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安晓玲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上午我正在校对稿子,突然来电话,是邮政局打来的。说昆明寄来一个邮件,通知了你两次,没有来取,已经过期;现在打算退回去,你打算怎样?
我问:“收邮件的人是谁?谁寄来的?”
电话(女声):“你讲讲姓名,我给你查查?”我报上姓名后,听到打键盘的声音,对方说;“对,是你的。”
我问:“是不是寄的杂志?”
电话:“不是。是昆明招商银行的控告信,说你在他们银行办了一张信用卡,金额很大,有没有这回事。”
“没有!我这几年从来没有去过昆明。”
“那就麻烦大了。不过,谭老先生,你不用着急,你可以马上向昆明公安局报案。”
“我不知昆明公安局的电话号码,请你查一下好吗?”
“我们是国家邮局,可以帮你澄清这件事情。免费给你联系昆明上公安局的电话。你对他说,你要报案,有人利用我的身份证,在昆明招商银行办了一个信用卡,号码是:4392125850665778,办卡日期是:2013年6月20日。你记住这么说,就行了。现在你等着,我给你接通昆明公安局的电话。你不要放下电话。等着。”
我心里很感激热心的邮电局工作人员,心里还没想完,就听到电话说:
“我是昆明公安局,什么事?”
我把嘱咐我报案的话,原封不动地讲述一遍的过程中,我爱人跑过来说:
“不要说,是假的。”同时将电话掐断了。
我和爱人争吵,报个案有什么要紧?这时,电话铃响了,我爱人大声喝道:
“不许接!”
我心里非常不同意,为了不发生内战,只好离开。电话铃声接连响着,我爱人拿起电话道:
“你再打电话来,就报案!”
电话(男声):“报你妈!”
这时,我才感到爱人的英明!原来真是一起诈骗案。现在回想起来,漏洞百出。
1)既然打算将邮件退回,为什么还要我报出姓名,查找邮件?
2)他怎么知道邮件里面的详细内容:如:“昆明招商银行的控告信,说你在他们银行办了一张信用卡,金额很大”;“有人利用我的身份证,在昆明招商银行办了一个信用卡,号码是:4392125850665778,办卡日期是:2013年6月20日。”
3)为什么如此好心,为我出谋划策?帮我接通昆明公安局的电话?而且声明不收费?
4)为何很快就接通昆明公安局的电话?
我之所以与这个来路不明的电话交谈,是我有私心,怕哪个杂志社寄给我杂志。我曾经收到一个杂志社的电子邮件,说已经将我的两篇文章排在第四期上,需交审稿费400元。我以为是这方面的邮件,结果引出上述的官司谈话。
“诈骗”真是无孔不入。利用每人的私心,设计圈套,令你上当。识别的办法之一:如果问要你报出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地址等等,就要提起警觉,不要与对方谈下去,以防落进坏分子的圈套!
今天上午我正在校对稿子,突然来电话,是邮政局打来的。说昆明寄来一个邮件,通知了你两次,没有来取,已经过期;现在打算退回去,你打算怎样?
我问:“收邮件的人是谁?谁寄来的?”
电话(女声):“你讲讲姓名,我给你查查?”我报上姓名后,听到打键盘的声音,对方说;“对,是你的。”
我问:“是不是寄的杂志?”
电话:“不是。是昆明招商银行的控告信,说你在他们银行办了一张信用卡,金额很大,有没有这回事。”
“没有!我这几年从来没有去过昆明。”
“那就麻烦大了。不过,谭老先生,你不用着急,你可以马上向昆明公安局报案。”
“我不知昆明公安局的电话号码,请你查一下好吗?”
“我们是国家邮局,可以帮你澄清这件事情。免费给你联系昆明上公安局的电话。你对他说,你要报案,有人利用我的身份证,在昆明招商银行办了一个信用卡,号码是:4392125850665778,办卡日期是:2013年6月20日。你记住这么说,就行了。现在你等着,我给你接通昆明公安局的电话。你不要放下电话。等着。”
我心里很感激热心的邮电局工作人员,心里还没想完,就听到电话说:
“我是昆明公安局,什么事?”
我把嘱咐我报案的话,原封不动地讲述一遍的过程中,我爱人跑过来说:
“不要说,是假的。”同时将电话掐断了。
我和爱人争吵,报个案有什么要紧?这时,电话铃响了,我爱人大声喝道:
“不许接!”
我心里非常不同意,为了不发生内战,只好离开。电话铃声接连响着,我爱人拿起电话道:
“你再打电话来,就报案!”
电话(男声):“报你妈!”
这时,我才感到爱人的英明!原来真是一起诈骗案。现在回想起来,漏洞百出。
1)既然打算将邮件退回,为什么还要我报出姓名,查找邮件?
2)他怎么知道邮件里面的详细内容:如:“昆明招商银行的控告信,说你在他们银行办了一张信用卡,金额很大”;“有人利用我的身份证,在昆明招商银行办了一个信用卡,号码是:4392125850665778,办卡日期是:2013年6月20日。”
3)为什么如此好心,为我出谋划策?帮我接通昆明公安局的电话?而且声明不收费?
4)为何很快就接通昆明公安局的电话?
我之所以与这个来路不明的电话交谈,是我有私心,怕哪个杂志社寄给我杂志。我曾经收到一个杂志社的电子邮件,说已经将我的两篇文章排在第四期上,需交审稿费400元。我以为是这方面的邮件,结果引出上述的官司谈话。
“诈骗”真是无孔不入。利用每人的私心,设计圈套,令你上当。识别的办法之一:如果问要你报出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地址等等,就要提起警觉,不要与对方谈下去,以防落进坏分子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