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阿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蜀地的老式民舍比较有特色,有川东、川西、川北之分。川东的民舍便是梁实秋先生笔下的“雅舍”“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篱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川北的民舍呢,因为挨着原始森林,用材比较奢侈。原木的柱子,厚厚的木板墙壁,小青瓦屋面,经济好一点的人家,吊檐往往雕镂或彩绘着图案。那里是羌族、藏族、汉族的杂居地,图案也就带着民族风味,着色浓艳而厚重,美丽醒目。川西坝子里的民舍多为穿逗结构。原木的柱子,墙体嘛,下面为薄木板壁,上面是竹篱墙敷灰,也有小青砖墙。屋面一色的小青瓦。镂花的窗棂、吊檐,瓦铛上印着诸如荷花之类的花纹。有三合水、四合院,也有一楼一底甚至两楼一底的小楼房。
我家的老屋算是川西老式民舍中的一类。
老屋在城市的老城区,那一带多为穿逗结构的老式民舍,年久失修,整条街给人一种败落的感觉。老屋是清末民初的建筑,占地二百多平方,假一楼一底(堂屋无楼,厢房有楼),穿逗结构,小青瓦屋面,木板墙壁,高檐大屋,尚无半分倾斜。母亲去世后,父亲无心打理,失于修缮,有点破败。吊檐只有半截,小格窗棂上的玻璃残缺不全,高高的门槛中间踢出了深深的槽,门边的两个鼓状石墩早风化得看不清本来面目了。四米高的大门,油彩剥落殆尽,呈出朴实的木本色,推动起来“咯咯”作响,声音闷厚而沉实,倒有几分昔日的大气。
老屋虽老,却不是我家老业。
我家老业原在城市的中心,小地名叫四望关,意思是四下张望可以看遍全城。当年外公家的祠堂在此,外公死后,外婆无处居住,依着祠堂搭了一间茅屋,算是老业的雏形了。母亲把茅屋发扬光大,盖起了砖混结构的六间房。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市工厂化,工厂建在城区,我家不幸被一工厂包围。到了九十年代初,厂方通过房管部门用两套六十五平方的商住楼房置换,母亲以无地皮为由拒绝,竟成了钉子户。此事一直闹到市上,经市人大协调,责成厂方另购平房置换。于是我家遂迁入老屋,算是老屋新住户吧。
整个房子为六大间,堂屋基本保留着完整的木板壁,其余的房间被曾经的住户改得面目全非,一部分木板壁换成了砖墙,地板不知去向,变成了水泥地。堂屋没有阁楼,也没有天棚,抬眼便见房檩,又高又空。夏日凉风习习,从门楣上的菱形镂空花窗自上而下灌入,直入颈脖,通体透凉,爽极了。可到了冬天,寒风呼啸而入,扫荡室内暖意,收去了人身上的温热,与其坐沙发上缩着脖子看电视,还不如早早上床,偎着被子看闲书。好在父亲每年请人翻拣屋顶,及时添补瓦片,尚无雨水渗漏之忧。这屋子在我们入住前,有七家住户,估计有大小二十来口吧,可以想见是如何人声鼎沸,热闹嘈杂。我家人丁不旺,最多时,也不过区区五口,仅仅住了屋子的前半部分,后面宽宽大大地空着两间,成了去厕所和厨房的穿堂。晚间入厕,穿过空荡荡、阴森森的两间屋,着实有些儿让人寒毛倒竖。
老屋的修建者,在当年也算有钱人家了,建房很有讲究。此屋坐西向东,背靠青山,日过午,便移至门槛之外。门前隔着老街,是一弯河水的回水处,淼淼清波,历历在目。有几笼修竹在屋后摇曳,最惹眼的是,一株巨大的榕树,如一把巨伞掩映老屋。用老人们的话说,这房子占了一方风水。母亲在世时,讨厌榕树掉落的枯枝砸坏屋顶,想砍去一部分枝桠,请来的民工不愿动手,说那... -->>
蜀地的老式民舍比较有特色,有川东、川西、川北之分。川东的民舍便是梁实秋先生笔下的“雅舍”“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篱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川北的民舍呢,因为挨着原始森林,用材比较奢侈。原木的柱子,厚厚的木板墙壁,小青瓦屋面,经济好一点的人家,吊檐往往雕镂或彩绘着图案。那里是羌族、藏族、汉族的杂居地,图案也就带着民族风味,着色浓艳而厚重,美丽醒目。川西坝子里的民舍多为穿逗结构。原木的柱子,墙体嘛,下面为薄木板壁,上面是竹篱墙敷灰,也有小青砖墙。屋面一色的小青瓦。镂花的窗棂、吊檐,瓦铛上印着诸如荷花之类的花纹。有三合水、四合院,也有一楼一底甚至两楼一底的小楼房。
我家的老屋算是川西老式民舍中的一类。
老屋在城市的老城区,那一带多为穿逗结构的老式民舍,年久失修,整条街给人一种败落的感觉。老屋是清末民初的建筑,占地二百多平方,假一楼一底(堂屋无楼,厢房有楼),穿逗结构,小青瓦屋面,木板墙壁,高檐大屋,尚无半分倾斜。母亲去世后,父亲无心打理,失于修缮,有点破败。吊檐只有半截,小格窗棂上的玻璃残缺不全,高高的门槛中间踢出了深深的槽,门边的两个鼓状石墩早风化得看不清本来面目了。四米高的大门,油彩剥落殆尽,呈出朴实的木本色,推动起来“咯咯”作响,声音闷厚而沉实,倒有几分昔日的大气。
老屋虽老,却不是我家老业。
我家老业原在城市的中心,小地名叫四望关,意思是四下张望可以看遍全城。当年外公家的祠堂在此,外公死后,外婆无处居住,依着祠堂搭了一间茅屋,算是老业的雏形了。母亲把茅屋发扬光大,盖起了砖混结构的六间房。上世纪七十年代,城市工厂化,工厂建在城区,我家不幸被一工厂包围。到了九十年代初,厂方通过房管部门用两套六十五平方的商住楼房置换,母亲以无地皮为由拒绝,竟成了钉子户。此事一直闹到市上,经市人大协调,责成厂方另购平房置换。于是我家遂迁入老屋,算是老屋新住户吧。
整个房子为六大间,堂屋基本保留着完整的木板壁,其余的房间被曾经的住户改得面目全非,一部分木板壁换成了砖墙,地板不知去向,变成了水泥地。堂屋没有阁楼,也没有天棚,抬眼便见房檩,又高又空。夏日凉风习习,从门楣上的菱形镂空花窗自上而下灌入,直入颈脖,通体透凉,爽极了。可到了冬天,寒风呼啸而入,扫荡室内暖意,收去了人身上的温热,与其坐沙发上缩着脖子看电视,还不如早早上床,偎着被子看闲书。好在父亲每年请人翻拣屋顶,及时添补瓦片,尚无雨水渗漏之忧。这屋子在我们入住前,有七家住户,估计有大小二十来口吧,可以想见是如何人声鼎沸,热闹嘈杂。我家人丁不旺,最多时,也不过区区五口,仅仅住了屋子的前半部分,后面宽宽大大地空着两间,成了去厕所和厨房的穿堂。晚间入厕,穿过空荡荡、阴森森的两间屋,着实有些儿让人寒毛倒竖。
老屋的修建者,在当年也算有钱人家了,建房很有讲究。此屋坐西向东,背靠青山,日过午,便移至门槛之外。门前隔着老街,是一弯河水的回水处,淼淼清波,历历在目。有几笼修竹在屋后摇曳,最惹眼的是,一株巨大的榕树,如一把巨伞掩映老屋。用老人们的话说,这房子占了一方风水。母亲在世时,讨厌榕树掉落的枯枝砸坏屋顶,想砍去一部分枝桠,请来的民工不愿动手,说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