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 (2/2)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帝国之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个数字传开,典勇、莫国豪、许世忠他们眼中也纷纷出现了惊骇。
谁都没想到,帝国不仅派出了向来不会轻动的中州精锐,还一口气派出数倍于他们的兵力。
虽说对这一天的到来有所预料,但大家心中总觉得应该还很久,他们有足够时间去打下更多地盘、扩充力量。先前几个月帝国的平静,也让义军上下产生了错觉。结果,帝国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如此惊人。
城卫军本就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数量又远超己方,这还怎么打?
这次,陈武还能再利用地形,重现夏阳谷时候的辉煌吗?
一片凝重氛围中,众将士在短暂的绝望后,不约而同的看向陈武。太平军是陈武一手创建的,也是他一手带领大家打下武安、赢得诸多胜利。纵然面对如此局面,陈武说不定还有带领他们度过难关的手段!
不过,还没等陈武揩油,已经有人率先站了出来。
“主上,属下有三策进言。”
自诩为合格的谋臣。眼下局面虽然十分危急,但袁兴韦还是绞尽脑汁想出了可能的应对方案。或许其中仍有疏漏,但已经是他一时间能做到的极致了。
看到袁兴韦这个随军参谋主动出列,武将们心中稍稍多了几分期待。谁都知道,袁兴韦曾经是总督钱伯明的幕僚,在义军进攻武安中也有不错的表现。或许。颇得陈武信任的他能提出什么有见地的意见?
众人注视中,袁兴韦习惯性的一拍折扇,侃侃而谈道:“城卫军精锐,天下闻名,我义军势难抵挡。因此,属下想出上、中、下三策,仓促间或许不够全面,提出来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探讨。”
“下策。据城死守!但卑职并不建议这么做!”
这一点,其实也是义军众将士的共识。
或许义军的低级军官,会觉得武安城高河深,守城很有安全感。但是,陈武发掘、招降的这帮将领就没一个是庸才。或是官军中出色的联队长、或是将来大名鼎鼎的重步兵之王,再不就是典勇这样埋没的大将。他们对眼下的形势有着清楚的认识,死守必输!
或许可以依靠武安城支撑一时,但失败只是早晚的问题。
见并没有人异议。袁兴韦心中暗赞他们的见识和判断,继续说道:“中策。主动出击,或是设计伏击、或是利用地形火攻、或是夜袭,打官军一个出其不意!”
这一条策略,很快引起了众将领的热议和赞同。
事实上,典勇、许世忠他们心中想的、考虑的,也主要是这个办法。
然而。陈武毫不犹豫的开口,给他们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夜袭也好、设计伏击也好,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己方实力要有一个底线。可以比对方弱很多,但不能悬殊到无论如何无法战胜的地步。
很明显。眼下的太平军,对上数量近三万的城卫军,差距就大到了绝对无法战胜对方。类似夏阳谷那样的地形,官军赶来的沿途也不是没有,但能坑杀几千人就已经是极限了,想要将两三万城卫军全部骗进去,几乎不可能。
以城卫军的实力,只要有一个联队正面杀出来,就足以击垮现在的太平军!
这一点,陈武没有丝毫的夸张。
再者,上次武安第二警备旅团之所以会中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急着赶往隆山增援。现在帝国的城卫军没有这个顾虑,又是天下有数的精锐,行军时肯定有足够的防备。就算真有陈武不知道的、足够坑杀近三万官军的地形,也很难能让他们中计。
一旦哪里有丝毫差池,城卫军都会轻易将主动出击的义军碾成飞灰!
所以,中策同样不可取。
“那……就只有上策了!”
袁兴韦语气中多了几分不确定,犹豫着道:“走!前朝有兵法言曰,三十六计,走为上!既然死守和主动出击都不行,义军就只能想办法离开武安,暂避锋芒,另觅它地,择机再起!”
这是袁兴韦能想到的、义军唯一的出路。
但是,具体该往哪儿走,他想不出来。或者说,眼下的局面,义军根本就无处可走。
往东,是东关府,更东面是南北走向的巴延山脉,先天的绝路。往西、北、南三个方向,且不说帝国的平叛大军就是从西北过来的,单说周边的广安、安庆、原山、大泽四郡,早已动用为数不多的力量封锁了边界,把义军困在了太平郡中——这也是先前他们为什么没有兵力可以调进太平郡平叛的原因之一。
面对这种困局,太平军的确可以选择强攻,从边界杀出一条血路,但其他四郡的官军只要坚守几天,就可以轻易拖到平叛的城卫军追来,前后合围。
到那时,义军还是要完蛋!
除非,能够找到一条路,可以跳出官军的三面重围,并在同时摆脱进击的城卫军!(未完待续。)
个数字传开,典勇、莫国豪、许世忠他们眼中也纷纷出现了惊骇。
谁都没想到,帝国不仅派出了向来不会轻动的中州精锐,还一口气派出数倍于他们的兵力。
虽说对这一天的到来有所预料,但大家心中总觉得应该还很久,他们有足够时间去打下更多地盘、扩充力量。先前几个月帝国的平静,也让义军上下产生了错觉。结果,帝国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如此惊人。
城卫军本就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数量又远超己方,这还怎么打?
这次,陈武还能再利用地形,重现夏阳谷时候的辉煌吗?
一片凝重氛围中,众将士在短暂的绝望后,不约而同的看向陈武。太平军是陈武一手创建的,也是他一手带领大家打下武安、赢得诸多胜利。纵然面对如此局面,陈武说不定还有带领他们度过难关的手段!
不过,还没等陈武揩油,已经有人率先站了出来。
“主上,属下有三策进言。”
自诩为合格的谋臣。眼下局面虽然十分危急,但袁兴韦还是绞尽脑汁想出了可能的应对方案。或许其中仍有疏漏,但已经是他一时间能做到的极致了。
看到袁兴韦这个随军参谋主动出列,武将们心中稍稍多了几分期待。谁都知道,袁兴韦曾经是总督钱伯明的幕僚,在义军进攻武安中也有不错的表现。或许。颇得陈武信任的他能提出什么有见地的意见?
众人注视中,袁兴韦习惯性的一拍折扇,侃侃而谈道:“城卫军精锐,天下闻名,我义军势难抵挡。因此,属下想出上、中、下三策,仓促间或许不够全面,提出来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探讨。”
“下策。据城死守!但卑职并不建议这么做!”
这一点,其实也是义军众将士的共识。
或许义军的低级军官,会觉得武安城高河深,守城很有安全感。但是,陈武发掘、招降的这帮将领就没一个是庸才。或是官军中出色的联队长、或是将来大名鼎鼎的重步兵之王,再不就是典勇这样埋没的大将。他们对眼下的形势有着清楚的认识,死守必输!
或许可以依靠武安城支撑一时,但失败只是早晚的问题。
见并没有人异议。袁兴韦心中暗赞他们的见识和判断,继续说道:“中策。主动出击,或是设计伏击、或是利用地形火攻、或是夜袭,打官军一个出其不意!”
这一条策略,很快引起了众将领的热议和赞同。
事实上,典勇、许世忠他们心中想的、考虑的,也主要是这个办法。
然而。陈武毫不犹豫的开口,给他们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夜袭也好、设计伏击也好,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己方实力要有一个底线。可以比对方弱很多,但不能悬殊到无论如何无法战胜的地步。
很明显。眼下的太平军,对上数量近三万的城卫军,差距就大到了绝对无法战胜对方。类似夏阳谷那样的地形,官军赶来的沿途也不是没有,但能坑杀几千人就已经是极限了,想要将两三万城卫军全部骗进去,几乎不可能。
以城卫军的实力,只要有一个联队正面杀出来,就足以击垮现在的太平军!
这一点,陈武没有丝毫的夸张。
再者,上次武安第二警备旅团之所以会中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急着赶往隆山增援。现在帝国的城卫军没有这个顾虑,又是天下有数的精锐,行军时肯定有足够的防备。就算真有陈武不知道的、足够坑杀近三万官军的地形,也很难能让他们中计。
一旦哪里有丝毫差池,城卫军都会轻易将主动出击的义军碾成飞灰!
所以,中策同样不可取。
“那……就只有上策了!”
袁兴韦语气中多了几分不确定,犹豫着道:“走!前朝有兵法言曰,三十六计,走为上!既然死守和主动出击都不行,义军就只能想办法离开武安,暂避锋芒,另觅它地,择机再起!”
这是袁兴韦能想到的、义军唯一的出路。
但是,具体该往哪儿走,他想不出来。或者说,眼下的局面,义军根本就无处可走。
往东,是东关府,更东面是南北走向的巴延山脉,先天的绝路。往西、北、南三个方向,且不说帝国的平叛大军就是从西北过来的,单说周边的广安、安庆、原山、大泽四郡,早已动用为数不多的力量封锁了边界,把义军困在了太平郡中——这也是先前他们为什么没有兵力可以调进太平郡平叛的原因之一。
面对这种困局,太平军的确可以选择强攻,从边界杀出一条血路,但其他四郡的官军只要坚守几天,就可以轻易拖到平叛的城卫军追来,前后合围。
到那时,义军还是要完蛋!
除非,能够找到一条路,可以跳出官军的三面重围,并在同时摆脱进击的城卫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