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丑丁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次见像黄河这样宽广而壮观的河流。随车的副司机也同我们攀谈起来,我才知道平常时分黄河在秦晋交界的北部地区经过的时侯,河水还是清澈的,只是这几天一直下雨,所以河水在这地方也就变黄了,看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车一直在向前冲,雨也是越下越大,看上去今天没有停的势头。经过一个叫巡镇的地方,下了几个乘客,我们继续前行。地势比起旧县来明显平坦和宽阔了许多。副司机说再过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我也利用这段时间,难得地睡了一会儿
我在睡梦中被人推了一把猛惊醒,扭头向窗外一看原来车已经快驶入河曲县城了,我眯着眼睛看着车窗外这些陌生的建筑,车经过一个很大的、建筑很考究的牌坊,上面写着“九曲重镇”我在晋北朔州市的山阴县和应县都见过这种牌坊,也许就像过去的城门,穿过它就标志着我们进了县城,这座城市的马路还算整洁平直,我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这座陌生的城市。汽车七拐八拐驶入汽车站,汽车站大概还是七十年代左右的建筑,早已显得残旧不堪,倒是能给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种“思古之幽情”可以回味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后来我回到公司,在互联网上查阅一些关于河曲的信息,才知道河曲过去也叫九曲,缘由是黄河本来在陕蒙交界的地方是向东北方向流的,到了这个晋陕蒙交界也就是河曲这地方,突然经过九曲十八弯,变成由北向南奔腾而流,所以落了这么个名字。这座县城不大,我打了辆出租车去要办公事的河曲电厂,出租车在县区的街上转来转去,基本上和大多数县城的格调一样,没什么特别。雨水冲洗着这座小城的泥土,有一种黄土高原特有的泥土清香,街上的行车很少,没有大城市的喧嚣,虽不能给人心旷神怡但也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公事办得还比较顺利,要送的打印机我已经送下,联络好晚上再去修理那几台复印机。我回到城里找住的地方,顺便也犒劳一下早已饿得麻木的胃。住的地方好找,我发现这座县城宾馆或旅店倒是不少,吃饭的地方却不好找。找了几乎整条街道,饭店大都是铁将军把门,好不容易有开门的两家也是没饭,心中窝着一肚子的火,这种情况在朔州是很少碰到的!
街上三三两两挽着裤角边打着花伞步行的姑娘倒是不少。记得几年前我在太原上学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两个河曲的同学,虽然认识,不是一个班的也不是很惯熟。那会儿在因为学校里有几个河曲籍的女学生很是风骚,在学校里经常乱搞男女关系,因此在我们学校里也落了个“河曲女人裤带松”的说法。我在太原上学已经是八九年前的事了,这可能和当时热播的一个电视剧也有一点儿关系,电视剧的名称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依稀还记得电视剧里一个关于“借种”的情节,说得是解放前黄河边晋西北和陕蒙交界的小村子里,有一户老财生了一个愣儿,老财怕他家断了香火,早早就给愣儿娶了房媳妇,没想到这儿子傻到连男女之事也不懂,实在没办法,这老财老两口商量了半天,决定这传宗接代的事情只好由公公来代劳了,公公和儿媳妇折腾了几次,无耐这公公还是年纪大了点,儿媳妇的肚皮始终不见大起来,最后只好就由一个打光棍的长工来完成这份“工作”作为酬劳老财答应给长工二亩半坡地,当时我觉得剧中有一个情节还是很搞笑的,这傻子把自己的媳妇和长工反锁到屋子里,自己却蹲在门外磕着瓜子监督这份任务是否被顺利执行,后来这媳妇倒是生了个儿子,财主老两口撒手归西后,这个家也就衰败了,孩子也渐渐长了,人们也就给这孩子取个绰号叫“二亩半”再往后剧情是怎么发展的我也记不清了。当时年少,只是觉得这种事情真是好笑,现在真的到了这地方,路过看到山里人就住在傍山开挖的土窑洞里,才想到当时的人们对传承香火的思想有多么愚昧无知。好在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还是很难想象现在这一方人如果看了当时电视剧里的这些镜头,他们心里有何种感受。
我在这里的事情办得还比较顺利。晚上很轻松的就修好了那两台复印机,当我在夜里打车回宾馆时,我觉得河曲的夜景也还算是不错吧,国家正在实行“西电东送”战略工程,这里也沾了光,河曲电厂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也提高了不少。
我在这县城里看到一座小塔以及好像近年来返修过的古建筑,路过时看到在围墙上刻着“白朴公园”四个大字,出租车司机告诉这座塔叫笔尖塔,具体是纪念谁我没有记住,第二天早上我乘车回朔州,车还是从来时的路上原路返回,出了县城路过一个看建设像是个公园之类的地方,地方不大,中间有一个很高的建筑上有一匹展翅腾飞的马,我想这也许就是这座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吧,但愿这座城市能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政策而腾飞!
丑丁写于二四年夏秋
次见像黄河这样宽广而壮观的河流。随车的副司机也同我们攀谈起来,我才知道平常时分黄河在秦晋交界的北部地区经过的时侯,河水还是清澈的,只是这几天一直下雨,所以河水在这地方也就变黄了,看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
车一直在向前冲,雨也是越下越大,看上去今天没有停的势头。经过一个叫巡镇的地方,下了几个乘客,我们继续前行。地势比起旧县来明显平坦和宽阔了许多。副司机说再过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我也利用这段时间,难得地睡了一会儿
我在睡梦中被人推了一把猛惊醒,扭头向窗外一看原来车已经快驶入河曲县城了,我眯着眼睛看着车窗外这些陌生的建筑,车经过一个很大的、建筑很考究的牌坊,上面写着“九曲重镇”我在晋北朔州市的山阴县和应县都见过这种牌坊,也许就像过去的城门,穿过它就标志着我们进了县城,这座城市的马路还算整洁平直,我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这座陌生的城市。汽车七拐八拐驶入汽车站,汽车站大概还是七十年代左右的建筑,早已显得残旧不堪,倒是能给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种“思古之幽情”可以回味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后来我回到公司,在互联网上查阅一些关于河曲的信息,才知道河曲过去也叫九曲,缘由是黄河本来在陕蒙交界的地方是向东北方向流的,到了这个晋陕蒙交界也就是河曲这地方,突然经过九曲十八弯,变成由北向南奔腾而流,所以落了这么个名字。这座县城不大,我打了辆出租车去要办公事的河曲电厂,出租车在县区的街上转来转去,基本上和大多数县城的格调一样,没什么特别。雨水冲洗着这座小城的泥土,有一种黄土高原特有的泥土清香,街上的行车很少,没有大城市的喧嚣,虽不能给人心旷神怡但也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公事办得还比较顺利,要送的打印机我已经送下,联络好晚上再去修理那几台复印机。我回到城里找住的地方,顺便也犒劳一下早已饿得麻木的胃。住的地方好找,我发现这座县城宾馆或旅店倒是不少,吃饭的地方却不好找。找了几乎整条街道,饭店大都是铁将军把门,好不容易有开门的两家也是没饭,心中窝着一肚子的火,这种情况在朔州是很少碰到的!
街上三三两两挽着裤角边打着花伞步行的姑娘倒是不少。记得几年前我在太原上学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两个河曲的同学,虽然认识,不是一个班的也不是很惯熟。那会儿在因为学校里有几个河曲籍的女学生很是风骚,在学校里经常乱搞男女关系,因此在我们学校里也落了个“河曲女人裤带松”的说法。我在太原上学已经是八九年前的事了,这可能和当时热播的一个电视剧也有一点儿关系,电视剧的名称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依稀还记得电视剧里一个关于“借种”的情节,说得是解放前黄河边晋西北和陕蒙交界的小村子里,有一户老财生了一个愣儿,老财怕他家断了香火,早早就给愣儿娶了房媳妇,没想到这儿子傻到连男女之事也不懂,实在没办法,这老财老两口商量了半天,决定这传宗接代的事情只好由公公来代劳了,公公和儿媳妇折腾了几次,无耐这公公还是年纪大了点,儿媳妇的肚皮始终不见大起来,最后只好就由一个打光棍的长工来完成这份“工作”作为酬劳老财答应给长工二亩半坡地,当时我觉得剧中有一个情节还是很搞笑的,这傻子把自己的媳妇和长工反锁到屋子里,自己却蹲在门外磕着瓜子监督这份任务是否被顺利执行,后来这媳妇倒是生了个儿子,财主老两口撒手归西后,这个家也就衰败了,孩子也渐渐长了,人们也就给这孩子取个绰号叫“二亩半”再往后剧情是怎么发展的我也记不清了。当时年少,只是觉得这种事情真是好笑,现在真的到了这地方,路过看到山里人就住在傍山开挖的土窑洞里,才想到当时的人们对传承香火的思想有多么愚昧无知。好在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国家的发展,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还是很难想象现在这一方人如果看了当时电视剧里的这些镜头,他们心里有何种感受。
我在这里的事情办得还比较顺利。晚上很轻松的就修好了那两台复印机,当我在夜里打车回宾馆时,我觉得河曲的夜景也还算是不错吧,国家正在实行“西电东送”战略工程,这里也沾了光,河曲电厂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也提高了不少。
我在这县城里看到一座小塔以及好像近年来返修过的古建筑,路过时看到在围墙上刻着“白朴公园”四个大字,出租车司机告诉这座塔叫笔尖塔,具体是纪念谁我没有记住,第二天早上我乘车回朔州,车还是从来时的路上原路返回,出了县城路过一个看建设像是个公园之类的地方,地方不大,中间有一个很高的建筑上有一匹展翅腾飞的马,我想这也许就是这座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吧,但愿这座城市能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政策而腾飞!
丑丁写于二四年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