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豆棚闲话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特别喜欢听阎崇年教授讲课,他总是不看讲稿的引经据典、不动声色的娓娓讲述,给听众展示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评价那些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让听众在众多的戏说历史的迷惑中了解历史真相。
记得喜怒不形于色的阎崇年先生也有两次动容,一次是动怒----在明亡清兴六十年简介中,讲到明末将领熊廷弼犯了斩与不斩两可的错误,却因为宫廷内的党派之争而被斩首并“传首九边”的时候,老先生为朝廷腐败而拍案,甚至于把讲桌上放的资料拍得飞了起来。一次是动情----在讲到袁崇焕的时候,细述到袁崇焕含冤而死被千刀万剐,并且被围观的京城百姓唾骂的时候,为民族英雄蒙受的屈辱痛心疾首潸然泪下。
听了讲授之后,对袁崇焕非常感兴趣,就找了很多有关历史书籍,看完了对袁崇焕之死就有了更全面地了解,深深地为袁崇焕生不逢时而叹息,叹息这样一位赤胆忠心保大明、为官廉洁清正、指挥作战智勇双全的将领,实在是生不逢时,假如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肯定会为国为民立下汗马功劳而名扬青史的。
袁崇焕是万历年间的进士,文采很好,写了很多的诗歌。到了天启年间后,骁勇善战的八旗兵已经大兵压境来势凶猛,当时先天不足后天弱智的天启皇帝对边防将士还是了解一些,对袁崇焕的率兵打仗“智、仁、信、勇、严”有所耳闻,亲口说“守辽非蛮子不可”(蛮子就是袁崇焕,因为是南方人(祖籍广东生活于广西)被朝中称为“袁蛮子”)。
天启六年(1626年),天启皇帝任命袁崇焕为辽东督抚,这时候原来的督抚熊廷弼刚刚被杀,我们知道这熊廷弼因为辽东重镇广宁失守,罪可杀也可赦,但是时值朝廷内部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清东林党斗争非常厉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熊廷弼就稀里糊涂地当了“池鱼”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不仅被天启皇帝砍首并“传首九边”儿子被赐死、八十岁的老母亲被杖责。这时候袁崇焕感到了兔死狐悲唇亡齿寒,曾经写了一首诗悼念熊廷弼: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
家贫罄尽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
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
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坛善将兵。
想来写诗的时候袁崇焕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下场竟然比熊廷弼还惨。更没有意识到,在有着那样一个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听任于乳母客氏和太监魏忠贤的天启皇帝当政时,立再大的战功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历代皇帝和皇帝身边的宠臣们都忌讳“功高盖主”谁功劳大谁倒霉。然而我不解的是,世世代代的范蠡们为什么前赴后继的走上这条“飞鸟尽良弓藏娇兔死走狗烹”的道路死不悔改?真是封建帝制下忠臣的悲哀。
天启皇帝朱由检在上任七年(1627年)后23岁时驾崩。新上任的弟弟朱由校即崇祯皇帝雄心勃勃,立志要收复边境,努力做一个不同于哥哥的“有道明君”
崇祯对自己的人格很自信,自誉为是一个“勤政自律、知人善任”的好皇帝。他上任三把火,果断地囚禁了魏忠贤,魏忠贤看大势已去,在“势去时衰,零落如飘草”的哀叹中上吊自杀,崇祯接着大马金刀地清理了魏忠贤的余党,让大臣们觉得大明中兴有望,纷纷称赞崇祯皇帝“神明自运”
这时候辽东边防已经成“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为了保住朱家江山,崇祯重新启用了以“不怕死、不爱钱”深受朝内朝外官员赞誉的袁崇焕,并任命他为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等于把北方防线的大权全部交给了袁崇焕。袁崇焕果然不负众望,并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深得士兵厚爱,因此在防御辽东的战斗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特别是宁远一战,以一万兵马... -->>
特别喜欢听阎崇年教授讲课,他总是不看讲稿的引经据典、不动声色的娓娓讲述,给听众展示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评价那些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让听众在众多的戏说历史的迷惑中了解历史真相。
记得喜怒不形于色的阎崇年先生也有两次动容,一次是动怒----在明亡清兴六十年简介中,讲到明末将领熊廷弼犯了斩与不斩两可的错误,却因为宫廷内的党派之争而被斩首并“传首九边”的时候,老先生为朝廷腐败而拍案,甚至于把讲桌上放的资料拍得飞了起来。一次是动情----在讲到袁崇焕的时候,细述到袁崇焕含冤而死被千刀万剐,并且被围观的京城百姓唾骂的时候,为民族英雄蒙受的屈辱痛心疾首潸然泪下。
听了讲授之后,对袁崇焕非常感兴趣,就找了很多有关历史书籍,看完了对袁崇焕之死就有了更全面地了解,深深地为袁崇焕生不逢时而叹息,叹息这样一位赤胆忠心保大明、为官廉洁清正、指挥作战智勇双全的将领,实在是生不逢时,假如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肯定会为国为民立下汗马功劳而名扬青史的。
袁崇焕是万历年间的进士,文采很好,写了很多的诗歌。到了天启年间后,骁勇善战的八旗兵已经大兵压境来势凶猛,当时先天不足后天弱智的天启皇帝对边防将士还是了解一些,对袁崇焕的率兵打仗“智、仁、信、勇、严”有所耳闻,亲口说“守辽非蛮子不可”(蛮子就是袁崇焕,因为是南方人(祖籍广东生活于广西)被朝中称为“袁蛮子”)。
天启六年(1626年),天启皇帝任命袁崇焕为辽东督抚,这时候原来的督抚熊廷弼刚刚被杀,我们知道这熊廷弼因为辽东重镇广宁失守,罪可杀也可赦,但是时值朝廷内部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清东林党斗争非常厉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熊廷弼就稀里糊涂地当了“池鱼”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不仅被天启皇帝砍首并“传首九边”儿子被赐死、八十岁的老母亲被杖责。这时候袁崇焕感到了兔死狐悲唇亡齿寒,曾经写了一首诗悼念熊廷弼: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
家贫罄尽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
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
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坛善将兵。
想来写诗的时候袁崇焕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下场竟然比熊廷弼还惨。更没有意识到,在有着那样一个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听任于乳母客氏和太监魏忠贤的天启皇帝当政时,立再大的战功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历代皇帝和皇帝身边的宠臣们都忌讳“功高盖主”谁功劳大谁倒霉。然而我不解的是,世世代代的范蠡们为什么前赴后继的走上这条“飞鸟尽良弓藏娇兔死走狗烹”的道路死不悔改?真是封建帝制下忠臣的悲哀。
天启皇帝朱由检在上任七年(1627年)后23岁时驾崩。新上任的弟弟朱由校即崇祯皇帝雄心勃勃,立志要收复边境,努力做一个不同于哥哥的“有道明君”
崇祯对自己的人格很自信,自誉为是一个“勤政自律、知人善任”的好皇帝。他上任三把火,果断地囚禁了魏忠贤,魏忠贤看大势已去,在“势去时衰,零落如飘草”的哀叹中上吊自杀,崇祯接着大马金刀地清理了魏忠贤的余党,让大臣们觉得大明中兴有望,纷纷称赞崇祯皇帝“神明自运”
这时候辽东边防已经成“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为了保住朱家江山,崇祯重新启用了以“不怕死、不爱钱”深受朝内朝外官员赞誉的袁崇焕,并任命他为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等于把北方防线的大权全部交给了袁崇焕。袁崇焕果然不负众望,并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深得士兵厚爱,因此在防御辽东的战斗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特别是宁远一战,以一万兵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