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安晓玲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设想”拟定出研究题目后,如何在新的研究思想下,进行工作呢?是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吗?即胡先生的“小心求证”吗?不可!在研究过程中,最需要的不是“处处小心”而是“严格求证”在研究初期,通常是撒“大网”自然是粗糙,不严密的,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金消耗,尽快找到或者接近问题的核心;当找到了求证的核心问题后,再作细致的、精确的验证、试验或论证。
这就是说:科研工作不是越严越好,而是“严”而有“格”即“严格”!通常容易忽视“格”“严”而无“格”最后必将导致“不严”例如称量东西,天平当然比磅秤准确,精度高。但是,称量白菜时绝对不能采用“天平”只能使用精度低、不太严格的“磅秤”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天平称量白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进度很慢;到后来即使改用磅秤,为了赶时间完成任务,会导致无法准确地调整秤砣,以致在磅秤的称量过程中也无法做到严格,即演变成“不严”
具体说来,在初期摸索阶段,是“低严”;后期阶段,才是“高严”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小心翼翼,处处严密要求,在外围或者粗略的问题上,浪费了许多时间和资金;导致深入准确探索或论证时,没有了充分的时间和资金。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求证”一定要“全面”不能仅仅满足于局部内容的相符;如果您的新思想同红楼梦全书中某一点不符,就表明新思想有弊病,需要进一步修正,甚至新思想完全是错的。决不能像当前不少见解那样,依靠引深、曲解和说明,才能证实您的新观点。例如,有人根据红楼梦里的一些方言与湖南相同,而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湘西人。
又如刘先生在探讨秦可卿死因上提出“中草药名称密码说”忽视了张友士开出药方(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之后,秦可卿怎么知道解读药方中的密码?她如何知道药方中的“人参、白术”是“废码”、只有“云苓、熟地、归身”才是密码,它们的意思是:“令(苓)熟地归身”(即他父兄令她在熟悉的地方寻死,以救他们)。依靠大量的解释词,才能使他的观点自圆其说;而且在红楼梦的内容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因此,这种“论证”是无效的。
再如,在庚辰本的第63回,贾宝玉将芳官取名为“耶律雄奴”成为许多人认为曹雪芹具有反清思想的重要证据。提出这种观点可以,但必须反过来到红楼梦中求证。有可能是曹雪芹无意中取了这个名字,并没有想到反清。结果,笔者果然在甲辰本、程乙本、梦稿本、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以及列藏本上,都没有看到这段内容。显然,曹雪芹害怕引起误会,以为他反对自己的主子,而把这段有关“耶律雄奴”的四页多内容(共计1265个字)全部删去,充分表明了他的态度:没有反清的想法。只有庚辰本和以庚辰本为底本伪造的戚序本、蒙府本等三个版本才有这段文字。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知道后两者是伪本。但是,具有第63回的古本一共只有7个,只有三个版本有,而其它四个都没有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还不值得考虑自己论点的准确性吗?难道还不该分析曹雪芹为什么要删去四页多有关的内容?这种只从红楼梦中引出新观点,而不再用红楼梦中的其它内容进行验证,是现今红楼梦研究的通病,持反清复明观点者尤为突出。
上面是笔者从事工科研究试验和文学研究时的经验,或原则。虽然抽象一点,但的确有效。而且,在下觉得;形成新思想的时间,有时比研究和试验的时间更长,所以切不可忽视这个确保您取得成果的极其重要的环节!
总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是“大胆的设想、小心的求证”而应该是:合理设想、严格求证“严”而有“格”多动手,做艰苦细致的查阅资料和实际调查工作,少动嘴[3、4]。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安晓玲:新探红楼(91):“秦学”纯属臆猜
[2]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
[3]安晓玲:学术研究最妒动嘴不动手(上)、(下)
[4]安晓玲:新探红楼(89):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设想”拟定出研究题目后,如何在新的研究思想下,进行工作呢?是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吗?即胡先生的“小心求证”吗?不可!在研究过程中,最需要的不是“处处小心”而是“严格求证”在研究初期,通常是撒“大网”自然是粗糙,不严密的,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资金消耗,尽快找到或者接近问题的核心;当找到了求证的核心问题后,再作细致的、精确的验证、试验或论证。
这就是说:科研工作不是越严越好,而是“严”而有“格”即“严格”!通常容易忽视“格”“严”而无“格”最后必将导致“不严”例如称量东西,天平当然比磅秤准确,精度高。但是,称量白菜时绝对不能采用“天平”只能使用精度低、不太严格的“磅秤”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天平称量白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进度很慢;到后来即使改用磅秤,为了赶时间完成任务,会导致无法准确地调整秤砣,以致在磅秤的称量过程中也无法做到严格,即演变成“不严”
具体说来,在初期摸索阶段,是“低严”;后期阶段,才是“高严”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小心翼翼,处处严密要求,在外围或者粗略的问题上,浪费了许多时间和资金;导致深入准确探索或论证时,没有了充分的时间和资金。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求证”一定要“全面”不能仅仅满足于局部内容的相符;如果您的新思想同红楼梦全书中某一点不符,就表明新思想有弊病,需要进一步修正,甚至新思想完全是错的。决不能像当前不少见解那样,依靠引深、曲解和说明,才能证实您的新观点。例如,有人根据红楼梦里的一些方言与湖南相同,而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湘西人。
又如刘先生在探讨秦可卿死因上提出“中草药名称密码说”忽视了张友士开出药方(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之后,秦可卿怎么知道解读药方中的密码?她如何知道药方中的“人参、白术”是“废码”、只有“云苓、熟地、归身”才是密码,它们的意思是:“令(苓)熟地归身”(即他父兄令她在熟悉的地方寻死,以救他们)。依靠大量的解释词,才能使他的观点自圆其说;而且在红楼梦的内容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因此,这种“论证”是无效的。
再如,在庚辰本的第63回,贾宝玉将芳官取名为“耶律雄奴”成为许多人认为曹雪芹具有反清思想的重要证据。提出这种观点可以,但必须反过来到红楼梦中求证。有可能是曹雪芹无意中取了这个名字,并没有想到反清。结果,笔者果然在甲辰本、程乙本、梦稿本、120回红楼梦定稿版本以及列藏本上,都没有看到这段内容。显然,曹雪芹害怕引起误会,以为他反对自己的主子,而把这段有关“耶律雄奴”的四页多内容(共计1265个字)全部删去,充分表明了他的态度:没有反清的想法。只有庚辰本和以庚辰本为底本伪造的戚序本、蒙府本等三个版本才有这段文字。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知道后两者是伪本。但是,具有第63回的古本一共只有7个,只有三个版本有,而其它四个都没有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还不值得考虑自己论点的准确性吗?难道还不该分析曹雪芹为什么要删去四页多有关的内容?这种只从红楼梦中引出新观点,而不再用红楼梦中的其它内容进行验证,是现今红楼梦研究的通病,持反清复明观点者尤为突出。
上面是笔者从事工科研究试验和文学研究时的经验,或原则。虽然抽象一点,但的确有效。而且,在下觉得;形成新思想的时间,有时比研究和试验的时间更长,所以切不可忽视这个确保您取得成果的极其重要的环节!
总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是“大胆的设想、小心的求证”而应该是:合理设想、严格求证“严”而有“格”多动手,做艰苦细致的查阅资料和实际调查工作,少动嘴[3、4]。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安晓玲:新探红楼(91):“秦学”纯属臆猜
[2]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
[3]安晓玲:学术研究最妒动嘴不动手(上)、(下)
[4]安晓玲:新探红楼(89):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