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单宝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是醉死也喝不过他们,还是趁早“耍赖”吧。于是我对刘斤半说:“都说你是‘刘斤半’,我看以后叫你‘六斤半’得了。”
“实不相瞒,多了不敢说,就这样的低度美酒,在下还真喝过三斤来。”“刘斤半”不无挑衅地说。
“哦,那我明白了,你一定是有‘酒漏’无疑。”
“什么是‘酒漏’?”
“‘酒漏’就是喝上酒后,从胳肢窝及身上其他容易出汗的部位渗出来。据说有‘酒漏’的人管喝多少酒都不会醉。”
“胡说,哪有那样的人。如果真有那样的人,他喝了酒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不喝。”
“是真有这样的人。这个人就住在离我们村不远的邻乡的一个村,如果还活着的话,估计得有八九十岁了。那还是在我很小时候就听说的,几乎大人小孩,见过没见过的都这么说。那时侯喝的酒可不是如今喝的这么好,度数又不太高的粮食酒,特别是在农村,喝的几乎全部是六十二度的高度散酒,是用地瓜干到供销社设在村里的代销店去换的。记得也是当地产的白酒,但那时并不叫琅琊台,好象是叫白干,还有冒峰酒,是用地瓜干酿造而成的。那还是生产队时期,那时生活非常困苦,农民家的主食就是地瓜干,即使吃地瓜干能够维持下来也就不错了,因此除了逢年过节或有客人来,多数家庭很少有舍得用地瓜干去换酒喝的,那可是用于全家糊口的粮食啊!
可是,就有那么一个外号叫‘酒漏’的人舍得,不过‘酒漏’总是以各种借口赊的多,换的少。传说‘酒漏’平时嗜酒如命,且酒量大得很。有一次,他家盖门楼子,请了本村的几个乡亲帮忙,请人帮忙干活自然需要招待,于是他也就理直气壮地在老婆的眼皮底下,从家里装上地瓜干去代销店换酒。酒换上后,一出代销店的门就有人看见他拿出装酒的酒瓶喝了口‘尝尝’,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盖上瓶盖。可是走不多远,一发现没人,他又故伎重演。就这样,本来并不长的一段路,不等到家,一瓶酒就被他“尝”没了,可家里有人帮工需要招待啊,如果家去拿地瓜干一来被人笑话,二来也没法向老婆交代,没办法,他只好重新返回代销店‘赊’了一瓶,可‘赊’这一瓶酒同样没有到家就被他在路上给交代了,不得已再回去‘赊’,反正代销店的代销员最摸他的底细了,决不会难为他的。说来也怪,这天早晨‘酒漏’真是跟酒过不去了,好象喝不够是不会罢休了。究竟打了几斤酒,当时有好几个版本,反正事后人们传说,这天早晨,‘酒漏’只干了一件事——走了四个来回,换回一斤白酒。言外之意,仅在路上,就被‘酒漏’给‘尝’没有了三斤白酒。”
“真的假的?就是再怎么谗酒,一般人也不会不就任何菜肴,不知不觉地就把三斤高度白酒都喝进肚里去吧?那样的话,不就满肚子都是酒了吗?莫非他真有酒漏?”
桌上的酒友们虽然大都喝的差不多了,听见我信誓旦旦地讲起“酒漏”的故事,不免异口同声地发出质疑,就连“刘斤半”也不例外。惟独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我的那位“叔伯老乡”、皓的大学同学发子。
只见发子不紧不慢地对全场说:“这事是真的,不过有两点需要澄清一下:一他并不是传说中的‘酒漏’,二他在路上事实上并没有喝上三斤酒,不过两斤差不多是让他给‘报销’了。”
“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就是那个村的,并且——”
“并且什么?”
“并且,那个人就是我的父亲,不过他早在七年前就不在人世了。”
啊!坏菜了。
怪不得人们常说,这个世界太小了,酒桌上不要随便议论人,不定说到谁身上。多亏没说人家多少坏话,否则,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看来,这个酒说什么我也无法继续喝下去了。三十六计,走为上,好在我与发子并没什么深交,于是我便拿出我的惯用手法——实在喝不进去了,就假装上洗手间,溜之乎也。
就是醉死也喝不过他们,还是趁早“耍赖”吧。于是我对刘斤半说:“都说你是‘刘斤半’,我看以后叫你‘六斤半’得了。”
“实不相瞒,多了不敢说,就这样的低度美酒,在下还真喝过三斤来。”“刘斤半”不无挑衅地说。
“哦,那我明白了,你一定是有‘酒漏’无疑。”
“什么是‘酒漏’?”
“‘酒漏’就是喝上酒后,从胳肢窝及身上其他容易出汗的部位渗出来。据说有‘酒漏’的人管喝多少酒都不会醉。”
“胡说,哪有那样的人。如果真有那样的人,他喝了酒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不喝。”
“是真有这样的人。这个人就住在离我们村不远的邻乡的一个村,如果还活着的话,估计得有八九十岁了。那还是在我很小时候就听说的,几乎大人小孩,见过没见过的都这么说。那时侯喝的酒可不是如今喝的这么好,度数又不太高的粮食酒,特别是在农村,喝的几乎全部是六十二度的高度散酒,是用地瓜干到供销社设在村里的代销店去换的。记得也是当地产的白酒,但那时并不叫琅琊台,好象是叫白干,还有冒峰酒,是用地瓜干酿造而成的。那还是生产队时期,那时生活非常困苦,农民家的主食就是地瓜干,即使吃地瓜干能够维持下来也就不错了,因此除了逢年过节或有客人来,多数家庭很少有舍得用地瓜干去换酒喝的,那可是用于全家糊口的粮食啊!
可是,就有那么一个外号叫‘酒漏’的人舍得,不过‘酒漏’总是以各种借口赊的多,换的少。传说‘酒漏’平时嗜酒如命,且酒量大得很。有一次,他家盖门楼子,请了本村的几个乡亲帮忙,请人帮忙干活自然需要招待,于是他也就理直气壮地在老婆的眼皮底下,从家里装上地瓜干去代销店换酒。酒换上后,一出代销店的门就有人看见他拿出装酒的酒瓶喝了口‘尝尝’,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盖上瓶盖。可是走不多远,一发现没人,他又故伎重演。就这样,本来并不长的一段路,不等到家,一瓶酒就被他“尝”没了,可家里有人帮工需要招待啊,如果家去拿地瓜干一来被人笑话,二来也没法向老婆交代,没办法,他只好重新返回代销店‘赊’了一瓶,可‘赊’这一瓶酒同样没有到家就被他在路上给交代了,不得已再回去‘赊’,反正代销店的代销员最摸他的底细了,决不会难为他的。说来也怪,这天早晨‘酒漏’真是跟酒过不去了,好象喝不够是不会罢休了。究竟打了几斤酒,当时有好几个版本,反正事后人们传说,这天早晨,‘酒漏’只干了一件事——走了四个来回,换回一斤白酒。言外之意,仅在路上,就被‘酒漏’给‘尝’没有了三斤白酒。”
“真的假的?就是再怎么谗酒,一般人也不会不就任何菜肴,不知不觉地就把三斤高度白酒都喝进肚里去吧?那样的话,不就满肚子都是酒了吗?莫非他真有酒漏?”
桌上的酒友们虽然大都喝的差不多了,听见我信誓旦旦地讲起“酒漏”的故事,不免异口同声地发出质疑,就连“刘斤半”也不例外。惟独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我的那位“叔伯老乡”、皓的大学同学发子。
只见发子不紧不慢地对全场说:“这事是真的,不过有两点需要澄清一下:一他并不是传说中的‘酒漏’,二他在路上事实上并没有喝上三斤酒,不过两斤差不多是让他给‘报销’了。”
“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就是那个村的,并且——”
“并且什么?”
“并且,那个人就是我的父亲,不过他早在七年前就不在人世了。”
啊!坏菜了。
怪不得人们常说,这个世界太小了,酒桌上不要随便议论人,不定说到谁身上。多亏没说人家多少坏话,否则,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看来,这个酒说什么我也无法继续喝下去了。三十六计,走为上,好在我与发子并没什么深交,于是我便拿出我的惯用手法——实在喝不进去了,就假装上洗手间,溜之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