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长者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05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连续播放了十集系列片徽州,全方位的介绍了徽州的村落、民居、祠堂、牌坊、老桥、书院、戏曲、绘画、医学、工艺、商帮、市井民俗、人文思想等等方方面面,这就是被称之为“徽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九华山、黄山、齐云山的那些云雾飘渺的大山皱褶里,在新安江、青弋江、富春江的清澈如稠的溪水傍,有着一批白墙黑瓦的徽州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就像画在纸上的水墨,是宣纸与徽墨,是白得像白天一样的宣纸,是黑得像夜晚一样的徽墨,而且用的还是宣笔。有名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以及江村等地我已去过两次,领略过它们的厚重和端庄,所以我喜欢捧起陶方宣的散文,随着他的神笔去游走另外几处古村落,重新感受徽文化的气息和脉络,去体会那远古的儒雅和现存的韵味。
在红尘滚滚的年代里,去寻觅一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地方,该是多么美妙的想法,读累了,便行走在那用红麻石铺就,石下流水汩汩的巷子里,那两侧高墙上布满藓蕨植物,木雕砖雕触目皆是。巷子里总有一种气息,牛粪柴烟的气息?宣纸徽墨的气息?难以分辨。时见精雕细刻的木门深锁,从门缝朝里窥,木雕砖雕间杂草丛生,一树梨花兀自雪白,间或有一老人依门独坐,瓦檐上一缕苍白的阳光照着他,膝上摊一册线装书,像入定禅坐的老僧,一坐千年。
文学作品其实犹如服装设计一样,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件服装那样分别通过点、线、面、色彩和质地以及式样来体现出它的美丽和神韵。陶方宣的宣纸上故乡就是经过他设计和精心缝制以后,保持着那古典的中式服装的原始美,显现出端庄,朴素,大方,得体:
“穿丝绸的女子一脸愁容,绣花缎子鞋踏在青石台阶上悄然无声,梅花的淡影,蟋蟀低泣如风中远逝的箫,生肺病的书生低低的吟哦,发黄的线装书上落满灰尘,遗落在青砖地上的丝帕,风吹动的古画,压抑的喘息,纸灯笼照着廊檐下一树落花,微雨后厢房里三两声黄梅调”
同样,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也更应该像一幅中国画那样,保持着“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以线条为主,凸现出“意境”之美。无论工笔也好,写意也罢,还是两者相兼,都体现重淡相间,奔放活泼的蕴涵,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透过其优美的语句,来再现出这一点:
“六月初三或九月初九,天黑得如一团徽墨,在你一愣神的时候,月光就从某个老房子顶上漫过来,像一盆凉水浇了你一头一身,它流在地上,像秋霜,像宣纸,你忽然有了一种感动,因为你在城市里几十年从没见过如此美好的月光,它把你心灵上的尘埃擦洗得干干净净,你感觉自己一下子纯洁如婴。”
南屏是古村落中的作者最爱的村落,因为那儿有片纤尘不染的月光“多少年没有见到过像南屏村那样美好的月光,那是童年里的月光童话中的月光,令人思乡、令人怀旧、令人想找一张宣纸去案头泼墨写一首卜算子或一剪梅。”
徽文化不是一件具体或抽象的东西,而是有众多文化群体集聚而成的,它有文房四宝中的徽砚、徽笔、徽墨和宣纸,仅这一点就有了些许凝重和端庄,也有由此派生出新安派画系的诞生,因为那儿有写不完,画不尽的黄山、九华山、齐云山,新安江、富春江、青弋江。所以当你行走在古村落里,那些不起眼的农夫,刚放下农具,就能挥就而成“春风杨柳”、“青山秀水”、“落花时节又逢君”、“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那些拖着鼻涕的小孩,他的围棋、象棋和你下两盘还自认为不是棋逢对手呢。
徽文化不是谁谁发明的,它是通过长期和漫长的历史熏陶、渲染、沉积和洗炼而成的“村中遍布老屋古井,多为明清遗物,家家门户洞开,走进去绝无人阻拦,进门木刻砖雕,举目古画古瓷,头顶悬着火腿与艾草;门旮旯里,鸡食钵子坐杌垫子烘火篮子,无一不是古物,像在办文物展览。”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就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是西递村的一幅对联,它充分体现出徽州人文化底蕴,那就是不读死书,而是要把读书和经商、创业、守业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是徽商的宗旨和理念,也是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儿作者还给我们展示出徽州的另一个古镇——章渡“章渡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古徽州的一处重镇,在水运时代据说当年章渡吊脚楼下泊满了南来北往的船只,小镇上酒楼、书画店、山货行、旅馆、青楼鳞次栉比,商人、画匠、文人、美女来来往往。因为水运的便利,古徽州出产的文房四宝和茶叶、竹木、柴炭等山货都在此交易,然后运抵芜湖中转到上江汉口重庆、下江南京上海。”章渡离我所居住的地方不是太远,泾县我也去过几次,但章渡却一次未去,只是吃过泾县同学带给我的霉豆子。
徽州的历史太长,太厚就象所有的美丽的江南一样,总是有那么多好去处,无论是江浙的水乡乌镇、周庄、绍兴等地,还是徽州的山水共融之地西递、宏村、上庄、江村、章渡,全都是洗炼身心的好去处。如果你想更细的了解江南,了解徽州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手中的工作,无论在春夏秋冬,都可以选定一个假期,亲自去感受一下古徽州和其独特的徽文化
2005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连续播放了十集系列片徽州,全方位的介绍了徽州的村落、民居、祠堂、牌坊、老桥、书院、戏曲、绘画、医学、工艺、商帮、市井民俗、人文思想等等方方面面,这就是被称之为“徽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九华山、黄山、齐云山的那些云雾飘渺的大山皱褶里,在新安江、青弋江、富春江的清澈如稠的溪水傍,有着一批白墙黑瓦的徽州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就像画在纸上的水墨,是宣纸与徽墨,是白得像白天一样的宣纸,是黑得像夜晚一样的徽墨,而且用的还是宣笔。有名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以及江村等地我已去过两次,领略过它们的厚重和端庄,所以我喜欢捧起陶方宣的散文,随着他的神笔去游走另外几处古村落,重新感受徽文化的气息和脉络,去体会那远古的儒雅和现存的韵味。
在红尘滚滚的年代里,去寻觅一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地方,该是多么美妙的想法,读累了,便行走在那用红麻石铺就,石下流水汩汩的巷子里,那两侧高墙上布满藓蕨植物,木雕砖雕触目皆是。巷子里总有一种气息,牛粪柴烟的气息?宣纸徽墨的气息?难以分辨。时见精雕细刻的木门深锁,从门缝朝里窥,木雕砖雕间杂草丛生,一树梨花兀自雪白,间或有一老人依门独坐,瓦檐上一缕苍白的阳光照着他,膝上摊一册线装书,像入定禅坐的老僧,一坐千年。
文学作品其实犹如服装设计一样,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件服装那样分别通过点、线、面、色彩和质地以及式样来体现出它的美丽和神韵。陶方宣的宣纸上故乡就是经过他设计和精心缝制以后,保持着那古典的中式服装的原始美,显现出端庄,朴素,大方,得体:
“穿丝绸的女子一脸愁容,绣花缎子鞋踏在青石台阶上悄然无声,梅花的淡影,蟋蟀低泣如风中远逝的箫,生肺病的书生低低的吟哦,发黄的线装书上落满灰尘,遗落在青砖地上的丝帕,风吹动的古画,压抑的喘息,纸灯笼照着廊檐下一树落花,微雨后厢房里三两声黄梅调”
同样,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也更应该像一幅中国画那样,保持着“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以线条为主,凸现出“意境”之美。无论工笔也好,写意也罢,还是两者相兼,都体现重淡相间,奔放活泼的蕴涵,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透过其优美的语句,来再现出这一点:
“六月初三或九月初九,天黑得如一团徽墨,在你一愣神的时候,月光就从某个老房子顶上漫过来,像一盆凉水浇了你一头一身,它流在地上,像秋霜,像宣纸,你忽然有了一种感动,因为你在城市里几十年从没见过如此美好的月光,它把你心灵上的尘埃擦洗得干干净净,你感觉自己一下子纯洁如婴。”
南屏是古村落中的作者最爱的村落,因为那儿有片纤尘不染的月光“多少年没有见到过像南屏村那样美好的月光,那是童年里的月光童话中的月光,令人思乡、令人怀旧、令人想找一张宣纸去案头泼墨写一首卜算子或一剪梅。”
徽文化不是一件具体或抽象的东西,而是有众多文化群体集聚而成的,它有文房四宝中的徽砚、徽笔、徽墨和宣纸,仅这一点就有了些许凝重和端庄,也有由此派生出新安派画系的诞生,因为那儿有写不完,画不尽的黄山、九华山、齐云山,新安江、富春江、青弋江。所以当你行走在古村落里,那些不起眼的农夫,刚放下农具,就能挥就而成“春风杨柳”、“青山秀水”、“落花时节又逢君”、“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那些拖着鼻涕的小孩,他的围棋、象棋和你下两盘还自认为不是棋逢对手呢。
徽文化不是谁谁发明的,它是通过长期和漫长的历史熏陶、渲染、沉积和洗炼而成的“村中遍布老屋古井,多为明清遗物,家家门户洞开,走进去绝无人阻拦,进门木刻砖雕,举目古画古瓷,头顶悬着火腿与艾草;门旮旯里,鸡食钵子坐杌垫子烘火篮子,无一不是古物,像在办文物展览。”
“读书好营商好效好就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这是西递村的一幅对联,它充分体现出徽州人文化底蕴,那就是不读死书,而是要把读书和经商、创业、守业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是徽商的宗旨和理念,也是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儿作者还给我们展示出徽州的另一个古镇——章渡“章渡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古徽州的一处重镇,在水运时代据说当年章渡吊脚楼下泊满了南来北往的船只,小镇上酒楼、书画店、山货行、旅馆、青楼鳞次栉比,商人、画匠、文人、美女来来往往。因为水运的便利,古徽州出产的文房四宝和茶叶、竹木、柴炭等山货都在此交易,然后运抵芜湖中转到上江汉口重庆、下江南京上海。”章渡离我所居住的地方不是太远,泾县我也去过几次,但章渡却一次未去,只是吃过泾县同学带给我的霉豆子。
徽州的历史太长,太厚就象所有的美丽的江南一样,总是有那么多好去处,无论是江浙的水乡乌镇、周庄、绍兴等地,还是徽州的山水共融之地西递、宏村、上庄、江村、章渡,全都是洗炼身心的好去处。如果你想更细的了解江南,了解徽州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下手中的工作,无论在春夏秋冬,都可以选定一个假期,亲自去感受一下古徽州和其独特的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