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卢水胡人 (1/2)
三二看书网 www.32kan.com,木兰无长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卢水胡,是指原本居住在卢水地区的胡人.
卢水胡人骁勇善战,男丁从小习武,整个卢水胡的族人性格都颇为桀骜不驯,是关中胡人的一个大支.因头发卷曲外表醒目,甚至还有褐发绿眼的,是以很容易区分.
魏灭掉的凉国,就大部分是卢水胡人构成的.
贺穆兰会说出这样的话,自然不是傲慢.
花木兰是在神嘉元年(公元428)年接了拓跋焘征兵的帖子当的兵,当年拓跋焘大点兵,为的是第二年的北征柔然之战.
柔然主要是鲜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许多民族和部落所组成的汗国,魏国前几位主君对待北方的柔然都采取的是被动防守的政策,建起高城抵御柔然的攻击.到了魏帝拓跋焘登基以后,国策开始转守为攻,以积极的进攻代替被动防守.
神嘉二年(429年),刚刚年满二十二岁的拓跋焘率着魏军突袭柔然,柔然大汗亲领大军迎战,将拓跋焘围了五十多圈,但因拓跋焘英勇奋战,极大的鼓舞了魏军的士气,其后被左右军的护军拼死解围,拓跋焘更是亲手射杀了柔然当时指挥战斗的大将于陟斤,使柔然兵大惊而败逃.
花木兰当年就在右军,也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崭露头角,开始从普通骑兵一步步往上晋升.
神嘉二年的那场大胜重创了柔然,原被柔然征服的各族人民也乘机起义,使柔然政权陷于内外夹攻的困境,实力大为削弱,这使牟汗纥升盖可汗忧恨成疾,于当年七月病死.
拓跋焘见柔然可汗已死,便听取汉臣谋士的意见乘胜追击,领着左右军数万骑士继续征讨,将原本在柔然统治下的异族地区全部打了下来.
那一年,擅长畜牧,能征善战的高车一族被打的丢盔弃甲,全员归附;敕勒人王庭被破,魏帝统一敕勒各部,几十万敕勒人归顺大魏,迁至漠南一带,为大魏放马牧羊.
而后花木兰从军的十多年间,只要军中没有大战,他们就驻守六镇,抵御贼心不死时不时掠边的柔然人,而皇帝只要开始征召,他们左右军就要轮流随驾,一同跟着皇帝东征西讨.
由于花木兰所在的部队大部分是鲜卑人,以机动的骑兵为主,所以这十二年间无论是讨伐夏国之战,还是讨伐北燕,北凉,花木兰竟是一场没拉下,军功也一点点累升,从不入流的小兵卒一直攀升到五品的虎威将军.
太延五年,拓跋焘终于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真正的霸主,他听从司徒崔浩等汉臣的建议,禁止所有胡族继续称呼他为"大可汗",而改成"天子",以"魏"为正统,统御诸族.
这也是木兰辞里为什么前面是"可汗大点兵",而到了后来却是"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原因.
.
从这时候开始,需要打的硬仗就开始少了,庞大的军费和军中兵士太多造成的耕地荒废成了大魏最大的弊病,于是朝中重臣纷纷联名上奏,告诫魏帝再维持这么多的军队大魏也离败落不远了,必须要开始还退军还耕.
所以在那几年,天子论功行赏,还军归乡,花木兰趁机提出卸甲归田的要求,颇经历了一番波折,终于回到了家乡.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看起来似乎平淡的很,但花木兰从军的这十二年,绝非是什么简单的人生.拓跋焘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帝,花木兰从军这十二年中他用兵之多,足以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无论是突厥人,匈奴人,卢水胡人,高车人,敕勒人,还是鲜卑人和汉人,花木兰都有"打"过交道.
"虎威将军"花木兰虽为人低调,但在敌军中名头却是响得很.
游侠儿敢偷盗花木兰的东西,是因为花木兰如今没有偏将,也没有侍卫,偷不到最多就想法子逃跑就是,正面交手他们是不敢的.
但从来没听说过有卢水胡做了游侠的.魏境的卢水胡住在杏城一带,因英勇善战,便大多数以此为生,是类似于雇佣军般的一群人,杀人截货听过,上门偷盗从来未有.
何况杏城距离这虞城还有甚远的路,千里迢迢跑来偷她的东西,就变得让人匪夷所思了.
花木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身后几个游侠儿都是吃了一惊.他们听不懂鲜卑话,但"花木兰"的发音却是听得懂的.
那几个跟着首领的卢水胡人也是一般样子,似乎很惊讶面前的鲜卑男人就是花木兰.
在贺穆兰确定了自己身份的同时,那个卷发青年持着弯刀跳了过来,二话不说开始攻击站在门前的她.
当当当当当!
瞬间倾泄而下的火花将两人的面容照得通明.贺穆兰跟卷发青年在极短的时间内交手了无数次.
每当两人的兵器相碰,从兵器上迸出的火花就引的其他人分外紧张,似乎那火能烧到他们身上一般.
啪啪啪啪!
这是卢水胡人最擅长的弯刀刀法,动作既轻盈又快到令人害怕.
这卷发青年即使在交手期间也都不吭一声,贺穆兰... -->>
卢水胡,是指原本居住在卢水地区的胡人.
卢水胡人骁勇善战,男丁从小习武,整个卢水胡的族人性格都颇为桀骜不驯,是关中胡人的一个大支.因头发卷曲外表醒目,甚至还有褐发绿眼的,是以很容易区分.
魏灭掉的凉国,就大部分是卢水胡人构成的.
贺穆兰会说出这样的话,自然不是傲慢.
花木兰是在神嘉元年(公元428)年接了拓跋焘征兵的帖子当的兵,当年拓跋焘大点兵,为的是第二年的北征柔然之战.
柔然主要是鲜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许多民族和部落所组成的汗国,魏国前几位主君对待北方的柔然都采取的是被动防守的政策,建起高城抵御柔然的攻击.到了魏帝拓跋焘登基以后,国策开始转守为攻,以积极的进攻代替被动防守.
神嘉二年(429年),刚刚年满二十二岁的拓跋焘率着魏军突袭柔然,柔然大汗亲领大军迎战,将拓跋焘围了五十多圈,但因拓跋焘英勇奋战,极大的鼓舞了魏军的士气,其后被左右军的护军拼死解围,拓跋焘更是亲手射杀了柔然当时指挥战斗的大将于陟斤,使柔然兵大惊而败逃.
花木兰当年就在右军,也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崭露头角,开始从普通骑兵一步步往上晋升.
神嘉二年的那场大胜重创了柔然,原被柔然征服的各族人民也乘机起义,使柔然政权陷于内外夹攻的困境,实力大为削弱,这使牟汗纥升盖可汗忧恨成疾,于当年七月病死.
拓跋焘见柔然可汗已死,便听取汉臣谋士的意见乘胜追击,领着左右军数万骑士继续征讨,将原本在柔然统治下的异族地区全部打了下来.
那一年,擅长畜牧,能征善战的高车一族被打的丢盔弃甲,全员归附;敕勒人王庭被破,魏帝统一敕勒各部,几十万敕勒人归顺大魏,迁至漠南一带,为大魏放马牧羊.
而后花木兰从军的十多年间,只要军中没有大战,他们就驻守六镇,抵御贼心不死时不时掠边的柔然人,而皇帝只要开始征召,他们左右军就要轮流随驾,一同跟着皇帝东征西讨.
由于花木兰所在的部队大部分是鲜卑人,以机动的骑兵为主,所以这十二年间无论是讨伐夏国之战,还是讨伐北燕,北凉,花木兰竟是一场没拉下,军功也一点点累升,从不入流的小兵卒一直攀升到五品的虎威将军.
太延五年,拓跋焘终于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真正的霸主,他听从司徒崔浩等汉臣的建议,禁止所有胡族继续称呼他为"大可汗",而改成"天子",以"魏"为正统,统御诸族.
这也是木兰辞里为什么前面是"可汗大点兵",而到了后来却是"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原因.
.
从这时候开始,需要打的硬仗就开始少了,庞大的军费和军中兵士太多造成的耕地荒废成了大魏最大的弊病,于是朝中重臣纷纷联名上奏,告诫魏帝再维持这么多的军队大魏也离败落不远了,必须要开始还退军还耕.
所以在那几年,天子论功行赏,还军归乡,花木兰趁机提出卸甲归田的要求,颇经历了一番波折,终于回到了家乡.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看起来似乎平淡的很,但花木兰从军的这十二年,绝非是什么简单的人生.拓跋焘是一位能征善战的皇帝,花木兰从军这十二年中他用兵之多,足以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无论是突厥人,匈奴人,卢水胡人,高车人,敕勒人,还是鲜卑人和汉人,花木兰都有"打"过交道.
"虎威将军"花木兰虽为人低调,但在敌军中名头却是响得很.
游侠儿敢偷盗花木兰的东西,是因为花木兰如今没有偏将,也没有侍卫,偷不到最多就想法子逃跑就是,正面交手他们是不敢的.
但从来没听说过有卢水胡做了游侠的.魏境的卢水胡住在杏城一带,因英勇善战,便大多数以此为生,是类似于雇佣军般的一群人,杀人截货听过,上门偷盗从来未有.
何况杏城距离这虞城还有甚远的路,千里迢迢跑来偷她的东西,就变得让人匪夷所思了.
花木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身后几个游侠儿都是吃了一惊.他们听不懂鲜卑话,但"花木兰"的发音却是听得懂的.
那几个跟着首领的卢水胡人也是一般样子,似乎很惊讶面前的鲜卑男人就是花木兰.
在贺穆兰确定了自己身份的同时,那个卷发青年持着弯刀跳了过来,二话不说开始攻击站在门前的她.
当当当当当!
瞬间倾泄而下的火花将两人的面容照得通明.贺穆兰跟卷发青年在极短的时间内交手了无数次.
每当两人的兵器相碰,从兵器上迸出的火花就引的其他人分外紧张,似乎那火能烧到他们身上一般.
啪啪啪啪!
这是卢水胡人最擅长的弯刀刀法,动作既轻盈又快到令人害怕.
这卷发青年即使在交手期间也都不吭一声,贺穆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