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沧海蓝田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躺在松软的树叶和草丛中,抬头望着高高树顶上面隐约可见的天空让人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啁啁的虫鸣声以及远处寺院传来的钟声,仿佛俗世间的一切纷扰全都从大脑中清空了,思想和躯体已不复存在了,懈怠下来的大脑于是慢慢进入了佳境。“浅花醉俗目,浓翠消汗颜。但得闲暇日,与此共山眠”描述的正是这样一种意境。
在这儿小憩后,再沿溪往上走不多远就到了华阳山的一级瀑布—“虎跳瀑”了,它处在天门峰与老虎岩山肩处,瀑布高26米,宽6米,从壁立如削的岬谷间飞泻而下,终年水流不断。站在瀑布对面的石亭里,终于找到了李白当年的感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远处观看,它如同一块银白色的布匹从山壁上披挂下来,在周围的一片绿的海洋中闪闪发光。站在近处往谷底俯视,头晕目眩之际,感觉身体已经飘飘然飞腾起来,仿佛要与这奔流不息的瀑布一起下坠,扶着铁索的手不禁冒出了冷汗。据说不久前曾有人从这儿跳下去,我想,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值得考证一番了。
走到这儿算是半个路程了,接下来面临两种选择。喜欢挑战的人多会选择继续向峰顶的佛字岩前进,感觉体力不支的则会选择从侧旁的小路回转下山,这条下山的路虽说没有喧哗的溪水相伴,但一路上能见到诸多千姿百态、形状怪异的岩石和洞穴,也别有一番情趣。从那儿下山可以直抵半山腰处的华阳寺,据说清代名相刘墉路过此寺曾题写过匾额,只是后来该寺倾覆毁损,匾额至今仍留存在附近的一个自然村中。
这座寺庙座南朝北阳光充裕,勤劳的僧人会在坪前坡后向阳处种上一些蔬菜瓜果、花草竹木,整座寺院生意盎然,使人不觉得是常年供奉香火的寺院,倒觉得是一处适合修身养性的处所。我不禁遐想:秋天再来这儿是否可以领略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呢?难怪这儿的僧人举手投足间总流露出一种喧嚣闹市中少有的澹定和从容。从寺院往山下望去,十多户畲族人家掩映在绿树水边,炊烟袅绕里隐约听得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好一副世外桃园的景象,不禁想起那位潇洒飘逸的田园诗人陶潜所过的隐居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想着这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惬意,不禁对这儿的僧人和农人也格外羡慕了。
走到山下回头向峰顶望去,依稀可以见到绝壁上那个大大的“佛”字。我想象着站在那高高的绝顶之上见到的会是如何一番风景呢?会如诗人杜甫那样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越万物之志向的感概呢,还是像王安石那样胸中萌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信念和决心?可惜当时无法亲身去体验和感觉了。但是,能在这炎炎烈日中尽享华阳山的原始清凉,感受那流泉飞瀑、幽幽林深带来的悠悠闲情和遐思妙想,这已经让我深感惬意和知足了,这峰顶的无限风光就留着他日再来领略吧。
记得林清玄在他的清欢中曾经写到:“生在这个时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清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寥茸篙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我想,这幽幽的华阳山是否就是他梦里寻觅之所在?这种来自大自然的清淡欢愉,这里平静、疏淡和简朴的生活是否就是他心中的渴望和追求?
这个时代人的清欢是到灯光闪烁的迪厅去狂舞乱扭,到空气浑浊的酒楼去纵饮火拼,是在闪烁不定的电脑前通宵达旦的斗智斗勇,以及在小小的四方桌上不眠不休地进行着方城之战,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着清欢的生活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或许,当我们心中拥有愈来愈多的物质时,我们的清欢就日渐被排挤和遗弃了。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像林清玄那样在清欢中也能体会人间有味,在五浊尘世中也能品尝清欢的一流人物当今又有几人呢?
躺在松软的树叶和草丛中,抬头望着高高树顶上面隐约可见的天空让人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啁啁的虫鸣声以及远处寺院传来的钟声,仿佛俗世间的一切纷扰全都从大脑中清空了,思想和躯体已不复存在了,懈怠下来的大脑于是慢慢进入了佳境。“浅花醉俗目,浓翠消汗颜。但得闲暇日,与此共山眠”描述的正是这样一种意境。
在这儿小憩后,再沿溪往上走不多远就到了华阳山的一级瀑布—“虎跳瀑”了,它处在天门峰与老虎岩山肩处,瀑布高26米,宽6米,从壁立如削的岬谷间飞泻而下,终年水流不断。站在瀑布对面的石亭里,终于找到了李白当年的感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远处观看,它如同一块银白色的布匹从山壁上披挂下来,在周围的一片绿的海洋中闪闪发光。站在近处往谷底俯视,头晕目眩之际,感觉身体已经飘飘然飞腾起来,仿佛要与这奔流不息的瀑布一起下坠,扶着铁索的手不禁冒出了冷汗。据说不久前曾有人从这儿跳下去,我想,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值得考证一番了。
走到这儿算是半个路程了,接下来面临两种选择。喜欢挑战的人多会选择继续向峰顶的佛字岩前进,感觉体力不支的则会选择从侧旁的小路回转下山,这条下山的路虽说没有喧哗的溪水相伴,但一路上能见到诸多千姿百态、形状怪异的岩石和洞穴,也别有一番情趣。从那儿下山可以直抵半山腰处的华阳寺,据说清代名相刘墉路过此寺曾题写过匾额,只是后来该寺倾覆毁损,匾额至今仍留存在附近的一个自然村中。
这座寺庙座南朝北阳光充裕,勤劳的僧人会在坪前坡后向阳处种上一些蔬菜瓜果、花草竹木,整座寺院生意盎然,使人不觉得是常年供奉香火的寺院,倒觉得是一处适合修身养性的处所。我不禁遐想:秋天再来这儿是否可以领略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闲适呢?难怪这儿的僧人举手投足间总流露出一种喧嚣闹市中少有的澹定和从容。从寺院往山下望去,十多户畲族人家掩映在绿树水边,炊烟袅绕里隐约听得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好一副世外桃园的景象,不禁想起那位潇洒飘逸的田园诗人陶潜所过的隐居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想着这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惬意,不禁对这儿的僧人和农人也格外羡慕了。
走到山下回头向峰顶望去,依稀可以见到绝壁上那个大大的“佛”字。我想象着站在那高高的绝顶之上见到的会是如何一番风景呢?会如诗人杜甫那样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越万物之志向的感概呢,还是像王安石那样胸中萌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信念和决心?可惜当时无法亲身去体验和感觉了。但是,能在这炎炎烈日中尽享华阳山的原始清凉,感受那流泉飞瀑、幽幽林深带来的悠悠闲情和遐思妙想,这已经让我深感惬意和知足了,这峰顶的无限风光就留着他日再来领略吧。
记得林清玄在他的清欢中曾经写到:“生在这个时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清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寥茸篙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我想,这幽幽的华阳山是否就是他梦里寻觅之所在?这种来自大自然的清淡欢愉,这里平静、疏淡和简朴的生活是否就是他心中的渴望和追求?
这个时代人的清欢是到灯光闪烁的迪厅去狂舞乱扭,到空气浑浊的酒楼去纵饮火拼,是在闪烁不定的电脑前通宵达旦的斗智斗勇,以及在小小的四方桌上不眠不休地进行着方城之战,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着清欢的生活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或许,当我们心中拥有愈来愈多的物质时,我们的清欢就日渐被排挤和遗弃了。
“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像林清玄那样在清欢中也能体会人间有味,在五浊尘世中也能品尝清欢的一流人物当今又有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