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枢纽:3000年的中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识到其他的部落是与己相像的一种存在。
《礼记·郊特牲》有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在“巫”“祝”“史”“宗”主导的对上天与祖先的祭祀中,礼法秩序传承着历史,表达着天意,宗法制的秩序正当性获得了不断重申。因此历史就是天意的时间性呈现,具有了超越性,构成信仰的对象。
武王周公所分封出去的贵族,是宗法制的担纲者,通过井田制<span class="mark" title="而完成对于社会秩序的具体组织过程。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井田制”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曾经有过很多争论。《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一书《井田制与西周社会性质》一节当中对相关研究有较好的综述,本书采取该书的立场,接受井田制的真实存在。参见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构成西周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在井田制下,依照政治秩序土地被区分为“国”“郊”“野”三个部分。“国”是都城,是宗法贵族的所在地,“郊”是随同宗法贵族前来进行武装殖民的国人庶民耕种的土地,“野”则是被征服地的原住民居住与耕种的土地;国和郊也经常统称为国,以便区分于野,区分国人和野人。可耕种的土地划分为诸多称作“井”的单元,每个单元内都划分成“井”字状的九块。八家共一井,每家分一块私田,八家共耕一块公田,每三年会重新调整一次土地分配。<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井田制的具体制度安排,学界也还有很多争议,为简明起见,本书只采纳了相对主流的观点,而未做更细致的学术史梳理。"> 公田又称“籍田”,每年春耕之际,宗法贵族要祭祀天地,行籍礼;籍田上的收获是贵族的主要收入,同时亦用于祭祀,其因此又获得一种宗教属性,以此田制来象征礼法秩序。<span class="mark" title="依照张广志先生的研究,国和野的田制还有一些区别,“国”中是公田相对集中而形成大片的籍田;“野”中是八家共一井,公田私田并存一井之内。参见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第187页。"> 物理性的划分因此而获得了伦理性的意义,并得到了远超物理意义的理解。
西周时期,周天子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赠予各诸侯国,铸刻技术被周王朝独自把持,其他各国无法独自将文章刻在青铜器上。<span class="mark" title="[日]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周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3页。">文字最初是用于祭祀活动,所以周天子基于铜铸而进行的文字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向诸侯们确认基于天意、以周天子为共主的宗法制度的过程。文字的垄断,便是控制这样一种治理秩序的手段。文字本身是个很复杂的发明,对于人类早期社会来说,在经济成本上并不划算,除非是出于祭祀需求,否则这种发明不会出现。以文字进行的祭祀活动,意味着(复杂)宗教已经出现,以(复杂)宗教为认同基础的更大规模的社会合作开始成为可能;只有在这之后,对大规模社会的复杂治理及其必需的技术前提,即文书系统,才会出现。也就是说,文字在早期垄断于祭司集团及有资格参与祭祀活动的高级贵族的小圈子里,这是超越于小群体的大规模社会得以出现的根本前提,文字转化为非宗教性的社会应用是更晚的事情。
在西周时代,去古未远,民风犹淳,尚德之风尚在,奸滑之徒不兴。人们都相信,君子依从古风循礼而行,则小人自化,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人们皆视“礼”为理所当然,在一种前反思的状态中,君子皆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心,作为礼制与武德的担纲者;小人则甘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之乐,仅依古来惯例提供徭役与赋税,是财富之所出。故孟子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双方互为条件,犹日用而不知。
国人之间,彼此有一种血统认同关系,基于此而形成一种战斗共同体。国人则对野人进行基于地域关系的统治与管理。<span class="mark" title="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8页。"> 因此,国人获得土地分配,是为了保持国人间的平等权利,维持他们提供兵役的能力;野人获得土地分配,则是用以形成一般治理结构,维持其提供劳役的能力。他们被宗法制的秩序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意义。在古风流行的封建社会中,唯国人君子有资格、有义务参加战争,野人则无资格参战。君子参战的目的不是杀伤对方,而是恢复礼的秩序。所谓“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span class="mark" title="《国语·鲁语上》。"> 。“刑”的目的是恢复正当秩序,战争既为大刑,其目的必为恢复天下公认之秩序,即为恢复“礼”。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皆以兴灭继绝为目的,再复礼的秩序,孔子赞其“正而不谲”。然而,齐桓公毕竟不是天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则已为无道矣。齐桓公在恢复封建,但却是以否定封建的方式。不过这样一种否定封建的努力,实际上可以向上追溯到西周后期的几位天子。
识到其他的部落是与己相像的一种存在。
《礼记·郊特牲》有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在“巫”“祝”“史”“宗”主导的对上天与祖先的祭祀中,礼法秩序传承着历史,表达着天意,宗法制的秩序正当性获得了不断重申。因此历史就是天意的时间性呈现,具有了超越性,构成信仰的对象。
武王周公所分封出去的贵族,是宗法制的担纲者,通过井田制<span class="mark" title="而完成对于社会秩序的具体组织过程。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井田制”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曾经有过很多争论。《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一书《井田制与西周社会性质》一节当中对相关研究有较好的综述,本书采取该书的立场,接受井田制的真实存在。参见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构成西周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在井田制下,依照政治秩序土地被区分为“国”“郊”“野”三个部分。“国”是都城,是宗法贵族的所在地,“郊”是随同宗法贵族前来进行武装殖民的国人庶民耕种的土地,“野”则是被征服地的原住民居住与耕种的土地;国和郊也经常统称为国,以便区分于野,区分国人和野人。可耕种的土地划分为诸多称作“井”的单元,每个单元内都划分成“井”字状的九块。八家共一井,每家分一块私田,八家共耕一块公田,每三年会重新调整一次土地分配。<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井田制的具体制度安排,学界也还有很多争议,为简明起见,本书只采纳了相对主流的观点,而未做更细致的学术史梳理。"> 公田又称“籍田”,每年春耕之际,宗法贵族要祭祀天地,行籍礼;籍田上的收获是贵族的主要收入,同时亦用于祭祀,其因此又获得一种宗教属性,以此田制来象征礼法秩序。<span class="mark" title="依照张广志先生的研究,国和野的田制还有一些区别,“国”中是公田相对集中而形成大片的籍田;“野”中是八家共一井,公田私田并存一井之内。参见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第187页。"> 物理性的划分因此而获得了伦理性的意义,并得到了远超物理意义的理解。
西周时期,周天子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赠予各诸侯国,铸刻技术被周王朝独自把持,其他各国无法独自将文章刻在青铜器上。<span class="mark" title="[日]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周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3页。">文字最初是用于祭祀活动,所以周天子基于铜铸而进行的文字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向诸侯们确认基于天意、以周天子为共主的宗法制度的过程。文字的垄断,便是控制这样一种治理秩序的手段。文字本身是个很复杂的发明,对于人类早期社会来说,在经济成本上并不划算,除非是出于祭祀需求,否则这种发明不会出现。以文字进行的祭祀活动,意味着(复杂)宗教已经出现,以(复杂)宗教为认同基础的更大规模的社会合作开始成为可能;只有在这之后,对大规模社会的复杂治理及其必需的技术前提,即文书系统,才会出现。也就是说,文字在早期垄断于祭司集团及有资格参与祭祀活动的高级贵族的小圈子里,这是超越于小群体的大规模社会得以出现的根本前提,文字转化为非宗教性的社会应用是更晚的事情。
在西周时代,去古未远,民风犹淳,尚德之风尚在,奸滑之徒不兴。人们都相信,君子依从古风循礼而行,则小人自化,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人们皆视“礼”为理所当然,在一种前反思的状态中,君子皆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心,作为礼制与武德的担纲者;小人则甘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之乐,仅依古来惯例提供徭役与赋税,是财富之所出。故孟子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双方互为条件,犹日用而不知。
国人之间,彼此有一种血统认同关系,基于此而形成一种战斗共同体。国人则对野人进行基于地域关系的统治与管理。<span class="mark" title="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8页。"> 因此,国人获得土地分配,是为了保持国人间的平等权利,维持他们提供兵役的能力;野人获得土地分配,则是用以形成一般治理结构,维持其提供劳役的能力。他们被宗法制的秩序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意义。在古风流行的封建社会中,唯国人君子有资格、有义务参加战争,野人则无资格参战。君子参战的目的不是杀伤对方,而是恢复礼的秩序。所谓“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span class="mark" title="《国语·鲁语上》。"> 。“刑”的目的是恢复正当秩序,战争既为大刑,其目的必为恢复天下公认之秩序,即为恢复“礼”。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皆以兴灭继绝为目的,再复礼的秩序,孔子赞其“正而不谲”。然而,齐桓公毕竟不是天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则已为无道矣。齐桓公在恢复封建,但却是以否定封建的方式。不过这样一种否定封建的努力,实际上可以向上追溯到西周后期的几位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