一员,从七品。掌守山陵。直长,正八品。
园陵署。令,宛平县丞兼。贞祐二年以园陵迁大兴县境,遂以大兴县令、丞兼。
大乐署。兼鼓吹署。乐工百人。令一员,从六品。丞,从七品。掌调和律吕,教习音声并施用之法。乐工部籍直长一员,正八品。大乐正,从九品。掌祠祀及行礼陈设乐县。大乐副正,从九品。
右属太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