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宋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阳令李熙国,在事有方,民思其政。山桑令何道,自少清廉,白首弥厉。应加 褒赍,以劝于后。”乃进元德号宁朔将军,恭子赐绢五十匹,谷五百斛;浦、熙国、 道各赐绢三十匹,谷二百斛。
王歆之,字叔道,河东人也。曾祖愆期,有名晋世,官至南蛮校尉。祖寻之, 光禄大夫。父肇之,豫章公相。歆之被遇于太祖,历显官左民尚书,光禄大夫,卒 官。元嘉九年,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上言:“所统威远将军、北谯梁二郡太守关中 侯申季历,自奉职邦畿,于兹五年,信惠并宣,威化兼著,外清奸暴,内辑民黎, 役赋均平,闾井齐肃,绥穆初附,招携荒远,郊境之外,仰泽怀风,爵赏之授,绩 能是显,宜升阶秩,以崇奖劝。”进号宁朔将军。
其后晋寿太守郭启玄亦有清节,卒官。元嘉二十八年,诏曰:“故绥远将军、 晋寿太守郭启玄往衔命虏庭,秉意不屈,受任白水,尽勤靡懈,公奉私饩,纤毫弗 纳,布衣蔬食,饬躬惟俭。故超授显邦,以甄廉绩。而介诚苦节,终始匪贰,身死 之日,妻子冻馁,志操殊俗,良可哀悼。可赐其家谷五百斛。”
时有北地傅僧祐、颍川陈珉、高平张祐,并以吏才见知。僧祐事在臧焘传。 珉为吴令,善发奸伏,境内以为神明。祐祖父湛,晋孝武世,以才学为中书侍郎, 光禄勋。祐历临安、武康、钱塘令,并著能名,宋世言长吏者,以三人为首。元嘉 中,高平太守潘词,有清节。子亮为昌虑令,亦著廉名,大明中,为徐州刺史刘道 隆所表。世祖世,吴郡陆法真历官有清节,尝为刘秀之安北录事参军。泰山羊希与 安北谘议参军孙诜书曰:“足下同僚似有陆录事者,此生东南名地,又张玄外孙, 持身至清,雅有志节。年高官下,秉操不衰,计当日夕相与申意。”太宗初,为南 海太守,卒官。
太宗世,琅邪王悦,亦莅官清正见知。悦字少明,晋右将军羲之曾孙也。父靖 之,官至司徒左长史。靖之为刘穆之所厚,就穆之求侍中,如此非一。穆之曰: “卿若不求,久自得也。”遂不果。悦泰始中,为黄门郎,御史中丞。上以其廉介, 赐良田五顷。迁尚书吏部郎,侍中,在门下,尽其心力。五年,卒官,追赠太常。 初,悦为侍中,检校御府、太官、太医诸署,得奸巧甚多。及悦死,众咸谓诸署詋 诅之,上乃收典掌者十余人,桎梏云送淮阴,密令渡瓜步江,投之中流。
史臣曰:夫善政之于民,犹良工之于埴也,用功寡而成器多。汉世户口殷盛, 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劝赏威刑,事多专断,尺一诏书,希经邦邑,龚、 黄之化,易以有成。降及晚代,情伪繁起,民减昔时,务多前世,立绩垂风,艰易 百倍。若以上古之化,治此世之民,今吏之良,抚前代之俗,则武城弦歌,将有未 暇;淮阳卧治,如或可勉。未必今才陋古,盖化有淳薄也。
<b>部分译文</b>
王镇之字伯重,琅笽临沂人,是隐士王弘之的哥哥,曾祖王訥,是晋代的骠骑将军。祖父王耆之是中书郎,父亲王随之,是上虞县令。
王镇之开始当琅笽王卫军行参军,出外补任剡县和上虞县令,在任上都有能干的名声。内史谢车酋请王镇之当山阴县令,他再一次作出了特别的成绩。升官卫军参军,本国郎中令,加号宁朔将军。桓玄辅佐晋朝,用他当大将军录事参军。当时三吴发生饥荒,派遣王镇之带着朝廷命令赈济灾民,但是会稽内史王愉不接受圣旨,王镇之按法律弹劾了他。王愉的儿子王绥,是桓玄的外甥,当时是非常显赫的人物。王镇之便遭到他的排挤。王镇之因为母亲年老便以此作为借口请求补任安成太守,到了桓玄失败时,桓玄的部将苻宏侵略本郡边境,王镇之抵抗了一年多,兄弟子侄五人都在战斗中牺牲。母亲去世他就离职,因为在做官时清廉正直,他的妻子儿女无法得到完全的物质供应。于是丢下家庭带着母亲灵柩回到上虞祖先坟墓,安葬完毕,为儿子王标之请求任安彳复县令,随同儿子到任上做官。三年守孝期满,当征西将军刘道规的司马,南平太守。徐道覆进逼江陵。朝廷增加王镇之建威将军的官号,统率檀道济、到彦之等人讨伐徐道覆,王镇之因为未搞过军事,坚决辞让,但没被允许。既而他的先锋将军打败了。王镇之以大兵身份兼任官职,不久又恢复官职。因为讨伐徐道覆的功劳,封爵华容县五等男、被征为廷尉。晋穆帝何皇后在建陵墓时,王镇之任将作大匠(工程总管),又进官御史中丞。因为刚正不阿,朝中百官都怕他。
接着王镇之出外当使持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高祖对人说:“王镇之青年便建立清廉名誉,他必定会成为吴隐之之后最好的官吏。岭南的弊病必定会一洗干净。”在任上不接受俸禄,离开广州时,和初至广州时几乎一样干净。高祖刚开始建立相国府,用他当谘议参军,兼领录尚书事。王镇之在行政上特别能干,虽然严厉,但不残酷,又升官宋国宫廷的祠部尚书。高祖刘裕即位做皇帝,王镇之以脚病名义申请辞职,刘裕让他出外当辅国将军、琅笽太守,又升官宣训卫尉,并任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在任上逝世,时年六十六岁。他弟弟王弘之的事迹在隐逸传之中。
杜慧度,交趾朱鹴人。祖籍京兆。他曾祖父杜元,当宁浦太守,于是迁居交阝止。他父亲杜瑗字道言。在州府做官做到日南、九德、交阝止太守。当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敢健壮有权力,威风盖过交州。李逊听说刺史滕遁之要到,便分派他的两个儿子截断水陆要路。杜瑗收集人马杀掉李逊,交州得以安宁。被任命为龙骧将军。滕遁之在交州十余年,和林邑国之间多次互相攻击。滕遁之将回到北方,林邑王范胡达攻克日南、九德、九真三郡,于是围攻州城,当时滕遁之已走远了。杜瑗和他的第三个儿子杜玄之竭尽全力防守、设谋划策,经多次交战,大败敌人,接着又追讨到九真、日南,连战皆捷,所以范胡达逃回林邑。朝廷于是用杜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他的部属进号为冠军将军,卢循反叛占据广州,派使者交结他,杜瑗将来人斩首。义熙六年(410),杜瑗八十四岁去世,追认为右将军,其他官职照旧。
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个儿子,开始当州的主簿,流民督护,接着升官九真太守。杜瑗去世,府州官吏们认为交州与外国相邻,应天天都有刺史,共同推举杜慧度代管交州府中事务,杜慧度坚决辞让不接受。七年(411)朝廷命他当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广武将军、交州刺史。诏书还未抵达,当年春天,卢循袭占合浦郡,直接向交州进发。慧度于是率领文武将士六千多人在石石奇抗拒卢循的军队。经过交战,活捉卢循长史孙建之,卢循虽然失败,其残余还有三千多人,而且都是久经战斗的老兵。李逊的儿子李弈、李脱等人逃到石石奇盘踞在狸獠中间,各有自己的部众。卢循了解到李弈等人和杜氏有世仇,便派人召引他。李弈等人带着各个狸族头人和部众五六千人,接受卢循指挥。六月庚子,卢循早晨便抵达南津,叫三军攻进城后才吃饭。杜慧度把宗族的私有财产拿出来作为赏赐部众的物质。慧度的弟弟交阝止杜慧期,九真太守杜章明都统率水步兵,杜慧度亲自攀上高船,与卢循的部队交战。在火箭的尾巴上点火射向敌人,步兵则在两岸猛烈射击敌人,卢循的舰船都燃烧起来,卢军倾刻之间大败而逃,卢循被箭射中掉入水中淹死。杜军将卢循和他的父亲卢嘏,以及卢的二个儿子,卢的亲属录事参军阮静,中兵参军罗农夫、李脱等人斩首。他们的脑袋被送到京城。杜慧度被封龙编县侯,享受一千户租税待遇。
高祖刘裕登位做皇帝,杜慧度进号辅国将军。当年,杜慧度率领文武将士一万多人南征林邑国,杀死了林邑国的大半士兵,而宋军前前后后被林邑国掠走的人财却都归还了。林邑国王请求投降,并且输送牲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于是饶了林邑国,杜慧度派长史江悠上表贡献胜利成果。
杜慧度穿布衣,吃素菜,俭约朴素,会弹琴,很喜欢读老子、庄子。在州内严禁多余的庙宇,广修学校,荒年之际人民没饭吃,便用个人的俸禄赈济人民。在管理上很严密,好像治家一样,因此他的恩惠威望人人感知,奸人盗贼也停息,以至城门夜晚不用关闭,人们不捡路人的东西。少帝景平元年(423)去世,享年五十,死后被追赠为左将军。
朝廷用杜慧度的长子员外散骑侍郎杜弘文当振威将军、刺史。当初高祖北征关中、洛阳一带,杜慧度任命弘文为鹰扬将军、流民督护,给他配兵三千,到北方作为大军的后援。杜弘文走到广州时,关洛地区已被平定。州府又署杜弘文代理九真太守。到了继承他父亲当刺史,也因为宽厚温和得百姓欢心,继承他父亲爵位龙编侯。太祖元嘉四年(427)朝廷用廷尉王徽当交州刺史,杜弘文响应朝廷的征调,恰遇得了重病,要人牵扶才得上路,亲戚旧属看到他病情严重,劝他上表病好后再说。杜弘文说:“我家世世代代蒙受朝廷大恩,三代执掌交州,常常想在朝廷卖命,以报答皇上的大恩,况且我亲自被征调,而能安然不动吗?如果中途坎坷不顺,这也是命中注定的。”杜弘文的母亲年岁很老,看到杜弘文带病上路,不忍心与儿子分别,和儿子一起上路到了广州,杜弘文便逝世了。临死前,派他的弟弟杜弘猷到京城上贡,朝廷对他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
徐豁字万同,东莞姑幕人,是中散大夫徐广的哥哥的儿子。父亲徐邈,是晋朝的太子左卫率。
徐豁在晋安帝隆安末,当太学博士,桓玄辅佐晋朝时,当中外都督。徐豁提议:“表示敬礼只能是内外的武官,太宰、司徒,并非军队职务。则对于琅笽王不应加以敬礼。”桓玄暗示中丞免除徐豁的官职。桓玄败亡后,朝廷用徐豁任秘书郎,尚书仓部郎,右军将军何无忌功曹,同时当镇南参军,又当祠部郎,永世令、建武司马、中军参军,尚书左丞。永初初年,徐豁当徐羡之镇军司马,尚书左丞,山阴令。徐豁做过二次中丞三次县令。每次都把管理工作做得条理清晰。为时人所推崇。
元嘉初年,当始兴太守。三年(426)朝廷派大使巡察四方,叫各个郡县官员陈述自己的政绩,徐豁因此上表陈述三条建议:
“第一:本郡大田,年满十六的武官租借,应收租税六十斛大米,十五到十三岁的,都收租税三十斛大米,一家之内根据人口多少,都要上交租税。况且十三岁的小儿,还不能种田地,或者是单身一人,无法平摊,年龄到了应交租税的时候,便逃到远方,既然与蛮、俚少数民族接近,逃往回来更加容易。百姓有的被截断手脚,有的生了孩子又养不活,户口每年都有减少,实在是应该追究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应该重新制订租税制度,让百姓得以成家立业,虽然减少了他们的租税,对政府有些损失,但对于将来却有非常大的好处。”
第二,本郡有交银税的百姓三百多家,他们挖坑开矿,每个坑都二三丈,很费功夫,不顾土矿塌方,一年之中,总有被打死的人,官家检查,往往导致逃跑,老少相随,永远离开了农业,一千多口人,都仰仗他人而吃饭,哪里仅仅是一个农民不耕田,必有人受到饥饿的威胁而已,所以年岁不丰收,便遭到困穷。考虑宫城用米,与用银子没有差别,我认为按银价征收大米,于事更方便。
“第三,中宿县俚人交银税,一子一口人丁输银税只相当于半两。考虑到这县不出银矿,加上俚民都住在洞中,说话像鸟语一般,不熟悉交易的方法,每到买银子的时候,损失又很大。另外称两而收,容易导致奸伪狡诈山民。山民愚蠢而胆怯,无法申明,公家所收的税很轻,俚民却认为很重,如今如果允许按丁收米税,于公私都有好处。”
在郡上作出了显著成绩,太祖非常称赞他,下了一道诏书说:“始兴太守徐豁,廉洁奉公,勤劳公务,政绩卓著,恩惠在民。近来岭南饥荒,始兴郡内尤其严重,徐豁治理有方,赈济饥民,即使古代的好太守,也赶不上。应该蒙受褒赏,以表彰他卓越的成绩,可以赏给他绢布二百匹,一千斛谷。”
五年(428)朝廷用徐豁当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还未拜官便去世了。当年五十一岁。太祖文帝又下诏说:“徐豁清廉奉公,在任官上作出了成绩。所以选拔他当广州刺史,让他实现自己的志向,不幸早死,我非常哀悼他,可以给他赐钱十万,布一百匹,以经营安葬大事。”
阳令李熙国,在事有方,民思其政。山桑令何道,自少清廉,白首弥厉。应加 褒赍,以劝于后。”乃进元德号宁朔将军,恭子赐绢五十匹,谷五百斛;浦、熙国、 道各赐绢三十匹,谷二百斛。
王歆之,字叔道,河东人也。曾祖愆期,有名晋世,官至南蛮校尉。祖寻之, 光禄大夫。父肇之,豫章公相。歆之被遇于太祖,历显官左民尚书,光禄大夫,卒 官。元嘉九年,豫州刺史长沙王义欣上言:“所统威远将军、北谯梁二郡太守关中 侯申季历,自奉职邦畿,于兹五年,信惠并宣,威化兼著,外清奸暴,内辑民黎, 役赋均平,闾井齐肃,绥穆初附,招携荒远,郊境之外,仰泽怀风,爵赏之授,绩 能是显,宜升阶秩,以崇奖劝。”进号宁朔将军。
其后晋寿太守郭启玄亦有清节,卒官。元嘉二十八年,诏曰:“故绥远将军、 晋寿太守郭启玄往衔命虏庭,秉意不屈,受任白水,尽勤靡懈,公奉私饩,纤毫弗 纳,布衣蔬食,饬躬惟俭。故超授显邦,以甄廉绩。而介诚苦节,终始匪贰,身死 之日,妻子冻馁,志操殊俗,良可哀悼。可赐其家谷五百斛。”
时有北地傅僧祐、颍川陈珉、高平张祐,并以吏才见知。僧祐事在臧焘传。 珉为吴令,善发奸伏,境内以为神明。祐祖父湛,晋孝武世,以才学为中书侍郎, 光禄勋。祐历临安、武康、钱塘令,并著能名,宋世言长吏者,以三人为首。元嘉 中,高平太守潘词,有清节。子亮为昌虑令,亦著廉名,大明中,为徐州刺史刘道 隆所表。世祖世,吴郡陆法真历官有清节,尝为刘秀之安北录事参军。泰山羊希与 安北谘议参军孙诜书曰:“足下同僚似有陆录事者,此生东南名地,又张玄外孙, 持身至清,雅有志节。年高官下,秉操不衰,计当日夕相与申意。”太宗初,为南 海太守,卒官。
太宗世,琅邪王悦,亦莅官清正见知。悦字少明,晋右将军羲之曾孙也。父靖 之,官至司徒左长史。靖之为刘穆之所厚,就穆之求侍中,如此非一。穆之曰: “卿若不求,久自得也。”遂不果。悦泰始中,为黄门郎,御史中丞。上以其廉介, 赐良田五顷。迁尚书吏部郎,侍中,在门下,尽其心力。五年,卒官,追赠太常。 初,悦为侍中,检校御府、太官、太医诸署,得奸巧甚多。及悦死,众咸谓诸署詋 诅之,上乃收典掌者十余人,桎梏云送淮阴,密令渡瓜步江,投之中流。
史臣曰:夫善政之于民,犹良工之于埴也,用功寡而成器多。汉世户口殷盛, 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劝赏威刑,事多专断,尺一诏书,希经邦邑,龚、 黄之化,易以有成。降及晚代,情伪繁起,民减昔时,务多前世,立绩垂风,艰易 百倍。若以上古之化,治此世之民,今吏之良,抚前代之俗,则武城弦歌,将有未 暇;淮阳卧治,如或可勉。未必今才陋古,盖化有淳薄也。
<b>部分译文</b>
王镇之字伯重,琅笽临沂人,是隐士王弘之的哥哥,曾祖王訥,是晋代的骠骑将军。祖父王耆之是中书郎,父亲王随之,是上虞县令。
王镇之开始当琅笽王卫军行参军,出外补任剡县和上虞县令,在任上都有能干的名声。内史谢车酋请王镇之当山阴县令,他再一次作出了特别的成绩。升官卫军参军,本国郎中令,加号宁朔将军。桓玄辅佐晋朝,用他当大将军录事参军。当时三吴发生饥荒,派遣王镇之带着朝廷命令赈济灾民,但是会稽内史王愉不接受圣旨,王镇之按法律弹劾了他。王愉的儿子王绥,是桓玄的外甥,当时是非常显赫的人物。王镇之便遭到他的排挤。王镇之因为母亲年老便以此作为借口请求补任安成太守,到了桓玄失败时,桓玄的部将苻宏侵略本郡边境,王镇之抵抗了一年多,兄弟子侄五人都在战斗中牺牲。母亲去世他就离职,因为在做官时清廉正直,他的妻子儿女无法得到完全的物质供应。于是丢下家庭带着母亲灵柩回到上虞祖先坟墓,安葬完毕,为儿子王标之请求任安彳复县令,随同儿子到任上做官。三年守孝期满,当征西将军刘道规的司马,南平太守。徐道覆进逼江陵。朝廷增加王镇之建威将军的官号,统率檀道济、到彦之等人讨伐徐道覆,王镇之因为未搞过军事,坚决辞让,但没被允许。既而他的先锋将军打败了。王镇之以大兵身份兼任官职,不久又恢复官职。因为讨伐徐道覆的功劳,封爵华容县五等男、被征为廷尉。晋穆帝何皇后在建陵墓时,王镇之任将作大匠(工程总管),又进官御史中丞。因为刚正不阿,朝中百官都怕他。
接着王镇之出外当使持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建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高祖对人说:“王镇之青年便建立清廉名誉,他必定会成为吴隐之之后最好的官吏。岭南的弊病必定会一洗干净。”在任上不接受俸禄,离开广州时,和初至广州时几乎一样干净。高祖刚开始建立相国府,用他当谘议参军,兼领录尚书事。王镇之在行政上特别能干,虽然严厉,但不残酷,又升官宋国宫廷的祠部尚书。高祖刘裕即位做皇帝,王镇之以脚病名义申请辞职,刘裕让他出外当辅国将军、琅笽太守,又升官宣训卫尉,并任本州大中正。永初三年,在任上逝世,时年六十六岁。他弟弟王弘之的事迹在隐逸传之中。
杜慧度,交趾朱鹴人。祖籍京兆。他曾祖父杜元,当宁浦太守,于是迁居交阝止。他父亲杜瑗字道言。在州府做官做到日南、九德、交阝止太守。当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敢健壮有权力,威风盖过交州。李逊听说刺史滕遁之要到,便分派他的两个儿子截断水陆要路。杜瑗收集人马杀掉李逊,交州得以安宁。被任命为龙骧将军。滕遁之在交州十余年,和林邑国之间多次互相攻击。滕遁之将回到北方,林邑王范胡达攻克日南、九德、九真三郡,于是围攻州城,当时滕遁之已走远了。杜瑗和他的第三个儿子杜玄之竭尽全力防守、设谋划策,经多次交战,大败敌人,接着又追讨到九真、日南,连战皆捷,所以范胡达逃回林邑。朝廷于是用杜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他的部属进号为冠军将军,卢循反叛占据广州,派使者交结他,杜瑗将来人斩首。义熙六年(410),杜瑗八十四岁去世,追认为右将军,其他官职照旧。
杜慧度,是杜瑗的第五个儿子,开始当州的主簿,流民督护,接着升官九真太守。杜瑗去世,府州官吏们认为交州与外国相邻,应天天都有刺史,共同推举杜慧度代管交州府中事务,杜慧度坚决辞让不接受。七年(411)朝廷命他当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广武将军、交州刺史。诏书还未抵达,当年春天,卢循袭占合浦郡,直接向交州进发。慧度于是率领文武将士六千多人在石石奇抗拒卢循的军队。经过交战,活捉卢循长史孙建之,卢循虽然失败,其残余还有三千多人,而且都是久经战斗的老兵。李逊的儿子李弈、李脱等人逃到石石奇盘踞在狸獠中间,各有自己的部众。卢循了解到李弈等人和杜氏有世仇,便派人召引他。李弈等人带着各个狸族头人和部众五六千人,接受卢循指挥。六月庚子,卢循早晨便抵达南津,叫三军攻进城后才吃饭。杜慧度把宗族的私有财产拿出来作为赏赐部众的物质。慧度的弟弟交阝止杜慧期,九真太守杜章明都统率水步兵,杜慧度亲自攀上高船,与卢循的部队交战。在火箭的尾巴上点火射向敌人,步兵则在两岸猛烈射击敌人,卢循的舰船都燃烧起来,卢军倾刻之间大败而逃,卢循被箭射中掉入水中淹死。杜军将卢循和他的父亲卢嘏,以及卢的二个儿子,卢的亲属录事参军阮静,中兵参军罗农夫、李脱等人斩首。他们的脑袋被送到京城。杜慧度被封龙编县侯,享受一千户租税待遇。
高祖刘裕登位做皇帝,杜慧度进号辅国将军。当年,杜慧度率领文武将士一万多人南征林邑国,杀死了林邑国的大半士兵,而宋军前前后后被林邑国掠走的人财却都归还了。林邑国王请求投降,并且输送牲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于是饶了林邑国,杜慧度派长史江悠上表贡献胜利成果。
杜慧度穿布衣,吃素菜,俭约朴素,会弹琴,很喜欢读老子、庄子。在州内严禁多余的庙宇,广修学校,荒年之际人民没饭吃,便用个人的俸禄赈济人民。在管理上很严密,好像治家一样,因此他的恩惠威望人人感知,奸人盗贼也停息,以至城门夜晚不用关闭,人们不捡路人的东西。少帝景平元年(423)去世,享年五十,死后被追赠为左将军。
朝廷用杜慧度的长子员外散骑侍郎杜弘文当振威将军、刺史。当初高祖北征关中、洛阳一带,杜慧度任命弘文为鹰扬将军、流民督护,给他配兵三千,到北方作为大军的后援。杜弘文走到广州时,关洛地区已被平定。州府又署杜弘文代理九真太守。到了继承他父亲当刺史,也因为宽厚温和得百姓欢心,继承他父亲爵位龙编侯。太祖元嘉四年(427)朝廷用廷尉王徽当交州刺史,杜弘文响应朝廷的征调,恰遇得了重病,要人牵扶才得上路,亲戚旧属看到他病情严重,劝他上表病好后再说。杜弘文说:“我家世世代代蒙受朝廷大恩,三代执掌交州,常常想在朝廷卖命,以报答皇上的大恩,况且我亲自被征调,而能安然不动吗?如果中途坎坷不顺,这也是命中注定的。”杜弘文的母亲年岁很老,看到杜弘文带病上路,不忍心与儿子分别,和儿子一起上路到了广州,杜弘文便逝世了。临死前,派他的弟弟杜弘猷到京城上贡,朝廷对他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
徐豁字万同,东莞姑幕人,是中散大夫徐广的哥哥的儿子。父亲徐邈,是晋朝的太子左卫率。
徐豁在晋安帝隆安末,当太学博士,桓玄辅佐晋朝时,当中外都督。徐豁提议:“表示敬礼只能是内外的武官,太宰、司徒,并非军队职务。则对于琅笽王不应加以敬礼。”桓玄暗示中丞免除徐豁的官职。桓玄败亡后,朝廷用徐豁任秘书郎,尚书仓部郎,右军将军何无忌功曹,同时当镇南参军,又当祠部郎,永世令、建武司马、中军参军,尚书左丞。永初初年,徐豁当徐羡之镇军司马,尚书左丞,山阴令。徐豁做过二次中丞三次县令。每次都把管理工作做得条理清晰。为时人所推崇。
元嘉初年,当始兴太守。三年(426)朝廷派大使巡察四方,叫各个郡县官员陈述自己的政绩,徐豁因此上表陈述三条建议:
“第一:本郡大田,年满十六的武官租借,应收租税六十斛大米,十五到十三岁的,都收租税三十斛大米,一家之内根据人口多少,都要上交租税。况且十三岁的小儿,还不能种田地,或者是单身一人,无法平摊,年龄到了应交租税的时候,便逃到远方,既然与蛮、俚少数民族接近,逃往回来更加容易。百姓有的被截断手脚,有的生了孩子又养不活,户口每年都有减少,实在是应该追究这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应该重新制订租税制度,让百姓得以成家立业,虽然减少了他们的租税,对政府有些损失,但对于将来却有非常大的好处。”
第二,本郡有交银税的百姓三百多家,他们挖坑开矿,每个坑都二三丈,很费功夫,不顾土矿塌方,一年之中,总有被打死的人,官家检查,往往导致逃跑,老少相随,永远离开了农业,一千多口人,都仰仗他人而吃饭,哪里仅仅是一个农民不耕田,必有人受到饥饿的威胁而已,所以年岁不丰收,便遭到困穷。考虑宫城用米,与用银子没有差别,我认为按银价征收大米,于事更方便。
“第三,中宿县俚人交银税,一子一口人丁输银税只相当于半两。考虑到这县不出银矿,加上俚民都住在洞中,说话像鸟语一般,不熟悉交易的方法,每到买银子的时候,损失又很大。另外称两而收,容易导致奸伪狡诈山民。山民愚蠢而胆怯,无法申明,公家所收的税很轻,俚民却认为很重,如今如果允许按丁收米税,于公私都有好处。”
在郡上作出了显著成绩,太祖非常称赞他,下了一道诏书说:“始兴太守徐豁,廉洁奉公,勤劳公务,政绩卓著,恩惠在民。近来岭南饥荒,始兴郡内尤其严重,徐豁治理有方,赈济饥民,即使古代的好太守,也赶不上。应该蒙受褒赏,以表彰他卓越的成绩,可以赏给他绢布二百匹,一千斛谷。”
五年(428)朝廷用徐豁当持节,督广交二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还未拜官便去世了。当年五十一岁。太祖文帝又下诏说:“徐豁清廉奉公,在任官上作出了成绩。所以选拔他当广州刺史,让他实现自己的志向,不幸早死,我非常哀悼他,可以给他赐钱十万,布一百匹,以经营安葬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